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阿爾茨海默病為什麼難治?原來這種基因產生數千種變體!

丟三落四、記憶力減退、愛猜忌……您是否留意過身邊老人的這些變化?不少人覺得這是自然衰老,殊不知也許這正是「老年癡呆」的先兆。

近日,一項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研究稱,大腦神經元存在基因重組現象,特別是與阿爾茨海默病有關的澱粉樣蛋白前體蛋白(App)基因,能夠產生數千種變體。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臨床上以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太空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癡呆表現為特徵,病因迄今未明。

老年癡呆症已成為僅次於心臟病、癌症、中風之後導致老年人死亡的第四大病症。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阿爾茨海默病患病率逐年上升。據統計,我國老年人群AD患病人口已經超過600萬,預計到2050年患病人口將超過2000萬。

研究人員使用新方法來研究App基因,該基因會產生澱粉樣斑塊,這是阿爾茨海默病的一種病理標誌。

基因重組既是大腦的正常過程,也是阿爾茨海默病中發生差錯的過程。App基因在神經元中產生新的基因變體,從而導致基因組鑲嵌過程發生。

研究發現這種基因重組過程需要一種稱為逆轉錄酶,這種酶與HIV用來感染細胞的酶屬於同一類型。逆轉錄酶是一種容易出錯的酶,這意味著它會犯很多錯誤。這有助於解釋為什麼App基因拷貝在阿爾茨海默病中出現差錯,以及如何在神經元中產生DNA多樣性。

結果發現,服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的老年HIV感染者很少患阿爾茨海默病。

儘管沒有醫學證據表明HIV感染或者由這種感染引起的愛滋病會導致阿爾茨海默病,但是,用於阻斷HIV中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也可能能夠阻止這種重組過程,並可作為阿爾茨海默病的一種新療法進行探究。

近年來,各大醫藥企業投入資金來研發阿爾茨海默病治療藥物。他們研究策略主要集中在減少腦內特殊的蛋白(Aβ蛋白)沉積上。從臨床試驗結果來看,即使減少Aβ蛋白沉積,患者的認知功能也未得到顯著改善。

迄今為止,澱粉樣蛋白假說,即大腦中的β-澱粉樣蛋白堆積引起阿爾茨海默病的理論,促進了開展阿爾茨海默病研究。然而,靶向β-澱粉樣蛋白的療法在臨床試驗中遭遇著大量的失敗。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項新研究為過去阿爾茨海默病探索失敗提供了一個潛在答案,或許逆轉錄酶抑製劑是一個可能的新療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