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對付中風、心梗等疾病,請記住這套口訣!

1看臉是否不對稱、2查手臂是否單側無力、0(聆)聽講話是否清晰,這個120不僅是急救電話,更是「中國版」的快速識別中風法;判斷意識、檢查呼吸、撥打120、胸外心臟按壓、打開氣道、口對口人工呼吸,心肺復甦技術(CPR)關鍵時刻能救命。在《健康時報》社、中國醫學救援協會科普分會、中國卒中學會中風120特別行動組」聯合主辦的「2018中國首屆幸福大會」上,專家對老年人最擔心的突發中風、和心臟病,給出了解決方法。

中風,最怕錯過救助時間

「中風治療只有4.5小時,比心梗還要急。」 上海復旦大學閔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趙靜說,缺血性中風如能在發病4.5小時內及時到醫院進行急性溶栓治療,大部分患者的生命可以得到挽救,終生殘疾也可以得到預防。但是我國95%的中風患者沒有機會接受溶栓治療,原因在於病人沒有急救意識,多數患者第一時間聯繫家人而非醫院,往往錯過了救助時間。

中國有1200多萬中風病人,每年新增中風病人250萬,中風發病率世界第一。在本次會上啟動了「中風120科普宣言行動暨2018百城千縣巡講行動」,20名各行業志願者莊嚴宣誓,向「非死即殘的悲劇」正式宣戰,推廣普及「中國版」的快速識別中風法。

心梗,欠缺技能普及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發布的《中國心血管病報告》顯示:我國的心臟性猝死發生率為41.84/10 萬,心臟性猝死的總死亡人數高達54.4 萬/年,相當於每分鐘約有1人發生心臟性猝死,位居全球各國之首。遺憾的是據中國紅十字會披露消息,截至2010年中國培訓合格的救護員僅有1000萬名,不足全國人口的1%。與我國相比,法國的心肺復甦培訓普及率為總人口的40%,而德國更是高達80%。在美國僅接受過心肺復甦技術培訓的人數就超過7000萬名,相當於全美總人口的1/3。

我國偏低的國民心肺復甦術掌握率帶來的一個必然結果那就是極低的心搏驟停患者存活率:我國醫院外心搏驟停搶救成功率遠低於1%。

在本次會上,20名行業代表通過「心肺復甦現場教學演練」、宣誓及簽名的方式共同向全社會發布了「中國CPR科普宣言行動暨百萬志願者聯盟行動

急救,打造5防工程

除心肺復甦普及率低,中風急救意識差外,我國應急救援體系還存在不健全等問題。為此北京雪中金康復科技有限公司與各位專家攜手啟動「健康中國-急救自救互救平安家庭五防工程公益行動」,中國醫學救援協會科普分會常務副會長、北京雪中金康復科技創始人王家起解釋說,五防即心梗防護工程、中風防護工程、中老年防跌倒工程、兒童安全防護工程、火災逃學生防護工程;目的在於喚醒民眾預防意識,增強民眾預防能力,創造千萬平安家庭;將科學專業知識,提煉加工變成民眾生活常識並廣泛普及。

與此同時,緊急救援與科普傳播基金同時啟動 ,致力於為那些默默無聞,奮鬥在一線的救援隊員、醫生及科學科普作者們提供資金援助,讓愛與無私奉獻、溫暖和服務更多的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原國家衛生部副部長王隴德,國研智庫董事長張詩雨,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周邦勇,中國科協委員、中國醫學救援協會會長李宗浩等嘉賓出席本次會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