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湘雅專家開展國內首例應用MR技術輔助完成全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4月27日訊(通訊員 肖遙 劉剛 全媒體記者 彭放)醫工合作開展新技術治療複雜疾病,是當前醫療衛生領域的一大趨勢。近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肝膽胰外科專家與中南大學材料學院專家合作,啟用混合現實技術(MR)輔助,為一名壺腹部腫瘤患者完成了全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開創了國內先河。

44歲的鐘女士半年前反覆出現腹痛、嘔吐並伴有黑便,輾轉多家醫院後均考慮診斷為壺腹癌,需行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由於該手術難度大、風險高,當地醫院推薦患者到上級醫院治療。鍾女士遂慕名找到了湘雅醫院肝膽胰外科主任龔連生教授。

龔連生教授接診後,通過詳細詢問病史及全面檢查後,發現鍾女士的腫瘤位於十二指腸內側壁靠近乳頭部,最大直徑7厘米,幾乎佔據整個十二指腸腸腔,且表面有潰瘍,合併消化道出血和不完全性小腸梗阻。患者入院時血色素已經降至6克/升,如不及時手術將會危及生命。經過科室專家反覆討論,和患者家屬之間進行充分溝通,治療團隊決定在全腹腔鏡下進行手術切除。

胰十二指腸切除術(PD)是治療胰頭癌及壺腹周圍腫瘤的標準術式,該手術方式由於臟器切除困難、消化道重建複雜、術後併發症多,是腹部外科最複雜、最富於風險性的標誌性手術之一。而全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LPD)則具有微創、精準、痛苦輕、術後恢復快等優點,但卻被譽為普外科和腔鏡外科醫生心中難以攀登的「珠峰」。其手術切除範圍廣,涉及膽管、膽囊、胃、胰腺、十二指腸切除,肝十二指腸韌帶清掃,同時需要進行胰腸、膽腸和胃腸吻合的三處吻合。

鍾女士的手術是一個極具風險的挑戰,若手術規劃基於CT等傳統的平面影像資料,腫瘤毗鄰的複雜解剖結構直觀性不強,缺乏空間立體感,可能影響手術的安全性。為進一步全面的評估和風險的判斷,龔連生教授團隊與中南大學材料學院劉軍教授合作啟用了一項新技術——三維可視化重建和混合現實MR技術。該技術將鍾女士的內臟器官及周圍重要血管以1∶1比例的「實物」通過全息投影技術直接呈現在面前,並顯示了手術切除和消化道重建的流程。MR技術實現了數字模型與人體的自動匹配,醫生不僅能夠輔助判斷腫瘤與腸系膜上靜脈的複雜關係,及腫瘤的可切除性;而且可以模擬手術切除操作,或直接調用出CT圖像,任意縮放等基本功能;還可以實現高清視頻錄製、遠程手術轉播等。

經過精心準備,4月17日,由龔連生教授、李曉莉主治醫師、劉剛主治醫師組成的手術團隊,在麻醉科、手術室醫護團隊的保駕護航下,通過MR技術的輔助,在鍾女士腹部打了5個1厘米小孔,在腹腔鏡下完成胰十二指腸手術的遊離、淋巴結清掃、腫瘤切除、消化道重建等操作。

術中,龔連生教授佩戴該技術配備的特殊眼鏡,可以通過手勢指令將病人腹腔各臟器與腫瘤的3D模型調取出來,並融合到真實視野的患者身上,與病灶重疊顯示在一起,輔助判斷腫瘤與腸系膜上靜脈的關係,及腫瘤的可切除性。手術歷時僅4個小時,患者出血量約100毫升,不日便可康復出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