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內外受阻,金融壹账通還能走多遠?

文 | 古海歸人

來源 | 螳螂財經(ID:TanglangFin)

上市剛滿半年的金融壹账通迎來了第二波拋盤。

從壹账通的最新持股情況看,2020年第一季度原有的29家機構中,減持的機構達到了18家,總的持股比例從3.18%下降到2.72%。而第二波拋盤是從2020年5月19日開始的,8個交易日,股價跌去25%。

2019年12月13日,作為第一批金融科技“淘金者”的金融壹账通(以下簡稱壹账通)成功赴美上市,走過2013至2015年互聯網金融的黃金發展期,2016年金融科技開始走入中國內地。壹账通依托平安集團的敏感性,於2015年12月從原有的金融科技部分中獨立出來,成立單獨的公司,至今已有4年多了。

這幾年金融科技公司嶄露頭角,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價值越來越高。得益於平安母公司的幫扶,壹账通在金融科技行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近兩年壹账通的營業收入翻了4倍,國內B端客戶的市場佔有率首屈一指。2019年9月壹账通旗下的壹账鏈FiMAX搭建的區塊鏈貿易融資網絡獲得了“傑出金融科技成就獎”與“領先技術最佳應用獎”,成為中國唯一獲評的區塊鏈案例。今年5月18日,壹账通發布助力在線商務的新品——證聚網,通過融合多項前沿金融科技,一站式解決傳統文件簽署和數據存證等方面的難點。

然而,2018年以來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快速發展,一大批企業加入了金融科技這個賽道,壹账通面臨的行業競爭風險也隨之加劇。

壹账通還能走多遠?

一、國內市場接近飽滿,後期競爭對手搶奪份額,業績增長堪憂

由於起步偏早,壹账通在金融科技領域的布局較廣。目前依托人工智能、區塊鏈和大數據三大核心科技形成了12種解決方案。但是壹账通在國內市場的拓展已經遇到了增長難題。

1、國內傳統金融市場佔有率提升有難度

據研究人員了解,壹账通目前已為包括六大國有行、全部股份製銀行、99%的城商行和52%的保險機構提供服務,那麽這意味著傳統金融行業需求量最大的蛋糕已經被吃得差不多,而新興金融機構是否“享受得起”這樣的高技術服務還是未知數,且新興金融機構也並不是壹账通的賽道。

另外,隨著金融科技對傳統金融行業的普及,金融科技帶來的獲客成本、運營成本、人力成本的降低作用正在遞減(原有成本是相對固定的)。

以降人工成本為例,據艾瑞研究院的數據,中國金融機構智能客服帶來的人工降本價值在2019年達到了頂峰,其中給銀行降成本達到了102億多,保險達到70多億,證券和基金都不足1億元,而其對2020年以及2021年的估算額大大降低,其中給銀行帶來的降成本都是在40多億元,保險只有30億元,證券與基金則更少。

對於壹账通而言,它能給傳統金融機構帶來的減成本價值也是遞減的,因此如果壹账通要進一步加深與傳統金融機構的合作是有難度的。

2、前後夾擊,其它巨頭加入使得壹账通市場前景堪憂

過了金融科技行業的快速發展期,行業的技術將逐漸成熟。下遊消費企業的選擇性將會增多,相應議價能力也將會提高。

前面由於平安集團劃撥了大量的業務給壹账通,使得壹账通的營收有了快速的增長,為其研發提供了寶貴的資金,產品國內市場佔率快速上市。但隨著阿里、百度、騰訊、京東這樣的互聯網巨頭加入,壹账通的市場前景也面臨衝擊。

在去年申請專利數量中,阿里巴巴幾乎可以和中國平安(專利並不都屬於壹账通)平起平坐。與壹账通聚焦大型傳統金融機構不同,螞蟻金服卻是服務於個人與中小企業用戶。這把壹账通從傳統大型金融機構向中小企業甚至是個人用戶轉型的路已經堵住,螞蟻金服旗下的支付寶、花唄、借唄、餘額寶、網商銀行、螞蟻金融科技、螞蟻區塊鏈、螞蟻財富等已經形成穩定的生態圈,壹账通即便是要對螞蟻金服發起挑戰也得衡量成本。

另外,大型傳統銀行內部也開始自研適合自己的金融科技,如中國銀行在金融科技方面申請的專利項目上就進步飛速,其申請專利數量2018年排名全球第18名,到了2019年已經提升到7名。

3、業務成長能力不足,老問題難以得到改變

眾所周知,壹账通靠平安集團起家,其業務成長能力還有不足。財報數據顯示,壹账通的營收增速正在快速下降途中,而費用卻增長明顯。同時從收入結構看,一季度金融壹账通由平安集團、陸金所取得的收入分別為2.28億元、0.83億元,來自平安系的收入貢獻了總收入的53.5%。業績過度依賴平安的老問題一直備受爭議。

雖然金融科技在國內發展時間並不長,但市場推進特別快,好吃的“蛋糕”很快就被巨頭們瓜分完了。而沒等國內格局確定,其實各大金融科技公司就已經提前布局國外市場,壹账通就是其中一個。

二、四處出擊,費用激增,國際市場競爭更激烈

早在2018年壹账通就開始拓展海外市場,2018年3月壹账通在新加坡成立分公司,作為在東南亞市場的總部和研發中心,正式開啟了它的“航海之旅”。短短兩年內業務範圍已經涉及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東南亞,中東、歐洲等。然而,這種四處“打卡”式的推廣方式能夠給壹账通帶來足夠的利潤還是“賠本賺吆喝”,值得人們深思。

1、四處出擊,費用激增,擴張模式有待研究

業務線迅速擴展到國外,看似勢頭很猛,但最直接的後果就是財務費用激增。銷售和行銷支出佔收入的百分比為26.8%,而上一年為25.3%;2020年一季度收入增加了29.56%,但行銷費用增加了37.04%,一般行政費用增加了38.22%,導致營業利潤隻增長了3.24%。

壹账通在海外的擴張模式基本上和國內的擴張是一個模式,不管盈利與否,先把地盤搶佔下來。這也導致了去年單個客戶平均貢獻收入從217萬元下降到213萬元,有一種“薄利多銷”的味道。

壹账通CFO羅偉傑說:“新的優質客戶一開始使用率通常會較低,因此降低了總體平均水準”。也就是說目前雖然壹账通地盤佔得較多,但合作的深度是不夠的,對客戶的綁定程度也就沒那麽高。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客戶找到了更優質的服務,或者說國際政治因素影響,轉換服務商的概率也就增加了很多。而此時壹账通前期已經投入大量資金,那麽就有可能造成大量投資打水漂。

與之相對的,中國金融科技出海還有另外一種模式,“緩慢滲透型”。以螞蟻金服為例,早在2015年它就已經開始揚帆海外了,比壹账通早了3年。而它的擴展之旅並不是直接在海外建分公司、子公司之類的,而是採用入股的形勢,加入當地的合作夥伴的隊列中,並將好的經驗和技術輸送過去,讓當地的合作夥伴為它賺錢。

如螞蟻金服最早去印度拓展時,就是向印度版支付寶Paytm進行了兩輪注資,將支付寶的訂票、電商等場景輸送給Paytm,並將二維碼引入印度,使得原來只有單一支付功能的Paytm迅速佔領印度的市場。

螞蟻金服將當地單一的支付、轉账功能的支付方式,轉為通過生活場景來收集數據,在大數據基礎上打開金融效力和征信系統,並以此以此獲取利潤,這種緩慢滲透的模式使得目標公司很難脫離螞蟻金服的框架。此後,螞蟻金服在韓國、新加坡、泰國、菲律賓等的拓展基本上都是採用這種模式。

“螳螂財經”認為,相比壹账通這種簡單與目標公司形成合作的方式而言,螞蟻金服的出海模式要顯得更高級,更省成本。

2、國外金融科技與國內各方面差別大,壹账通沒有“平安系”的光環

壹账通海外拓展要面對的另外一個難題是,國外的政治經濟環境與國內差別很大,且每個國家都有不同,並且這些國家對壹账通的熟悉度並沒有在國內高。這裡既有整個行業的因素,也有壹账通自身的。

正如壹账通企業金融CEO費軼明說的,在國內頗受歡迎的反欺詐服務,向日本客戶推薦時得到的反饋卻是“不那麽需要”。

而對於東南亞市場來說,當地情況也和國內差別較大,畢馬威報告顯示,在東南亞地區的6億人口中僅有27%的人擁有銀行账戶。在這樣的基礎下,推行金融科技,普及率就沒有在國內高。我們可以說這樣的市場潛力很大,但也要結合“存在即合理”的道理。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國外機構在本國開展金融業務,各國的監管機構大都比較審慎,一般不希望外國企業完全控制這項業務。

壹账通董事長兼CEO葉望春介紹說:“在海外市場,金融壹账通主要服務對象是主流本地銀行和保險公司”。在國內,壹账通憑借平安集團的“光環”,在保險業和銀行業的市場佔有率較為驚人。但到了國外,沒有平安的關係,它就和其他競爭者一樣,要跟當地的企業競爭,還要跟國際市場上的巨頭競爭。平安集團主要業務是在國內,因此,平安對壹账通的幫扶可能沒有在國內的幫扶大。如此,也不好期望壹账通能獲得和國內一樣的地位。

雖然,我們平常人對金融壹账通還了解較少,甚至很多平安內部接觸金融壹账通的人對它都不是很了解,但在金融科技這個領域,壹账通已經走到競爭激烈的紅海。國內局勢已經基本明了,而國外的競爭還在進行當中,壹账通的能否借助國外的巨大市場擺脫對平安的依賴並且成功扭轉持續虧損的局面,這只能交給時間來回答了。

歡迎來到財經愛好者聚集地,同好共同交流請添加微信:tanglangcaijing01

此內容為【螳螂財經】原創,

僅代表個人觀點,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核實版權歸屬,不作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繫。

螳螂財經(微信ID:TanglangFin):

•泛財經新媒體。

•微信十萬+曝文《“維密秀”被誰殺死了?》等的創作者;

•重點關注:新商業(含直播、短視頻等大娛樂)、新行銷、新消費(含新零售)、上市公司、新金融(含金融科技)、區塊鏈等領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