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iPhone不再是國產手機設計“教科書”?

在今年IFA大展上,意外亮相的榮耀Magic2的透露無疑成為了最受關注的新品之一。不僅首發海思麒麟980處理器、擁有40W快充,在外觀設計上,則打破常規,開始使用了伸縮式鏡頭,官方稱之為Magic Slide。

無獨有偶,小米總裁、手機業務負責人林斌隨後也在微博中自曝了即將到來的小米MIX3的真機照片,並配文“對不起,撞臉了,我們十月發布。

作為國內互聯網手機的頭兩把交椅,榮耀和小米不約而同地採用了滑蓋式鏡頭的設計,不可不謂“冤家路窄”。但毫無疑問,今年國產旗艦手機已經注定摒棄iPhone的瀏海屏,作為行業設計教科書的蘋果此時必將“慌得一逼”。

成也瀏海、敗也瀏海

眾所周知,手機行業跟風蘋果iPhone的設計已經成為行業內最為穩妥的方案。自2017年末iPhone X發布以來,“瀏海屏”開始成為手機行業一種風潮,進一步增大了手機正面螢幕的佔比,但是不規則的“瀏海”的出現,或多或少都會對視覺觀感帶來干擾。最為理想的情況,還是還正面一塊完整的螢幕,同時邊框盡量收窄,給用戶帶來“正面全是屏”的暗示。

iPhone X的瀏海集成大量傳感器

但是受限於目前的技術限制,手機攝影頭以及部分傳感器,還是不能做到完全的隱形。所以對於那些希望想要在參數上獲得行銷優勢,而不斷刷新屏佔比數據的手機廠商來說,最為簡單的辦法就是縮小瀏海、下巴和邊框的面積。

於是“美人尖”、“水滴屏”的設計也應運而生。這樣做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屏佔比,更為重要的是對於手機內部設計改動較小,對於元件的定製與裝備工人重新學習的成本也更低。

至於更為激進的做法,就是將那些不能“隱形”的部件“隱藏”起來。

今年6月,vivo率先推出伸縮式鏡頭的NEX;而OPPO更是緊隨其後,推出了設計更為激進、搭載雙軌潛望鏡頭的Find X。通過將攝影頭等元件通過機械伸縮結構隱藏起來,實現了真正的“無瀏海”螢幕。

而此次榮耀、小米“撞臉”的滑蓋式鏡頭,同樣是通過伸縮的機械結構,實現了對於攝影頭的隱藏,從而也獲得了一塊“無瀏海”的螢幕。榮耀Magic2的海報的伸縮攝影頭風格,甚至一度讓人以為採用了與Find X相同的潛望鏡頭結構,從官方透露的資訊來看,方知使用的是手動滑蓋設計。相比OPPO、vivo兩家公司的電動伸縮結構,還是少了些科技感。

“蘋果風”設計正在減弱

事實上,類似榮耀Magic2和小米MIX3的“滑蓋”設計,早在去年10月就曾經出現在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OPPO)的一份專利申請之中,同時設計更進一步,不僅支持手動與自動兩種方案,還支持雙向滑蓋,即上滑拍照下滑解鎖。

不過,OPPO最終並沒有將這種方案付諸生產。而除了榮耀、小米兩家廠商之外,國產手機Doogee更是在今年2月發布了類似設計的MIX4,回顧手機的“滑蓋”設計,更是可以追溯到功能機時代黑莓、諾基亞等老大哥品牌。所以,拘泥於“誰抄襲了誰”的問題並沒有太多意義,畢竟手機的ID設計本就是在不斷的借鑒與發展中成長的。

在數年之前,充當手機設計“教科書”的,是蘋果旗下的iPhone系列。不僅引領著手機行業從塑料到鋁金屬、再重新回歸雙面玻璃的材質變革,同時成為國產手機的最穩妥選擇,“學iPhone不一定是最好的,但總不會錯”。

然而,iPhone“擠牙膏”式的迭代,曾讓iPhone6類似的設計連用四年,同時還帶來了攝影頭凸起、瀏海異形屏等備受吐槽的設計,去掉3.5mm耳機孔更是讓自家AirPods(藍牙耳機)成為全球最暢銷無線耳機。雖然蘋果為了拉動營收增長,但也讓廠商與消費者不得不重新思考是否要選擇更加令人心動的設計。

於是,在2018年,蘋果即將發布三款與iPhone X極為相似的“瀏海屏”的新品之際,其他廠商開始紛紛叛逃“瀏海”陣營,推出無瀏海的旗艦手機。

可見,蘋果iPhone對於手機市場設計的話語權正在逐漸削弱,取而代之的是國產手機自自成一派,開始引領新的手機ID設計潮流。

雖然近期蘋果終於成為了首個市值破兆美元的科技公司,但當蘋果不再是眾星捧月的“模仿對象”之時,其盛極而衰的轉捩點還會遠嗎?

真正的全面屏仍為到來

俗話說“外觀設計是第一生產力”,既然瀏海屏太醜,為什麽iPhone仍然要堅持使用呢?

從市場大環境來看,飛速發展的中國市場無疑成為了手機行業競爭最為激烈的戰場,而iPhone憑借著品牌的影響力便穩坐美國等市場頭把交椅的位置,又憑借iOS生態牢牢鎖住用戶。這也是蘋果可以穩步隔代更新設計,而國產手機必須頂住壓力不斷推新以贏得市場。

而從產品本身來看,首先,機械結構的使用大大增加了手機內部結構的複雜程度。以OPPO Find X為例,由於機身上部太空被雙軌潛望鏡頭佔據,不得不對手機主機板和電池內部結構堆疊重新設計。

另外,馬達加螺紋絲杆升降結構、以及大量小型定製元件的使用也讓成本成倍提升。除了硬體本身成本的增加,通常一條產線大概只需要60多個工人,但是Find X產線一天可能得有120多個工人,人力成本也大幅增加。

更為重要的是,縱然官方宣稱機械結構可以達到30萬次升降,但由於實際使用情況遠比實驗室測試條件更為複雜。機械結構雖然能夠帶來更為酷炫且科技感的外觀,但相比一體化機身損壞率仍然更高,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廠商的售後成本。

而且一切的一切,最終都會體現在手機售價的上漲之中,vivo NEX頂配售價已經接近5000元,OPPO Find X頂配甚至近萬元。雖然榮耀Magic2與小米MIX3尚未發布,滑動式成本也相對更低,但相比同系前代機型,漲價的可能性極高。

而對於國產手機廠商來說,機械結構費時費力費成本,一般也僅限於在旗艦手機中使用,而面對出貨中流砥柱的走量機型,還是要選擇更為穩妥的方案,以突破良品率和產能的局限。而iPhone X的瀏海屏設計,在短期內恐怕仍為走量機型更廣泛的選擇。

總之,無論是保守的瀏海屏、還是激進的機械結構,最終都不是“全面屏”的最終歸宿。但國產手機在設計上的自成一派,體現出國產手機已經開始脫離“像蘋果看齊”的時代,而這也許正是國產手機真正向國際品牌邁進的開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