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吃頓餃子的事,怎麽就讓網友嚷嚷了一整個春節?

       春節假期剛剛結束了。唉,真想再來一輪。

       天南海北的朋友們過年期間的飲食可能天差地別,唯一能實現“大同”的食物應該就是餃子了。

       不過比起各種餡料稀奇古怪的餃子,今天要說的餃子還要更獵奇一點兒。

       當然,我想不少人看到標題時就想到了要聊什麽:“桌餃”。

       一部分衝浪比較快的朋友,這時可能要嘲笑我又“火星”了,但沒有辦法,過年在老家看著這個話題進入爆發期時,實在無暇掏出鍵盤。

       更何況本著“十五之前都是年”的原則,這年還沒過完不是?

       所以剛剛復工,這就來跟大夥聊聊這場“南征北戰”。

       所謂的“桌餃”,從最初起源,到最近開始在很多短視頻平台流行。中間約莫花了不到一個月時間。

       這個詞表述得挺形象的。所謂桌餃,就是將剛剛出鍋的餃子直接倒在桌面上鋪開、冷卻,後面吃的時候也直接將這張桌面當成自己的“盤子”。

       按照這些視頻的說法,這是一種來自我國東北地區的傳統風俗。

       很多“科普視頻”表示,桌餃之所以會出現在東北,主要是因為東北人本就比較粗獷,而且在食量比較大的前提下,一盤一盤的餃子不僅不方便,甚至可能會發生粘連。這才會選擇將所有餃子都鋪開在桌面上,不僅冷卻更快,也保證餃子之間不會“坨在一起”。

       聽上去似乎只是一個稀松平常的習俗,再加上視頻裡吃餃子的方式實在太過粗獷而且沒有半分觀賞性,讓我最開始很難理解這類視頻走紅的原因。

       實際上,“桌餃”的走紅跟一個名叫“陳澤”的主播有著分不開的關係。

0

       在一次直播中陳澤主動提到了“桌餃”相關的話題,然後便為了節目效果講了個故事。

       但這段直播經過“斷章取義”式的切片後,“桌餃”故事的內容就演變成了“陳澤自己愛吃桌餃”。

       而後網友更是“曝光”了陳澤本人吃“桌餃”的照片。

       儘管陳澤自己曾經試圖對這張P圖進行澄清,但一心找樂子的大夥顯然不會在意這麽多,反而更加樂此不疲的玩起了陳澤的“桌餃”梗。

       在陳澤無意中對“桌餃”進行推廣之後,短視頻平台上的各種“桌餃”惡搞視頻也變得越來越多。

       比如從“桌餃”進化出來的“地餃”

       甚至是更加重口味的“廁餃”。

       當然,這些視頻更多只是玩梗博眼球的一種舉動,而非真的想要將其定義為一種所謂的習俗(嘔)。

       但如果撇開跟隨陳澤玩梗的這部分內容,“桌餃”到底是怎麽出現的呢?

       我想,單從這些有關“桌餃”的“科普視頻”評論區就能大致還原這件事的真相。

       不少東北的朋友都明確表示自己不光沒見過,甚至完全沒聽說過所謂的“桌餃”。好奇之下我也詢問了編輯部中來自吉林的天語老師,得到的答案是同樣從小沒見過“桌餃”這玩意兒。

       評論區東北網友的澄清,似乎都在告訴大夥一個事實:無論“桌餃”是否存在,它肯定不是來自於東北。

可同樣也有極個別朋友表示有過類似的經歷。

       能看到這位朋友的解釋,和上面“科普視頻”的內容是基本類似的。但考慮到絕大部分東北朋友都表示未曾見過“桌餃”的這種情況。

       所謂的“桌餃”,似乎只在極少數家庭中出現過,但如此局限的範圍讓它遠遠稱不上所謂的“東北習俗”。

       但正所謂“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在各大平台興起了這種“桌餃視頻”之後,所謂的澄清很難起到什麽作用。反而是那些在“桌餃”的基礎上“究極進化”的視頻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

       能夠看到的是,“桌餃”風波在朝著越來越低俗、越來越重口的方向發展。而且幾乎絕大部分有關“桌餃”的內容下面,最終的話題總會從“桌餃存在不存在”這個話題,延伸到對東北的“地域黑”上面。

0

       如果想要更為直觀的了解這種“盛況”, 比起那些短視頻平台,“桌餃吧”可能是一個更適合的地方。

       “桌餃吧”的頭像,就是“桌餃文化推廣大使”陳澤本人。

       如果前陣子“桌餃”剛剛興起時你進入這個吧,能看到大量有關東北的“地域黑笑話”(直到現在依然有不少),但很顯然的,東北的朋友們對於這樣的冒犯不會默不作聲,很快也在“桌餃吧”發起反擊。

       逐漸的,整個“桌餃吧”從一個“東北地域黑笑話”貼吧,演變除了一場席卷全國的“南征北戰”。

       如今你再來到“桌餃吧”,除了一小部分契合“本吧文化”的“桌餃”帖子之外,絕大部分都是對全國各地的“地域黑”帖子。

       無論你究竟來自南方/北方/沿海/內陸,相信你總能在“桌餃吧”找到攻擊自己老家的帖子。如果你的老家存在感確實比較低,確實沒發現類似的帖子,也可以“抖M屬性”發作之下自己發個帖子:如何評價我的老家**?

       貼吧裡那些熱衷於“地域黑”的“混亂邪惡”們,很快就能讓這個帖子變得“充實”起來(內容就不展示了)。

       但老實說,“桌餃”和以往的“地域笑話”有些相似,似乎都是某種程度的“以偏概全”——往常大夥提到廣東,想起來的大多數對“煲湯”的癡迷或者其他特色。

       但經過互聯網熏陶之後,現在一提起廣東,就會開始列舉各種稀奇古怪的食物作為例子,然後來一句總結性的“廣東人什麽都吃”。

       “桌餃”呢?似乎也是這麽走紅的。

       它呈現出的“東北人”形象十分立體:粗魯,甚至稱得上是低俗。似乎十分貼合此前走紅的幾位東北網紅。

       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原本相當粗俗,但如今已經被解構出幾分“浪漫主義色彩”的東百往事系列。

       但老實說,其內容無外乎是虎哥、刀哥以及小亮等人在視頻裡裝瘋賣傻,博人眼球。

       單拎出來“刀哥”,也有直播期間的各種狠活:《咬打火機》。

       再往前翻一下的話,還有堪稱文藝複興,但如今已經近乎絕跡的“社會搖”,這同樣“起源”於東北。

       這些“典型”東北網紅的出現,無形中夯實了一些人心中本就存在的,對於東北朋友的刻板印象。

       在這種背景下,各個平台上恰如其分地出現了“桌餃”視頻,部分人願意相信這的確是東北地區的一種風俗,似乎也就不那麽讓人感到意外了吧?

       一樁原本就沒有的習俗,被互聯網的一部分群體佯裝成信以為真,並且狂歡式的大批“詢問”,大批“質疑”,在我看來,也不過是刻板印象驅使下的樂子人行為罷了。

       而我,作為一名河南人,平時遇到的“地域黑”情況比起東北的朋友也不遑多讓,對於被“桌餃”傷害到的那些老哥還是很能感同身受的。

       算了,大家還是好好吃點餃子吧!

0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