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生兒護理黃金20條,寶爸寶媽不收藏嗎?

新生兒出生之後開始適應周圍的環境,寶寶的身體很脆弱,環境的轉換也使得他的身體發生著奇妙變化。那麼,爸爸媽媽如何護理新生兒,怎樣營造適合新生兒生長的環境呢?在餵養上又要注意什麼?

新生兒逐漸適應了環境,會不會出現溢奶、黃疸、疹子、打嗝等問題?這些問題應該如何看待,如何應對?

新生兒護理黃金20條,寶爸寶媽不收藏嗎?

1、新生兒臍帶一般1-7天脫落,未脫落前要檢查包紮的紗布有沒有滲血,脫落後如果發現有血水或者流膿,可以塗75%乙醇,並保持乾燥。

2、如果發現寶寶上顎中線兩旁或者牙齦切緣上有黃白小點,這就是老人們常說的馬牙,千萬別挑擦,因為新生兒口腔黏膜太柔嫩,而且這裡血管又豐富,如果挑擦後輕了是局部潰爛,重了可能會引起敗血症。

3、新生兒需要經常洗澡,因為新陳代謝很旺盛,經常洗澡可以保持清潔,改善血液循環。洗澡要按照頭、臉、脖子、然後全身的順序洗,特別是耳後、脖子、大腿根、腋下、腹股溝這些褶皺處,女嬰外陰要從前往後清洗,以免沒擦乾淨的糞便汙染外陰口。

4、新生兒第一次排出的便便稱為「胎糞」,一般都是墨綠色的粘稠狀,2-3天后顏色會改變。

5、新生兒正常體重一般在3.2千克左右,女孩要比男孩輕一點,出生後的三四天會比剛出生時減少200-300克,這是生理性體重減少,各位寶爸寶媽不用擔心,寶寶在出生後的7-10天會逐漸恢復到出生體重。一般新生兒第一個月體重增長1-1.5千克,身長增加5-6厘米。

6、新生兒剛出生後四肢屈在身前,好像還在子宮裡的姿勢一樣,除了吃奶外幾乎大多時間都在睡覺,一天要睡15-20個小時,新生兒睡覺不需要枕枕頭。

7、新生兒的鼻尖、兩側鼻翼、或者鼻子到面頰之間有時候會出現黃白色小點,這是因為皮脂堆積,以後會自行消退,千萬不要挑擠。

8、紅屁股往往不是因為尿不濕不透氣,更多的是因為清潔不徹底有大小便殘留在寶寶屁股上,或者每次擦洗後沒有等屁屁全乾就戴上了紙尿褲。所以,每次大便後一定要用溫水擦洗,確保沒有大小便殘留物,並等屁股徹底乾燥後抹上護臀霜,然後再穿上紙尿褲。

9、新生兒肛門括約肌發育不成熟,只要直腸內有大便就會排出來,所以新生兒大便次數比較多。母乳餵養的新生兒一天大便6-8次,為金黃色的軟便,人工餵養的新生兒大便次數比母乳餵養少,一般一天4-6次,一般為淺黃色,較乾硬。一般新生兒一天大便超過8次,或者有奶瓣、粘液,或者是稀水便,就要查找原因了,必要時可去醫院。

10、一般新生兒在出生後3-5天后會乳房腫大,甚至有少量淡黃色乳汁流出來,很多老人都要擠壓乳頭,認為否則女孩長大後沒法分泌乳汁,這種理念是錯的,千萬不要擠壓新生兒乳頭,這是正常生理現象,這是因為母體的雌激素分泌突然中斷造成的。

11、新生兒生來就會笑,這是生理性微笑。3周後,由於經常被寶媽摟抱或者愛撫和餵奶,經常注視寶媽的臉,會出現社會性微笑,這是依戀母親的開端。

12、嬰兒全身動作發育先從頭開始,依次是抬頭、撐胸、翻身、坐、爬、站、走、跑、跳。

13、新生兒不僅需要洗護餵養的照顧,情感交流必不可少,缺乏和大人情感交流的嬰兒,即使你滿足了他的生理需要,也不會有很好的情緒,經常愛哭或者表情獃滯,這對他的身心發育是很不利的,所以寶媽要和新生兒多說話、多對視、多微笑、多親近、多撫觸。

14、寶媽一定要有純母乳餵養的決心,產後即使還沒有下奶,也一定讓孩子趴在身上多吸吮,多喝湯水、保持愉快的心情,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給孩子最營養的口糧。判斷母乳是否充足的方式不僅僅是看體重增長,每個孩子的吃奶時間也不一樣,孩子吃奶後的精神狀態更重要。

15、用手指放在寶寶的嘴旁邊,孩子就會把頭轉向手指的方向,小嘴也會動起來,老人說這表示孩子沒吃飽,想吃奶了,其實這是一種正常的條件反射,並不是餓的表現,這是哺乳動物能夠生存下來的一項基本反射,叫做覓食反射。

16、產後幾天乳房分泌大量乳汁,如果乳房太硬新生兒吸不住奶頭的話,餵奶前可以用溫毛巾敷一下,或者用手、吸奶器吸出一點奶,也可以餵奶時用另一隻手從下往上托著乳房,這樣乳房就會向前凸出,寶寶可以含住乳頭。

17、寶媽感冒時可以戴上口罩給寶寶餵奶,如果發燒超過38.5°就要停止餵奶。

18、混合餵養的寶寶,奶粉要按照說明書的調配方法,不要自行沖得稠一點或者淡一點。沖奶粉要先倒溫開水,然後再放奶粉,將奶頭塞進寶寶口中時奶頭必須要充滿奶水,不要含有空氣。

19、給新生兒選擇玩具要選擇有顏色、有聲響的小型玩具,分量輕、無稜角、光滑,懸掛的綵球、彩燈、紅色玩具等能促進新生兒視覺的發育,搖鈴、撥浪鼓以及能捏出聲音的玩具可以促進寶寶的視覺發育,布娃娃、塑料圓環、小皮球等適合觸摸的玩具,可以促進寶寶觸覺發育。

20、防止寶寶腹瀉,每次餵奶前要用溫水把乳頭洗乾淨,混合餵養的要在每次餵奶前把奶瓶清洗乾淨並消毒。

皮膚瘙癢、恥骨痛正常嗎…孕期有疑問怎麼辦?

分娩方式如何選擇…想得到解決答案?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