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蘇軾在海南的一次“文化扶貧”,推動黎漢融合

本文系中國國家歷史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小編微信號zggjls01。

北宋熙寧九年(1076年),62歲的文壇巨匠蘇軾被貶儋州(今海南省儋州市)。

900多年前的海南島可不是充滿陽光沙灘的熱帶度假勝地,而是實實在在的蠻荒瘴炎之地、死囚流放之所,正如蘇軾自己所說,“嶺南氣象卑熱,地氣蒸褥,而海南為甚。夏秋之交,物無不腐壞者。人非金石,其能長久?”。

蘇軾

謫居海南三年期間,遠離親人、遠離中原文化、遠離政治舞台的東坡居士,再一次用他絕世的才情,用他酣暢淋漓的生命力,浸潤了腳下的土地,使得當時閉塞貧瘠的海南迎來了文化上的春天,開啟了“遙從海外數中原”的新時代!

以今天的眼光謂之,蘇軾成功地在海南進行了一次精準的“文化扶貧”。

移風易俗

由於孤懸域外,隔海相望,直至有宋一代,海南人民的生活勞動習慣與中原大異,十分落後。

據史料記載,當時海南島百姓多以打獵為生,生活所需基本物資如布、鹽、鹹菜乃至大米都依賴大陸的輸入,在海運不暢的情況下,只能吃芋頭喝白水。

蘇軾甫登海南島,來到瓊州府,發現當地很多人喝的還是鹹積水,由此生病者不在少數,曾在徐州、杭州治水有功的他立刻到城裡城外多番尋找,終於在城牆東角發現了兩個泉眼,這就是著名的“浮栗泉”,歷經滄桑仍然完好地保留在海口五公祠之內。

來到儋州之後,蘇軾又帶領當地百姓打井取水,遠近鄉民紛紛效仿,一時挖井蔚然成風,人們稱之為“東坡井”。

儋州當地的“東坡井”

蘇軾初來儋州時,當地田地大面積荒蕪,農業還處於刀耕火種的原始狀態,為改變當地人的勞動習慣,他自作《和陶勸農六首》,宣傳“春無遺勤,秋有厚冀”的農耕常識,號召大家“雲舉雨決,姑婦畢至”,竭誠勸說黎族百姓改變單純的狩獵勞作,轉而重視農耕,種植水稻。

當地瘴癘瘧疾橫行,時人深受其苦,但是由於醫藥水準很落後,迷信盛行,病人只能求助於巫術,到廟中祈禱,殺牛以祭神。他曾專門詳述此事:“病不飲藥,但殺牛以禱,富者至殺十數牛。死者不複雲,幸而不死,即歸德於巫。以巫為醫,以牛為藥。”蘇軾善醫,親自上山采藥,開方治病,為製成辛涼解毒的藥方,他專門托人從廣州索來黑豆,並教授村民種植,當地百姓因此不再受瘴癘之苦,健康狀況大有改善。

推動黎漢融合

據《瓊州府志》記載,當時海南境內黎漢雜居,黎人多而漢人少,其中黎民又分為生黎和熟黎,生黎深居山穴,平時少與漢人接觸,因不懂漢人語言,在與漢人貿易往來之時常被欺瞞;熟黎居於地偏人稀之處,與移居於此的漢人交往較多,但摩擦不斷。

蘇軾目睹當地漢人經常壓迫欺凌黎人,黎人經常偷襲搶劫漢人聚居的城鎮,漢黎兩族之間互不信任,矛盾深積,動輒紛爭四起,成為比較嚴重的社會問題。當地官府處事不公,將問題產生的原因簡單歸結為黎人“不受王化”“不知禮教”“鄙夷不訓”,一味偏袒漢人,以致問題積重難返。

自稱“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的蘇軾深入黎人之間,認真傾聽他們心聲,了解他們處境,認為“黎人之性,墩原木訥,無文符契之用,刻木結繩而已。故華人欺其愚而奪其才,彼不敢訴於吏。”也就是說,黎人個性質樸,本性溫良,黎漢對立的主因乃是漢人憑籍勢力,欺負生黎。

為此,他在詩文創作中常常提出“谘爾漢黎,均是一民”、“華夷兩樽合,醉笑一歡同”等現在看來十分先進的“民族團結一家親”理念,他常言,二族皆是大宋子民,同為一家,盼黎漢能和睦共處。

在官府決刑訟之事時,他撰寫長文積極為黎人被告伸冤,公正地指出當地黎族本是老實本分之土著,只因外來的內地官員在執法過程中不替他們主持公道,才被迫以強蠻的方式維護自身利益。

大力發展教育

蘇軾做的最多、成效最顯著的還是發展當地教育事業。

他親自為文化程度不高的底層百姓提供最基本的教育,同時還培養當地私塾教師,鼓勵他們講學。由於蘇軾說話帶有濃濃的家鄉口音,在儋州的大小私塾教堂,朗朗的讀書聲用的都是四川官話,甚至於這種口音作為“國語”在當地讀書人之間流傳了很久。經過東坡的“敷揚文教”,“鄉人多受其惠”。

搞好初等教育還不夠,蘇軾還大力發展高等教育,在好友黎子雲等人的資助下,蘇軾在儋州建立了載酒堂(今儋州東坡書院),自編講義,自講詩書,專門培養熟通經史子集的人才。據史籍記載,在儋州先後從師於東坡的有近30名學子,這批學子一日拜師,終生受用,日後成為海南文化昌盛的種子。

海南儋州東坡書院

在他們當中,薑唐佐在東坡北歸後第三年高中舉人,六年後,符確高中進士,成為自隋開科舉以來海南首位進士,開文史之先河,故有人將當時的盛況記錄為“有楊譽蘇門者焉,有聲馳甲科者焉,亦有文壇鄉幫者焉。”自北宋以降,海南人才輩出,共出舉人700多名,進士97名。

《瓊台記事錄》對東坡大力發展海南教育給予了高度的肯定:“宋蘇文忠公之謫儋耳,講學明道,教化日興,瓊州人文之盛,實自公啟之。”

毫不誇張的說,自東坡來瓊,海南才有了真正的讀書人。

進行最後的文化創作

在海南,蘇軾不僅要面對物質的貧乏,過著“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的生活,更要面對心靈的孤單,蒙受“酒賤常愁客少”的煎熬,但是他仍然保持著高漲的創作熱情,沉澱出深刻的人生哲思。

貶謫海南的三年,成為蘇軾文化創作最後的一個高峰期,他撰寫了《書傳》,完成了對《尚書》的注解,修改了在黃州時對《易經》和《論語》的舊注,作詩詞140餘首,創作散文、論文、書信、雜記等近150篇,後人編有《蘇東坡海外集》。蘇軾好友、北宋著名詩人黃庭堅評價“蘇軾嶺外文字,讀之使人耳目聰明,如清風自外來也。”

深處逆境、已過花甲的蘇軾以天縱奇才為經,以超遠曠達的胸襟、進退自如的風度為緯,定格了文化海南的時代坐標,從此這塊文化極度貧瘠的土地,被賦予了沉靜的文化氣質、厚重的文化自信。

蘇軾

蘇軾在海南創作的詩詞充滿了對當地旖旎風光的讚美,很多膾炙人口的詩詞,比如“五峰如指峰相連,撐起炎州半壁天”、“飛泉泄萬仞,舞鶴雙低昂”、“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等名句,使得海南獨特的熱帶風光首次出現在中原士大夫的詩文唱和中,為海南的旅遊和文化做了很好的推介。

“茲有奇絕冠平生”

元符三年(1100年),蘇軾遇赦北歸,前來送行的海南人民和親友學生絡繹不絕,望著雲波難測的瓊州海峽和不捨的人群,他不禁心潮起伏,淚灑當場。

臨行前,他在《別海南黎民表》中深情寫道:“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遠遊。平生生死夢,三者無劣優。知君不再見,欲去且少留。”

海南儋州蘇軾像

六月十二日,蘇軾乘舟渡過海峽,餘生再也沒有能重回故地,一代才子在北歸途中又寫下了著名的“渡海詩”,最後的兩句流傳千古:“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

三年前,詩人“眩懷喪魄”而來,三年後,他留給了海南一句無怨無悔的內心獨白,一個瀟灑的背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