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汽車生物識別黑科技到底能給車主帶來什麽好處?

汽車產業大步邁向自動駕駛的進程讓人振奮不已,而更令人振奮的是,以人的生物特徵做媒介,類似“隔空取物”的神奇世界正在拉開帷幕,而這個悄然改變人們生活的正是生物識別技術。當下及不遠的未來,生物識別技術能夠汽車帶來什麽,又將如何顛覆人們的車生活呢?

生物識別技術簡單理解就是,依靠人體的生物特徵來進行身份驗證的識別技術,其中指紋、手掌靜脈、臉像、DNA、掌紋和手形等,均是人體的生物特徵。生物識別技術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比如手機上的指紋解鎖、刷臉解鎖、刷臉支付、火車站的人臉安檢、上下班指紋打卡等。

在汽車領域,生物識別技術正在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其中車載語音自2015年開始快速應用,據有關機構預測,2017年及之後,每年約三分之一的新車搭載語音識別技術,成為汽車智能化的重要賣點。語音識別僅是生物識別技術的一種,手勢識別、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虹膜識別等將不斷提升汽車智能化程度,同時為用戶的駕駛提供更便捷更安全的操作。

生物識別技術如何與汽車互動?對於目前普及的車載語音識別這裡不再贅述,重點講一下手勢識別、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虹膜識別等技術在車內空間的操作。

手勢識別是繼語音之後,應用於汽車上的生物識別技術。手勢識別也是一種“非接觸式”的控制方式,當駕乘者的手接近觸控屏或中控台上的傳感器時,系統就可感應到手部的操控動作,無需實際接觸,就可實現接打電話、調節音量、選擇歌曲、控制車輛等功能。想象一下,坐在後排的乘客可以通過手勢識別切換歌曲、替開車的你遠距離接打電話等,是不是提升了你的安全駕駛指數?

手勢識別目前已有量產車型應用,其中寶馬家族的7系、5系及X7、X5、X3均具備了手勢識別功能;國內首款配備手勢控制的量產車型是2018年8月上市的眾泰旗下的君馬SEEK5。此外,梅賽德斯-奔馳在2019 CES展上發布的全新一代奔馳CLA級轎車及拜騰計劃於今年年底上市的BYTON M-Byte也將搭載手勢識別系統。

指紋識別

指紋識別對很多人來說並不陌生,其目前在手機、門禁等領域應用廣泛。指紋識別主要是通過分析指紋全局和局部特徵,例如脊、谷、終點、分叉點或分歧點,再經過比對來確認一個人的身份。在2017年CES展上,大陸集團對外展示了搭載有指紋啟動系統的車型,就像手機上的指紋按鍵一樣,大陸展示的車型也有指紋采集按鈕,指紋一致時可開啟車門、啟動引擎等。

截至目前尚未有搭載指紋識別的量產車型,但在汽車領域,它離應用已非常近了。比如將於2019年3月底上市的現代汽車全新一代途勝就將搭載指紋識別系統,其或將成為全球首款搭載智能指紋識別系統的量產汽車。此外,昶洧首款新車TPEV(暫定名)也計劃搭載指紋識別技術。

人臉識別

人臉識別是通過臉部特徵和臉部器官之間的距離、角度、大小外形等,進而量化出一系列參數進行識別的技術。人臉識別是目前多家企業正在攻艱的生物識別技術之一,其中整車廠商方面,斯巴魯的DriverFocus系統和凱迪拉克的Super Cruise智能駕駛系統均包含了人臉識別功能,其可通過檢測駕乘人員臉部狀態,判斷是否發出注意力警告等,保證車輛行駛安全。

虹膜識別

在我們經常見到的科幻電影裡,車主對著車內後視鏡看了一眼就啟動了車輛,其實這就是虹膜識別技術。虹膜識別是通過人體獨一無二的眼睛虹膜特徵來識別身份的技術,被廣泛認為是目前精確度、穩定性、可升級性最高的身份識別系統。

在2019年CES消費者電子展上,鏡泰(Gentex)公司展示了用於乘客識別的虹膜掃描系統,該技術將應用在智庫林斯比得(Rinspeed)的最新概念車microSNAP上。據了解,該系統除了用於驗證乘客身份之外,還可授權車輛使用、進行路線跟蹤和乘車費用支付等。不久的未來,人們只需看一眼後視鏡,即可基於此前的用戶預設,對車輛進行操作並進行一系列個性化設置。

手脈識別

手脈識別也是目前較為方便與安全的識別技術,其通過特殊的光電轉換設備和計算機圖像處理,根據血液中的血紅素吸收紅外線光的特質,將獲取到的手脈圖像進行數字處理,並使用複雜的算法從數據庫中進行匹配,從而對個人進行身份鑒定。在汽車領域,該技術可保證用戶不用鑰匙就可以刷手開車門,實現人車綁定,這一技術的前景或主要應用於車門解鎖。想想,以後不僅可以刷臉解鎖,還可以刷手解鎖,是不是很興奮?

從以上主流的生物識別技術在汽車上的應用前景看,大多數操作安全便捷,但仍僅限於驗證身份、接打電話、綁定個人定製化服務等基礎功能,而其實它們都還有更深更廣的應用潛力。未來,隨著生物識別技術的成熟,它們將通過跟蹤人們的健康和情緒變化,監測車上乘客的心跳、腦電波、壓力水準、脈搏、疲勞狀況等。甚至人們可以通過車內的多種生物識別技術,建立起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模型。這也意味著如果你是酒駕,將無法啟動車輛;如果你身體抱恙,會有語音提醒你不宜開車或幫你預約醫生等,彼時你的車會比你及你的家人更懂你。

此外,從生物識別應用的車企看,新造車勢力對於新技術的採用,相對傳統車企來說更為大膽,比如零跑汽車、拜騰汽車、昶洧新能源等均在旗下首款電動車上採用了一種或多種生物識別技術,而這將大大增強車輛的智能化水準。為了不在這場科技競賽中成為落後者,傳統車企也在積極研發生物識別技術,寶馬在生物識別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方面走在了各大車企前列。

到2025年,將有近三分之一的汽車會安裝生物傳感器。而當下的各大車企,無論是傳統、外資品牌還是新造車勢力,則抱著不同的目的積極投入到研發和使用生物識別技術中,這將進一步推動生物識別技術更精準、更靈活、更低成本。加之自動駕駛技術的成熟,生物識別未來扮演的可能是得力的工作助手、貼心的娛樂助手等。而對於生物識別衍生的,諸如個人生物特徵數據洩露、黑客入侵車輛等問題,待其規模應用時,或將有相應解決方案。對於科技氣息十足的生物識別技術,你期待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