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劉禪在位41年,為什麽不討伐東吳,為劉備報仇雪恨呢?

章武三年(223年)四月,劉備在永安白帝城去世,五月,劉禪在成都繼位稱帝,時年十七歲。劉禪登基稱帝後,拜諸葛亮為相父,並支持其北伐,後又支持薑維北伐,後期寵信黃皓,致使蜀漢逐漸走向衰弱。景耀六年(263年),魏將鄧艾從陰平入,克綿竹,殺諸葛瞻父子,劉禪投降。由此,對於蜀漢後主劉禪來說,在位長達41年,這在魏蜀吳三國的皇帝可謂數一數二了。但是,對於劉禪這位皇帝,在位期間一直沒有征討東吳,從而為自己的父親劉備報仇,這是為什麽呢?

首先,雖然劉備之死和夷陵之戰的失敗存在密切的關係。但是,劉備不是直接被東吳將士所殺的,與此相對應的是,關羽則是被東吳將士直接所殺的。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公元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中被東吳陸遜擊敗,退至永安白帝城。直到公元223年,劉備在白帝城去世。對於劉備的死亡,夷陵之戰的失敗確實是重要的原因。但是,當時的劉備已經60多歲了。在漢末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這一年齡去世也是因為身體上年事已高了。所以,在筆者看來,對於東吳和孫權,不管是蜀漢還是劉禪,可能沒有非常深的仇恨。

其次,即便劉禪想要報仇,但是,在蜀漢初期,特別是諸葛亮生前,整個蜀漢的大權幾乎都被孔明掌握了,後主劉禪雖然是皇帝,不過沒有多少實權。劉禪繼位初期,根據劉備遺詔,由丞相諸葛亮輔政,“政事無巨細,鹹決於亮”。這個時候,就算劉禪想要為自己的父親劉備報仇,也缺乏相應的決定權和兵權。從建興六年(228年)到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多次北伐與曹魏交戰,雙方互有勝敗。在諸葛亮擔任丞相期間,蜀漢兵馬基本上掌握在諸葛亮手中,並且主要用在北伐曹魏上。

再者,在諸葛亮去世後。蔣琬、費禕、董允也實際掌握了蜀漢的大權,並且,對於蜀漢的兵馬,也主要是由薑維等人率領,並且依然用在了北伐曹魏、匡扶漢室上。雖然在後諸葛亮時代,蜀漢後主劉禪逐漸在收回朝廷大權。不過,如果劉禪在這個時候說要起兵為劉備報仇的話,無疑會遭到琬、費禕、董允、薑維等人的反對。畢竟,對於當時的蜀漢,在綜合實力上弱於東吳和曹魏。在承受曹魏壓力的背景下,還要和東吳開戰,顯然不是明智之舉,甚至會造成蜀漢滅亡時間的提前。

最後,在蔣琬、費禕、董允等人去世後,後主劉禪確實成為了真正掌握實權的皇帝。但是,此時的劉禪也有50歲上下了,距離劉備去世,也過了幾十年了。這個時候的劉禪,不僅缺乏報仇的銳氣,也可能都淡忘了和東吳之間的仇恨。當然,最為關鍵的原因,還是夷陵之戰後,蜀漢成為魏蜀吳三國中最弱小的一方。對此,蜀漢必須和東吳聯合對抗強大的曹魏,以此確保自己的生存。在蜀吳聯盟的背景下,劉禪自然不能向東吳開戰,否則只會加快蜀漢的滅亡。不過,如果諸葛亮真的擊敗了司馬懿等人,消滅了曹魏。那麽,對於蜀漢和劉禪,或許會用替劉備報仇作為進攻,以此發兵進攻東吳。總的來說,基於以上幾個原因,劉禪在位41年,一直沒有為替父親劉備報仇。

文/情懷歷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