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京報:打縣委書記耳光、挖鎮委書記祖墳 “黑惡勢力”不掃不行

2018年,呂梁市柳林縣凌志集團董事長陳鴻志被警方刑事拘留。央視截圖

山西省呂梁市柳林縣成家莊鎮原黨委書記陳秋平近日接受採訪,讓當地“黑老大”陳鴻志的“跋扈”再次見諸媒體。

陳秋平的訴求是,“希望組織上給我一個正式的工作安排”——原來,在陳鴻志的逼迫之下,他此前不得不辭去了鎮黨委書記的職務。

一、“打縣委書記耳光”與“讓鎮委書記滾蛋”

鎮黨委書記是基層政權的“一把手”,足以在一個鎮上形成權威。但是,陳秋平這個“書記”卻比較憋屈,因為沒有滿足陳鴻志的要求,他的祖墳被挖,自己也不得不辭職。

但他終究是個有血性的男兒,2018年1月實名向國家掃黑辦12389網站舉報陳鴻志。最終如其所願,陳鴻志於去年7月被捉拿歸案。

這裡面有兩個情節值得尋味:一是,陳鴻志想讓他的馬仔、時任成家莊鎮副鎮長劉某成為“鎮人大主任”,被陳秋平拒絕。搞笑的是,在換屆的時候,劉某仍然更上一層樓,成功晉升副書記。但陳鴻志仍不滿意,讓陳秋平“滾蛋”。

二是,陳鴻志被抓後,媒體廣泛報導了當地一個廣為流傳的事情:陳鴻志曾經當面打了柳林縣原縣委書記王寧一記耳光,因為他辦事不力。

那名縣委書記已經落馬,但很明顯,他還夠不上“保護傘”的級別。因為辦事不力被打耳光,那只能是馬仔的角色。

陳鴻志旗下的王家焉煤礦。新京報記者 衛瀟雨 攝

就媒體報導的情節來看,陳鴻志在當地已經到了隻手遮天的地步。他通過非法搶奪的方式,控制當地多家煤礦。在當地媒體的報導中,他成為“扶貧先進個人”,因為曾修了一條公路,但事實上,這條公路只不過是為了方便他運輸煤而已。

既能打縣委書記,又能影響輿論,要讓一個鎮黨委書記“滾蛋”也就不是什麽難事了。

某種意義上,陳鴻志算得上是窮“黑”極惡——他能直接讓其權勢觸角伸到基層治理生態和人事任命中,順他者昌、逆他者被扇耳光。他能製造某種“現實扭曲立場”,將紅與黑、權與錢打通、連接。

二、“陳鴻志”們最大的惡是對社會秩序的摧毀

從去年開始的“掃黑除惡”專項行動中,像陳鴻志這樣典型的案例還不多見。這是標準的“黑惡勢力“,稱霸一方,無法無天。

這種局面的形成,自然也不是一兩天的事情。“陳鴻志模式”,在山西有著一定代表性。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山西的發展都依賴煤礦為代表的資源型企業,“煤老闆”成為山西形象的一個代言者。

在法制不健全的時代,有些煤炭企業的發展注定充滿血與淚。新聞媒體廣泛報導礦難中的礦工,而較少聚焦處在食物鏈頂端的階層。那些聚焦此類題材的影視劇,大多都展示了掠奪、控制和鬥爭,殘忍場面隨處可見。

但是和現實中的陳鴻志相比,影視編劇的想象力就顯得過於貧乏了。陳鴻志在公眾面前是個文雅的慈善家,但其黑暗的一面或許又遠超人們的想象。

陳鴻志旗下的煤炭大酒店,陳鴻志及集團高層管理人員曾長年居住於此。新京報記者 衛瀟雨 攝

大多數人對“黑惡勢力”有一種浪漫的想象,注重其中的鬥爭、復仇等離奇的情節,也動輒將其“古惑仔電影”化。

而陳鴻志這種現實中的“黑惡勢力”,其最大的罪惡,其實在於對當地社會秩序的控制和摧毀。

它甚至會造成一定的後遺症——那個被他逼迫辭職的鎮黨委書記,到現在都還沒有安排好工作。相比於這種具體人事的影響,社會關係和秩序的恢復,就會更加漫長。

這名鎮黨委書記的遭遇告訴我們,重建基層社會的秩序,有多麽困難。而這,也是這次“掃黑除惡”專項行動的意義所在。

相比於那些在幼兒園門口掛出搞笑標語的行為,用心甄別出陳鴻志這樣的“真黑真惡”,當然要困難得多——真正的掃黑,就是要揪出陳鴻志背後的保護傘,而不是張貼標語那麽簡單。

張豐(媒體人)

編輯 新吾 狄宣亞 校對 郭利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