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30億電影男主不爭任何功勞,《藥神》讓徐崢有了做演員的尊嚴感

01.jpg


寧浩曾說《我不是藥神》是一部事關電影人尊嚴的作品,在徐崢的眼裡亦是如此。出演《我不是藥神》讓徐崢有了演員久違的尊嚴感,,“程勇”也成為他迄今為止最滿意的表演。

 

程勇從一開始賣印度神油、打老婆的社會“渣子”到最後成為賣藥英雄鋃鐺入獄時,幾百名白血病患者來路邊送別致意,這一刻故事達到了最高潮,程勇已然成為人們心中的“神”,這也是最打動徐崢的一場戲。


 

票房30億時,徐崢曾提到為人民服務很開心,作為演員的同時,對於這份付出的「光榮」是感同身受的。“每個人都會面對生老病死,都會面臨醫藥的問題。那麽有些人,其實看完這個電影以後很感動,包括總理也給我們這部電影點讚,希望通過這樣社會性的話題,可以促進醫藥改革這樣一個發展。”

 

 確實,《我不是藥神》帶來的社會意義遠遠大於票房成績,透過電影的延伸,在現實生活中實打實促進了醫藥改革的發展。對於整個社會來說,《我不是藥神》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這不僅僅是一部電影,它的出現喚醒了無數人的善意、愛心、慈悲心。


 

光一個人成就不了《我不是藥神》,作為30億電影的男主,面對這麽大份「功勞」,徐崢卻多了一份謙虛。他認為,每個人都很出色,沒有辦法說誰給到的驚喜更大,是同行的惺惺相惜才有了後來的默契。

 

此前,徐崢導演的處女作《泰囧》,開創了中國公路片的先河,創造的票房記錄一直保持在冠軍的位置,也讓徐崢被打上“中國商業化成功導演”的標簽。

 

在明明可以憑借自己的票房號召力導演更多的作品時,徐崢卻選擇做監製,扶持年輕導演。他把目光投向了才華橫溢,腳踏實地,卻苦於缺少話語權沒有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和平台的新人們。

 

不論是《我不是藥神》的文牧野亦或者《幕後玩家》的任鵬遠,徐崢一直不忘記給新人機會,用自己的資源和名氣為他們保駕護航。

 


接拍《幕後玩家》徐崢也壓根沒考慮票房,純屬個人愛好,爆款電影從來都不是追求。他在意的是,在中國每年將近產出的900部電影中,新人導演是否能把故事講好,呈現的價值觀是否對社會有所作用。

 

《我不是藥神》做到了,徐崢在看到文牧野的劇本之後,他淚目了,隻問了一句:“什麽時候開拍?”。




進組之前,文牧野還曾擔心徐崢有著演員愛臨時改劇本的毛病。正式開拍後,才發現擔心是多餘的。現場工作人員曾回憶,徐崢從沒有在導演的層面打擾過文牧野,在現場也沒有對工作提出任何質疑,而是完完全全把自己當做一個演員。

 

提前一個月進組,提前排演,提前踩景,每天圍讀一遍劇本,“程勇”徹底戳中了徐崢拍戲的high點,同時也讓他找回了做了演員的初心。徐崢曾不止一次在採訪中提到:“真的是回到初心的一個感覺,完全把自己放在一個演員的心態。”

 


而在拿到劇本的那一刻,徐崢就明白這是一個能發揮的角色。不追求爆款的徐崢沒想到《我不是藥神》爆了,徐崢的演技也被拿出來討論,當下的追星少女忍不住化作“自來水”,“山爭哥哥”的名號一夜之間走紅。

 

這並不是一場網絡的狂歡,觀眾的真正目的是希望這群真正實力演員能爆紅,改變當下娛樂圈流量為王的狀態。事實證明,流量的確不是萬能的,徐崢這顆“老樹”會一直開花。

 

綜藝節目《我就是演員》上,徐崢回憶起當年自己沒戲拍,感歎真正會演戲的演員並不一定能接到好戲,演戲也不一定能接到好劇本,動情鼓勵任素汐“好演員的春天到了”。

 

確實如此,《我不是藥神》“查無此人”的配角們一個個憑借實力獲得點讚,相比顏值,觀眾更願意去相信演技。


p2526147573.jpg


有人說,2018是“徐崢年”。《我不是藥神》《幕後玩家》《超時空同居》,今年三部和徐崢掛鉤的電影都口碑大爆,徐崢幾乎成了品質保障的代名詞。徐崢本人也憑借自己對電影的熱愛,自如地遊走在各個角色中。

 

第55屆金馬獎,徐崢憑借《我不是藥神》提名了最佳男主角,“程勇”不需要用獎項來證明自己,但徐崢,中國電影的確欠他一個影帝。


螢幕快照 2018-11-08 18.56.57.png

讓你久等了!11月9日《我不是藥神》登陸歡喜首映×貓眼娛樂,全網首播!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