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冠肺炎277個病例41個死亡案例背後:這些細節值得注意!

劃重點:

25日晚,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召開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會議。

在之前的24日凌晨2點,世界衛生組織發布聲明,中國已經報告了“武漢的第四代病例、武漢以外的第二代病例”。“第四代病例”指的是,病毒之間的四次人際傳播,比如A傳給B,B傳給C,C傳給D,D傳給E。世衛組織表示,人際傳播正在發生,初步傳播速率估計值為1.4-2.5之間,即一個宿主可以鏈接式傳播1.4-2.5人。

截至1月25日24時,湖北省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1052例,重症病例129例,死亡病例52例,出院病例85例。其他省市數據也在更新中,具體進展可點擊上觀新聞實時更新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最新動態》。

277個公布來源病例中,9人未有武漢接觸史

在除湖北省以外的案例中,我們統計了各省市衛健委公報及9個其他國家通報中提到來源的共有277個病例,看他們與湖北、與武漢的關係。

有89.1%(247人)都有在湖北長期居住或短暫停留過,也就是“輸入性”病例。20人未去過湖北但與湖北友人有接觸。9人從未去過武漢,也未與湖北友人有接觸,隻與病患有密切接觸,例如家庭聚會。還有一人僅有外省旅遊史,並未有密切接觸史。

醫務人員感染公開報導共有16例。21日,武漢市衛健委公布15名醫務人員確診感染。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和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專家組成員王廣發在1月8日前往武漢後返京被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24日晚7點,北京市又有一醫護人員被親屬感染。

已公布的確診案例中,男性是女性的2倍

我們對公開信息進行收集,截至2020年1月25日19:30共收集到128份確診個案信息(不包括死亡案例)。其中男性86人,女性42人,年齡最大為72歲,年齡中位數為46歲,青少年感染情況較少,20歲以下僅6人年齡最小為2歲。5人已出院。

46.75%的病例提到發燒,11.04%提到乏力

從公布的患者發病時的症狀來看,我們發現,發熱、咳嗽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最常見的症狀表現。其次還有乏力、肌肉酸痛、頭痛和咽痛。由於肺部感染,嚴重時會呼吸困難。

不過,我們收集到的病例並不是嚴格的醫學報告,因此可能存在著描述不全的問題。醫學雜誌《柳葉刀》1月24日刊登的一項研究對截至1月2日的41例患者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全部患者均表現為肺炎且在胸部CT可看到肺炎表現。併發症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29%)、急性心髒損傷(12%)以及繼發感染(10%)等。13例患者被收入ICU,6例患者死亡。該研究認為:2019-nCoV(新型冠狀病毒)的臨床表現與SARS病毒高度相似。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I科主任陳國忠教授介紹,在多個“不典型”案例中,患者就診時並無發燒、咳嗽等呼吸系統典型症狀。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研究組1月24日發布《高度重視非呼吸系統的首發症狀——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2019-nCOV)患者的識別與防護》,提醒醫護人員及公眾,高度警惕以非呼吸系統症狀為首發症狀的隱形傳染源。

死亡病例:年齡中位數70歲

目前已經報告的41例死亡案例中,早期症狀中18人有發熱及咳嗽,9人乏力,11人胸悶,4人肌肉酸痛,2人畏寒。

這些死亡案例中,多數死於肺部嚴重感染帶來的呼吸衰竭或多髒器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心髒驟停。

死亡患者的年齡普遍偏大,有35人都在60歲以上,年齡中位數為70歲,但年齡最小者僅36歲。10人患有基礎疾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帕金森綜合症。老年人伴隨慢性病史,使得他們面對病毒時格外脆弱。

14起聚集性發病,涉及30餘人

另外一個新現象是,聚集性疫情開始出現。聚集性病例,是指在一個家庭、一個部門出現同一疾病,且之間有流行病學關聯。出現聚集性病例,意味著防控形勢更加嚴峻。有據可查的共有18起,起碼涉及30餘人。

廣東省珠海市衛健委於1月20日公布,11日,一對父母從武漢到珠海探望女兒,1月15日開始,一家三口相繼出現感染症狀並轉為隔離治療。廣東省累計發現聚集性疫情14起,13起為家庭聚集,1起為同事聚集。

1月24日,天津和重慶也出現聚集性感染病例。天津有三名確診患者都是天津動車客運段的乘務車間員工。重慶3起都是湖北輸入病例的家庭成員。

研究者對深圳一個出現家族聚集性病例的家庭進行了分析。2019年12月29日至2020年1月2日,6位家庭成員至武漢探親,回深圳後,其中5名成員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基因親緣分析顯示,其與在中華菊頭蝠中發現的冠狀病毒SARS具有相似性。

據悉,WHO已經向中方提出要求,希望中國提供武漢及中國其他地區控制疫情的具體數據,包括哪些確診的病例中涉及人傳人、人傳人都發生在哪些情況下,以及在家庭、衛生機構及社區內的傳播情況。

在我們寫作本文的過程中,發現能夠從官方渠道找到的病例十分有限,信息公開做得最好的是香港和深圳市,他們在社交媒體和網站上公布了病例除隱私外的基本信息。但另一方面,也有很多未經證實的患病信息(包括症狀等)在媒體或自媒體上流傳,辨別這些信息對民眾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擾。信息發布的公開透明如何做得更好,是值得思索的問題。為了方便媒體和研究者使用,本文收集到的病例數據可以點擊上觀數據平台(http://data.shobserver.com/)下載,我們也會持續收集病例持續更新,同時歡迎大家提供線索,幫助我們收集更多確實的案例。

(注,文中具體病例收集到2020年1月25日19:30)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