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軟下來”的蘋果和小米能否拯救智能手機的焦慮?

不知道從什麽開始,手機硬體廠商對軟性互聯網服務越來越重視了。前幾天,蘋果在新一年度的春季發布會上,竟然沒有發布任何一款硬體產品,反而推出了一系列互聯網服務,讓不少圍觀群眾感到非常詫異。

從雜誌訂閱到遊戲、信用卡、視頻訂閱,蘋果發布會這究竟是怎樣的神操作?無獨有偶,國內的頭部手機廠商小米,也在不久前發布了短視頻 App “朕驚”。

雖然從財務上來看,小米依舊還是一家明顯的硬體公司,但小米對於互聯網業務一直很感興趣。在投資了超過 260 家互聯網公司後,加之多年前小米在社交領域的互聯網服務失敗,如今短視頻 App “朕驚”出現,或許說小米顯露出重新加大互聯網服務力度的跡象。

如果只是一家企業選擇加大軟性互聯網服務,那麽這可能還無甚特別。但如果是多家頭部企業都在發生這種業務形態上的變化,這或許意味著整個產業要發生變化了。在未來,小米和蘋果的互聯網服務會不會成功?增強互聯網服務發展力度,會不會是未來手機行業的發展趨勢呢?

為什麽蘋果小米要加大互聯網業務發展力度?硬體市場遇瓶頸是核心原因

從整個大市場的角度來看,智能手機硬體的銷量已經不僅僅只是增速放緩的問題,部分區域部分時間節點已經出現了明顯的下降趨勢。

據市場研究公司 Counterpoint 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18 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首次出現了下滑,出貨量從 2017 年的 15.588 億部下降到了 2018 年的 14.983 億部,降幅為 4%。縱然是到了 1 月份,智能手機市場銷量情況也不容樂觀。

市場調研機構 GfK 最新公布的 2019 年 1 月海外手機市場(不含中國)銷量情況表明,今年 1 月份,海外市場容量縮水了 35%,只有 2851 萬台,其中 OPPO、小米 和 vivo 出現了巨大的海外市場銷量下滑,跌幅分別為 33%、61% 和 70%。

在手機硬體銷量明顯下滑的情況下,本身手機廠商就面臨手機技術創新難的問題,真要突破銷量難提升的困局並不容易。雖然目前各大手機廠商都在紛紛加大人臉識別、折疊屏等前沿技術的研發,但正是由於產品創新難,市場競爭加大、價格戰越來越明顯,廠商很難調動用戶的換機熱潮。這樣一來,缺乏了市場紅利後,手機硬體的銷量下滑或許還會持續。

相比之下,軟性服務反而會仍擁有巨大的增長空間,比如說訂閱內容。根據德勤谘詢消息,千禧一代對於訂閱服務每周有 40% 的參與度,平均觀看時長為 4 小時。在用戶時間爭奪異常激烈的今天,4 小時的時間足夠產生資本夢寐以求的利潤。

自從 Netflix 在 2013 年開始將重心轉移到內容生產之後,其所推出的《怪奇物語》、《黑鏡》甚至是最近的《愛,死亡和機器人》都成為了觀看史上的成功“爆款”,這些內容都給 Netflix 的營收和市值提升帶來了巨大的幫助。

同時,蘋果作為全球最有話語權的遊戲分發渠道,大量的開發者甚至是海內外的上市公司都通過蘋果賺取了大量的收入。依托於蘋果在渠道和硬體數量方面的優勢,如果蘋果能夠通過收購、自建團隊的方式將軟性互聯網內容服務做起來,其營收勢必也會明顯提升。

小米作為目前中國國產手機品牌中的頭部企業之一,其在用戶和渠道方面的優勢也不容忽視。如果小米能夠跟上互聯網的熱潮抓住軟性服務的機會,也可以更好提升其多元化收入。

在這種情況下,未來,勢必會有更多手機廠商加入到軟性互聯網業務的競爭中來。那麽,小米和蘋果這一次互聯網動作,會有前途嗎?

蘋果小米成為軟性服務頭部企業很難,但分杯羹增強營收和利潤是必然

雖然蘋果和小米加大互聯網服務的布局似乎是一個挺美好的生意。但與硬體用戶越來越難獲取一樣,互聯網用戶也越來越難獲取。蘋果和小米要做好這件事情也並不容易。

蘋果生態有優勢 但持續出爆款內容的能力對蘋果是大挑戰

不可否認的是,蘋果其流量生態天然就讓其軟性服務起點比別人高,並且其生態中已經有大量擁有付費行為的用戶,這對蘋果的收費服務推廣無疑是好事。

問題在於,雖然蘋果承諾將推出屬於自身的內容,但要與奈飛、亞馬遜等一線生產商直接競爭內容生產,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根據已知消息來看,蘋果作為後來者都隻投 10 億美元,而奈飛和亞馬遜預計投入都將超過百億美元。這麽大的資金投入差距下,蘋果要想打造好的內容還是很難。

不過,更為關鍵的是。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視頻內容公司,一個爆款內容就可以抵得上數十個一般的內容。能夠持續打造爆款,這樣的內容生產公司才非常有價值,這種公司一方面少,另一方面也需要挺長一段時間的磨合才能培育。不管是收購還是自建團隊,蘋果要增強其內容成為爆款的概率,這對比奈飛他們並沒有太多優勢。

遺憾的是,在龐大的中國市場,蘋果這次發布會推出的服務無法來到中國,這等於也大幅縮小了蘋果這些軟性服務的想象力。因此,從短期內來看,蘋果目前是很難在視頻訂閱、遊戲這些軟性服務方面對原有的市場巨頭,實現明顯挑戰的。

線上線下聯動推廣的機會更大 小米有望跟上未來互聯網服務風口

相比之下,如果小米也持續跟進蘋果的打法或者自行加大互聯網服務業務投入力度,其短期內對市場的影響也不容小覷。

目前,小米在硬體上幾乎完成了全線布局,包括手環、電視、無人機、檢測儀等大量的智能家居硬體都已經具備一定用戶基礎,依托於小米的账號體系去融合視頻、遊戲等互聯網服務,尤其是配合大量小米線下資源的結合,小米或許就能切入到中國下沉市場的互聯網紅利。

在華為、OPPO、vivo 瘋狂開展線下銷售的同時,小米也加大了線下的投入力度,這意味著小米在線上線下都擁有了一些推廣資源。

僅僅只是短視頻這件事情,騰訊十多款短視頻產品都沒有砸出個很好的市場份額,小米的體量和用戶覆蓋能力要把短視頻做起來很不現實。但依托於這些線上線下的流量優勢,如果保持對互聯網服務的根基,在找到正確並且有紅利的情況下,小米是有可能跟得上未來互聯網服務風口的。

同時,華為、OPPO、vivo 這幾家公司,其未來也有可能在小米蘋果之後加大跟進互聯網服務的力度。提升互聯網服務收入,這或許也是手機行業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勢。那麽,在這種趨勢面前,手機廠商應該如何做呢?做軟性服務是不是真的適合所有手機廠商呢?答案或許是否定的。

加大互聯網服務有門檻,不是所有硬體廠商都適合做互聯網

有時候專注有專注的好,多元化發展不是不可以,但時間不成熟的時候,多元化反而可能會加速一些企業出現更大的發展難題。

此前,其實錘子就屬於在互聯網服務方面做得非常出彩的一個手機硬體公司。不管是很多人現在都還在使用的錘子便簽,還是前段時間火熱的子彈短信(聊天寶),很多人最近幾年了解羅永浩了解錘子,可能都不是因為錘子手機,而是因為這些軟體。

但事實上,錘子手機目前依靠互聯網服務自救的路線已經基本失敗,核心原因或許就在於其本身手機的覆蓋用戶實在是太少了。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日活用戶太少,與其多元化做互聯網,倒不如更好做好硬體,純粹做一個流量渠道賣賣流量。做互聯網並不是所有的手機廠商都適合,要多元化發展還真是有門檻。

那麽,是不是互聯網服務就注定不是所有手機廠商都可以吃到的美味了?也不盡然。除了賣流量以外,與互聯網公司合作,也是一個提升收入的方式。

在當前的行情之下,其實互聯網公司也不好過。舉個例子。目前愛奇藝、騰訊、優酷等視頻網站都推出了自身的會員制服務,花費大價錢購買各種電視劇、電影版權。而普通用戶想要看最近熱門幾部電視劇,可能就得開多家會員,這對用戶來說不僅成本高,而且體驗不好。

曾經有人提出開一家會員,看所有自己想看的。這個事情,從視頻網站的角度來看,是不可能實現的,但對於手機廠商和運營商來說,至少他們在他們所管的一畝三分地內是有機會實現的。

目前運營商已經和視頻網站有意思類似的合作,手機廠商聯合視頻網站來推付費會員,這或許也是一個未來的趨勢,也是手機廠商以較低成本可以切入的互聯網服務。

未來,一定會有更多的手機廠商由硬變軟,軟硬服務一起發展是常態。也許這些手機廠商短時間內並不能給現有的互聯網公司帶來特別大的威脅,但依托於他們在渠道和用戶上的優勢,一定會有一定的互聯網服務市場份額被手機廠商搶走。

在以前,應用分發基本上就沒有手機官方應用商店太多事情,但如今硬核聯盟已經成為國內安卓分發的重要渠道。這種方式,還只是手機廠商賣流量,未來以類似這種強渠道優勢所打開的市場,或許就會是手機廠商們的核心增長點。

本文首發:CSDN

文 |小謙,小謙筆記創始人,互聯網觀察員,數十家科技媒體專欄作者,轉載請注明版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