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全球股市下跌風險釋放,率先調整的A股會走出獨立行情嗎?

全球股市

今年以來,全球股市的波動幅度明顯加大。其中,作為全球股票市場的重要風向標美股市場,今年出現單日大幅下跌的頻率明顯增多,就在美東時間周一,美股市場再度出現了大幅下行的表現,其中美股道瓊斯下跌2.32%、納斯達克指數下跌2.78%,而回顧前幾輪美股大跌的表現,都會對全球股票市場構成或多或少的調整壓力。

實際上,對於2018年的全球股市,基本上屬於風險加速釋放的重要時間點。但是,對於美股市場而言,本身經歷了近十年的牛市行情,如今出現調整回踩走勢,尚且屬於比較正常的市場表現。至於美股科技股的普遍下行,一方面與其盈利增速預期有著一定的聯繫性;另一方面則是對之前幾年大幅上漲行情的估值與價格的修複。但是,隨著全球股票市場重要風向標步入調整格局,對全球市場的衝擊影響卻比較顯著。

縱觀近年來全球股票市場的運行表現,實際上還是具有一定的同步性,全球市場的聯動性也在逐漸增強。其中,自2009年以來,全球股票市場呈現出震蕩回升的表現,而在A股市場表現最糟糕的2015年下半年,無論是A股市場,還是港股市場,抑或是歐美市場,同樣在2015年下半年出現了一定幅度的調整走勢。但,在2016年初,全球股票市場卻再度走出震蕩攀升的走勢,而到了2018年,全球股票市場同樣先後步入了調整的走勢,全球市場的聯動性也在不斷增強。

至於近年來的A股市場,雖然仍與全球股票市場存在一定的聯動性,但在具體表現中,卻呈現出回升緩慢,下跌加速的特徵。

其中,自2009年以來,全球主要股票市場均出現了不同程度上的上漲表現,其中美股市場累計上漲數倍,港股、英國富時指數上漲一倍以上。至於A股市場較2009年初的指數水準,上漲約40%左右,走勢上明顯遜色於全球主要股票市場的平均上漲表現。

但是,回顧期間幾次比較明顯的調整行情,A股市場的調整時間以及調整幅度卻明顯大於全球主要股票市場的同期表現。其中,在2010年至2014年期間,A股市場累計最大調整幅度約為47%。至於2015年下半年以來的調整行情,至今A股市場累計最大調整幅度在52%左右,創業板市場更是出現70%左右的累計最大跌幅水準。由此可見,對於這些年的A股市場表現,基本上呈現出反彈速度快,下跌力度大,且調整周期漫長等特徵,屬於典型的牛短熊長運行特徵。

今年以來,A股市場出現見頂下跌的時間點幾乎與全球主要股票市場步入調整的時間點相近,但年內A股市場的跌幅水準卻顯著高於同期全球主要股票市場的下跌幅度。不過,從2015年以來,全球股票市場卻基本上修複了2015年以後的下跌太空,甚至先後創出了歷史新高,而A股市場卻依舊處於2015年高點區域之下,且存在不少的距離。由此可見,對於2015年下半年以後的A股市場,仍然定義為熊市調整性質,且熊市調整周期已經達到了三年五個月的時間,而全球股票市場,同期時間段內卻可以定義為一輪小牛市的走勢,早已擺脫了2015年下半年的調整約束。由此可見,對於率先調整的A股市場,可否走出獨立行情,還是下一階段比較關鍵的看點。

其中,累計跌幅過大、估值水準處於歷史谷底區域,這是股市逐漸步入調整尾聲的重要信號。但是,這並不等同於股票市場處於足夠安全乃至絕對安全的狀態。其中,從估值水準來看,雖然A股市場的估值已經足夠低,但較港股市場核心指數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估值差距,而兩個市場之間的估值距離也在不斷壓縮。

再者,IPO發行常態化延續,股市容量持續膨脹,容易加劇市場指數的失真表現。實際上,剔除核心權重股的護盤影響,對於A股市場中不少個股的跌幅早已超過70%的水準,甚至回歸至2008年最低點的水準。然而,在股市持續擴容的背景下,加上未來股市逐漸往注冊制度靠攏的趨勢,股票市場的估值體系有進一步重估的風險。

此外,現階段內金融市場從降杠杆到穩杠杆,去杠杆壓力逐漸趨緩,政策環境略有回暖的預期。但是,對於以往政策環境持續收緊的壓力仍有待改善,而接下來則逐漸實現市場的自我調整。或許,對於現階段的A股市場,政策底部已經確立,但市場底部仍存一定的未知數。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A股市場跌幅過大、估值很低,但仍然離不開全球股票市場的聯動性影響。不過,鑒於A股市場有率先步入調整,且前期估值修複力度過大的表現,這實際上利於市場風險的大幅釋放,加大了全球資金避險的需求,從而減緩了外部市場的衝擊壓力。

然而,就目前的A股市場而言,雖然風險已經得到大部分釋放,但仍可能或多或少緊盯全球股市的臉色,而全球市場的聯動性壓力依存。至於A股市場走出獨立行情,或許仍需要具備足夠的估值優勢與價格優勢,並足以引起全球資本的加速流入,成為全球資金的避險港灣,那麽這將會大大增強A股市場的風險防禦能力,甚至走出獨立回升行情。如今看來,A股市場距離這一目標逐漸接近,但似乎還是欠缺了一些火候。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