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媽媽一走,寶寶就哭鬧?這兩招教你平穩度過分離焦慮期

然然這兩天在外地出差,心情特別忐忑,最近只要她稍微離開一會,6個月的寶寶立刻就炸,一哭、二鬧、三撒潑地停不下來。

然然出門時,寶寶哭得撕心裂肺的場景還歷歷在目。放心不下的她,時不時就要打電話回去問問:「寶寶有沒有聽話?吃飯了沒有?睡覺了沒有?......」

「孩子吃飯了,已經睡了,很乖!」

「很乖?!我不在的時候,他都沒哭沒鬧沒亂髮脾氣嗎?」

「沒有呀,和他說媽媽有事出門兩天,他就哭了兩三聲,然後就睡了。」

然然一開始還以為家人是為了讓她放心才這樣說的,後來發現,孩子確實沒有那麼愛鬧了。

「這是為什麼?在我面前各種哭鬧地作,怎麼現在跟沒事人一樣了?難不成,還是我自己慣出來的?」然然很困惑。

一、為什麼寶寶在媽媽面前會「作」?

我們要先提到一個概念:依戀關係,它指的是嬰兒與主要撫養者(通常是母親)之間最初的情感聯繫,發生在嬰兒和經常與之接觸、關係最密切的成人之間,是在嬰兒和成人相互交往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互動關係。

孩子和母親的聯結是與生俱來的,他們對媽媽的依戀是如此強烈。但我們始終無法和寶寶時時刻刻在一起。於是,看不見媽媽的寶寶出現了分離焦慮。

絕大多數嬰兒會在六到八個月會開始表現出較為明顯的分離焦慮,也有的孩子開始的晚一些,在孩子兩歲之前都有可能會出現。

主要表現為,一眼看不到媽媽就哭鬧,看到媽媽可能會哭得更大聲,鬧得更凶,也有可能就會一直粘著媽媽不撒手。

寶寶能夠在你面前「作」,其實是印證你們之間是安全型母嬰依戀關係,寶寶在你面前是感到足夠被愛被接納被信任,他才願意把他最真實的一面展現出來。而在其他人面前,他反而不敢隨意展現情緒。

在《美國育兒百科》裡面就有對這種現象的解釋:當媽媽不在的時候,家人或保姆告訴你他們表現得像個天使時,其實是因為,他對其他人的信任不足,不敢去試探他們的底線。

二、分離焦慮其實是好事

寶寶認識到自己和媽媽不是一體的,自己左右不了媽媽的想法,這是智力在發展。

這也意味著,母嬰之間形成了良好的積極的安全依戀關係。也就是說在你的面前,寶寶是最放鬆、自我的狀態,他深深的愛著媽媽,也相信媽媽深深的愛著自己,所以可以毫無顧忌地表現出所有情緒。

相反,要是你在孩子六到八個月之後跟他分開,他表現得一臉冷漠一臉淡定,則要好好反思一下是不是陪伴方式出了問題。要知道,依戀的品質會影響孩子的情緒情感、性格、社會行為以及對人態度的形成。

三、如何平穩過渡分離焦慮期?

1、不給情緒貼標籤

不要輕易給寶寶的情緒貼標籤,認為他是不乖,不聽話。他只是在用他的方式來確認你的關注和愛護。在他的眼裡,只有媽媽的關注在「我」本身時,寶寶才能夠更確切的感受到自己被愛。

爸爸媽媽面對寶寶的分離焦慮時,不要總想著「我要矯正他這個行為」的思維慣性中。其實,情緒的問題解決了,那些所謂的不乖行為解決起來也是水到渠成了。

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成長,正確、及時的滿足他們的需求,而不是擔心這樣會寵壞他。

法國心理學家瓦隆指出,孩子對大人的依戀對於他們自身的心理發展是必需的,在0~3歲的嬰幼兒期與父母建立良好依戀關係非常重要,是孩子社會化發展最重要的一個方面。

2、充分的安撫

《伯克畢生發展心理學》中說道:敏感的養育,對嬰兒做出迅速、一致、恰當的反應,溫柔細心的抱著他們,有利於寶寶建立安全型依戀關係。相比之下,不安全依戀兒童的媽媽一般跟孩子的身體接觸較少。

既然明白了寶寶的撒潑哭鬧,是在明確你對他的愛和關注。我們要做的就是接納並回饋寶寶的情緒,滿足他的需求,儘可能多的和寶寶進行肌膚接觸,抱抱、親親等。

用語言、用肢體動作大聲地向孩子表達出:「寶寶,媽媽好想你啊,來讓媽媽抱抱親親」,「我也想你!我也愛你!」

分離焦慮持續的時間沒有一定,一般說來,在孩子搞清楚了「物體恆常性」的概念(也即「看不到媽媽並不意味著媽媽不在了」),確認了「暫時看不到媽媽但是媽媽依然愛我」之後,一切也就迎刃而解了。

孩子天性地對父母有依戀性。分離焦慮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經的一個過程,在充分獲得了父母的關愛之後,他們會慢慢地在信任和安全感中成長,並且獲得獨立。

當你再回首,看不到孩子對你的依戀的時候,說不定,反而多了些許失落感。所以,且哄且珍惜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