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換LOGO只是開始 大眾正試圖變革旗下所有業務線

台灣時間9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大眾汽車將在下周的法蘭克福車展上發布新的品牌標識,同時推出ID 3電動汽車,試圖通過此舉與柴油門醜聞劃清界限。

2015年10月爆發了大眾“柴油門”作弊醜聞後,大眾汽車重新洗牌管理層,開始對電動技術的巨額投資。ID 3是這項投資的第一個成果,這是首款基於大眾集團純電動平台的汽車。

據報導,這次被稱為“新大眾”( New Volkswagen)的設計改進遠遠超出了一個新標識的範疇。該公司首席運營官拉爾夫·布蘭德斯塔特稱推出新標識是一個“關鍵時刻”,與新車發布同樣重要。

危機之後,赫伯特·迪斯被任命為大眾新任首席執行官後召開董事會,“新大眾”便是在這時產生的。在這次會議上,大眾的目光超越了“柴油門”,重點關注關鍵車型盈利能力的下降問題、歐盟即將頒布的95克/公里的排放目標,以及該公司在美國等關鍵市場的困境。

大眾在會議上制定了《2025+轉型計劃》。這項計劃提到,大眾將淘汰幾款車型,並將重點放在擴大SUV系列上。迪斯還批準開發MEB平台和推廣電動汽車,以及大量投資數字服務的計劃。此外,大眾還對業務進行整合,剝離零組件部門,並致力於削減其產品陣容的複雜性。該公司通過減少零組件的數量,不僅簡化了50%的全球車型數量,還削減了40%的發動機和變速箱改版。這些變革推動大眾的利潤率從2015年的1.8%提高至今年上半年的5.2%。

此外,大眾還對企業文化做出調整和改革。布蘭德斯塔特表示,大眾引入一項“根本性的文化變革”,以更開放的態度支持新的內部“誠信”計劃,防止“柴油門”事件重演。在這項計劃中,高管們成為標杆,每個人都可以站起來大聲說話,管理層有責任傾聽並做出回應。

《2025+轉型計劃》的第一階段是“修複”大眾,而採用新標識不僅是這一階段的高潮,也是下一階段的起點。該公司的第一個目標是到2025年電動汽車年銷量達到100萬輛,成為這一領域的領導者。布蘭德斯塔特指出,這也是大眾電動汽車戰略的核心,實現該戰略的關鍵則在於MEB平台的靈活性,以及大眾在電池領域的購買力所帶來的規模經濟效益。

大眾計劃通過全球8家工廠,運用第一代MEB平台生產1500萬輛不同型號的汽車。以“所有人都能夠實現零排放出行”為最終目標,不僅生產電動汽車,還承諾在生產中實現碳平衡。

布蘭德斯塔特進一步透露,事實上在2015年制定《2025+轉型計劃》時,大眾對社會對氣候變化的關注程度並沒有把握。考慮到柴油門進一步引發了外界對燃油發動機汽車的反對,這對大眾來說存有一定的風險。布蘭德斯塔特指出該公司已經吸取到了慘痛的教訓,規模越大意味著責任越大。據大眾估計,該公司整體業務佔到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

另一方面,大眾還致力於提高產品和企業的“數字化”程度,並在這方面投入了36億英鎊(317億元人民幣)。這包括從ID 3的預定流程開始,大力推動直接在線與客戶互動。據悉,大眾明年將推出一種新的銷售模式,客戶將首先獲得一個在線“ID”。

大眾汽車已同幾乎所有歐洲經銷商網絡重新談判了合約,允許經銷商同客戶直接溝通,從而有效地將經銷商轉化為零售商,而不是簡單的批發商。不過,大眾表態會同經銷商“密切合作”。

新的銷售模式也將成為大眾其他項目的關鍵,比如通過VW.os系統提供車載在線服務等項目。它還將與Volkswagen We合作,這是一個包括收費、送貨、停車和WeShare汽車共享計劃在內的服務網絡。

實際上,儘管當前很多汽車製造商都在嘗試類似的轉型,但很少有哪家公司能擁有大眾的資源和推動力。布蘭德斯塔特最後指出,這種轉型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大眾將如何再一次獲得社會的認可”。如果計劃成功,“柴油門”事件反倒成為了大眾未來取得成功的巨大動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