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ST烯碳面臨退市 深交所首起退市聽證會鋪路常態化

  本報記者 譚楚丹 深圳報導

  隨著上市委員宣讀流程與注意事項,一場具有特殊意義的聽證會正式開始。

  5月24日下午深交所上市委員會召開聽證會,就擬作出的銀基烯碳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ST烯碳”或“公司”)股票終止上市決定,現場聽取了當事人的申辯意見。

  這也是深交所針對股票強製終止上市審核的首次聽證會。

  以法定程式保障市場主體表達意見,落實程式正義,是聽證制度的意義;在退市新規執行的背景下,推進聽證會,提升終止上市決定的科學性和規範化水準。同時,雙方溝通方式的制度化,也為未來退市常態化做好鋪墊。

  強化依法治市

  5月22日,上交所宣布終止吉林吉恩鎳業股份有限公司和沈機集團昆明機床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ST昆機(600806.SH)與*ST吉恩(600432.SH)成為2018年首批淘汰的個股,現在,這個名單有可能再添新丁。

  5月24日下午,深交所上市委員會召開聽證會,就擬作出*ST烯碳股票終止上市決定,現場聽取了當事人的申辯意見。為保證公正性,上市委員會的構成除深交所人員以外,還有來自深交所外部的專家,例如來自證監會、上市公司、證券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的外部專家。

  據了解,*ST烯碳(000511.SZ)在2014-2016年連續三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為負值,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14年修訂)》有關規定及深交所上市委員會的審核意見,公司股票早在2017年7月6日被暫停上市。

  2017年公司經營表現情況成為關鍵的一年。但財報顯示,雖然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7715萬元,但擔任審計工作的中興華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類型的年度審計報告。

  根據上市規則,暫停上市後首個年度報告顯示公司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保留意見、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將被終止上市。顯然,*ST烯碳已經觸發終止上市條件。

  在聽證會上,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現場了解到,上市公司聽證當事人主要表達兩點意見。首先公司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新的實際控制人在2017年12月才進入公司,時間較為短暫;對於上市公司歷史沿革暴露出的內控問題,梳理還不夠充分。

  其次,上述當事人表示,導致目前審計報告結果的原因,主要因為會計師進場時間短,僅有20個工作日左右,時間匆忙。但他同時也向上市委員會確認,會計師事務所並非故意出具“非標”意見。

  基於上述理由,聽證當事人希望深交所考慮公司實際情況,給予公司一定的整改時間。

  參與聽證的委員,則對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的情況、適用的《股票上市規則》規定的應終止上市情形等向聽證當事人進行詢問。

  聽證會現場,相較聽證當事人以“會計師時間倉促”、“新實控人了解不足”作為申辯理由,聽證委員的提問方向更強調“規則”的掌握,體現出上市委員對規則的尊重態度。

  比如聽證委員提問確認,公司是否被出具“非標”意見的審計報告;當事人表示認可。聽證委員又提問,是否了解公司暫停上市後首個年度報告被出具“非標”意見的審計報告,會有終止上市的風險;*ST烯碳聽證當事人回答“這個規則我們是了解的。”

  從流程來看,據記者了解到,聽證會後上市委員會繼續召開工作會議,結合聽證情況形成審核意見,深交所將據此作出*ST烯碳股票是否終止上市的決定。

  鋪路退市常態化

  這是深交所今年4月23日發布新修訂的《自律監管聽證程式細則》後舉行的首次聽證會,根據新細則,深交所聽證事項範圍由單一的紀律處分聽證擴大到紀律處分和終止上市聽證兩大類。這意味著,這次同時也是深交所針對股票強製終止上市審核的首次聽證會。

  聽證一方面從“事中”這一維度為市場主體構築起權利的保護屏障;另一方面體現一線監管審慎的特點。

  深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向當事人現場釋明作出股票終止上市決定的事實理由和規則依據,並給予當事人充分陳述和申辯的機會,盡可能為上市委員會委員呈現更詳盡、準確的審核依據,提升重大監管決定規範化水準。

  而在今年“嚴格執行退市制度”的背景下,提升重大決定的科學性,有助於增強退市決定的透明度和嚴謹度。

  據一名接近交易所的券商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介紹,這來自對往年退市工作經驗的總結,是健全退市制度的其中一個環節。

  “我們讚成退市制度的完善。我們認為監管層除了保護中小投資者,也應該保障上市公司的權益。”一上市企業十大股東之一的PE人士表示。

  在他看來,聽證會的設立是好事,“監管層一紙退市決定其實很難讓上市公司接受,應該要讓上市公司有申辯的管道,增強雙方之間的溝通和理解。”

  當退市規則和程式更為明確,雙方就能在合規的範圍內進行博弈;在博弈的過程中,將事實越辯越明。

  聽證會將雙方溝通方式制度化。隨著退市新規的頒布,市場對“退市常態化”的呼聲愈來愈強。退市常態化不僅僅是數量上的常態化,更重要的是雙方工作機制上的常態化。前述接近交易所的券商人士表示,如果每個退市案例都像特例來推進工作的話,常態化將難以達到。

  這就意味著,制度建設、退市透明度、程式正義將顯示出比以往更為重要的位置。

  (編輯:林虹)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