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1月份上市券商淨賺67.4億元 多項利好政策助力經營改善

本報見習記者 王思文

昨日晚間,上市券商11月份財務報表已公布完畢。

總體來看,11月份上市券商營收和淨利潤較10月份均大幅改善,共計實現營業收入160.1億元,實現淨利潤67.4億元,分別環比增長87.78%、250.53%。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11月份上市券商業績整體大幅改善的主要原因是交投回暖,投行業務環比增長。另外,預計券商自營業績也有所回升。

值得關注的是,與10月份6家券商單月虧損不同,11月份上市券商全部實現盈利,中信證券以16.75億元居首。對於未來上市券商的業績表現,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利好政策的逐步落地,未來券商經營環境有望得到改善。

1

上市券商淨利潤環比驟增251%

隨著昨晚光大證券月報的公布,上市券商11月份財務報表(母公司口徑,下同)已全部公布完畢,11月份業績新鮮出爐。

在10月份上市券商營收、淨利潤業績雙雙下滑之後,今年11月份,上市券商業績出現明顯好轉。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34家上市券商11月份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60.1億元,實現淨利潤67.4億元,分別較10月份增長87.78%、250.53%。

具體來看,34家上市券商中超八成券商的淨利潤實現環比增長,增長幅度在100%以上的有22家,更有9家券商的淨利潤增幅在300%以上。

其中,南京證券11月份淨利潤環比驟增2821.77%。月報顯示,南京證券11月份單月淨利潤為3087.43萬元。淨利潤環比驟增主要是由於南京證券10月份淨利潤較少,為105.67萬元;淨利潤環比增幅第二的是海通證券,11月份實現淨利潤7.09億元,環比增長1469%。

此外,11月份淨利潤環比增幅在300%以上的上市券商還有華安證券、國元證券、國海證券、光大證券、中原證券、中信證券和招商證券。增幅分別達到680%、472%、460%、442%、393%、340%和303%。

另有6家券商11月份淨利潤環比下滑,但下滑幅度較小,均在-50%至-5%之間。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11月份上市券商業績整體大幅改善的主要原因是交投回暖,投行業務環比增長。

華泰證券沈娟團隊表示,11月股指小幅波動,交投活躍度升溫,券商信用業務強化風險準入規模環比收縮,投行業務中債券承銷和再融資回暖,IPO規模穩定。據Wind數據顯示,11月份滬深兩市日均股票成交量431億股,日均股票成交額3537億元,環比分別增長28.6%和22.1%。投行業務中,再融資業務環比增長141.3%,債權融資環比增長36.3%。

2

中信證券單月淨利潤超16.75億元

淨利潤排名方面,11月單月淨利潤超過3億元的上市券商達7家,依次是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國信證券、國泰君安、招商證券、中國銀河證券和廣發證券。其中,前三名的淨利潤分別達到16.75億元、7.09億元和5.33億元。中信證券作為券業龍頭,盈利水準遙遙領先於其他券商。另外,海通證券和國信證券在本月躍升至第二名和第三名,國泰君安則暫列第四。

值得注意的是,與10月份鋼彈6家上市券商出現虧損的狀況不同,11月份34家上市券商均實現盈利。

從市場份額來看,11月份,前三名的券商共計實現淨利潤29.17億元,佔所有上市券商淨利潤總額的45.06%,券業“馬太效應”愈加顯著,龍頭券商競爭力優勢越來越明顯。

從營業收入方面來看,太平洋證券等31家上市券商在11月份均實現環比增長,營收增幅在100%以上的券商達14家,僅有東吳證券、第一創業和財通證券11月份的營收環比出現小幅下滑。

中信證券11月份實現營業收入21.93億元居首,環比增長85.92%。海通證券位居第二位,實現營收12.6億元,環比增長319.57%;國泰君安和招商證券位列第三、第四,11月份分別實現營收11.09億元和9.93億元。國信證券、銀河證券、廣發證券、申萬巨集源、中信建投證券、光大證券暫列第5位至第10位,華泰證券則跌出前十名。

對於未來上市券商的業績表現,天風證券表示,在利好政策逐步落地後,未來券商經營環境有望得到改善。華泰證券沈娟也認為,政策環境多維度改善,滬倫通、科創板等資本市場增量改革穩步推進,再融資、股指期貨規定邊際寬鬆,回購、退市等制度建設持續優化,為證券行業發展提供土壤。另外,優質券商綜合競爭實力優勢顯著,經營穩健均衡,具備價值投資機會。

小投票

12月3日美國國債市場上,出現了11年來未遇的情況。3年期、5年期美債收益率出現倒掛,為2007年以來首次出現。2年期、10年期美債收益率的差距也縮小至略高於15個基點,同樣為2007年以來最低水準。上一次出現這種情況後不久,金融風暴來襲。

金融1號院

講述有趣+有深度的故事

芬客你好

最新鮮的Fintech資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