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家史話: 經學到底是什麽?

互 動

在本文下方留言,獲得置頂的讀者,贈送本文推薦的“大家小書”一本;轉發文章並截圖發送後台的讀者,隨機贈送“大家小書”一本,趕快參與活動吧!

先談一談什麽是經。

經指儒家傳習的經典。經的原始含義,章炳麟《國故論衡》卷中《文學總略》裡講得很清楚,他說:

“書籍得名,實馮傅(憑附)竹木而起。”“世人以‘經’為常(《廣雅·釋訓》),以‘傳’為轉(《釋名·釋書契》),以‘論’為倫(《釋名·釋典藝》),此皆後儒訓說,非必睹其本真。”

他認為:“‘經’者,編絲綴屬之稱,異於百名以下用版者,亦猶浮屠書稱‘修多羅’。修多羅者,直譯為線,譯義為經。蓋彼以貝葉成書,故用線聯貫也;此以竹簡成書,亦編絲綴屬也。”

“‘傳’者,專之假借。《論語》‘傳不習乎’,《魯》作‘專不習乎’(《釋文》引鄭玄注)。《說文》訓‘專’為‘六寸簿’(《寸引言 部》)。簿即手版,古謂之忽(今作笏)。”

“專之得名,以其體短,有異於‘經’。鄭康成《論語序》雲:《春秋》二尺四寸,《孝經》一尺二寸,《論語》八寸。(此節引鄭序佚文,有宋翔鳳輯本,見劉寶楠《論語正義》附錄。)此則‘專’之簡策,當複短於《論語》,所謂‘六寸’者也。”

“‘論’者,古但作侖,比竹成冊,各就次第,是謂之侖。”

以上是章氏按照“書籍得名憑附竹木”,這一古代典籍的稱呼,都有它的物質基礎這個原則,提出“經”“傳”“論”諸種名目的原始含義,這種說法,是符合科學的。由此可見,“經”即指大型典籍(以二尺四寸的典籍為主),經學即是研究大型典籍之學。這些大型典籍,是經過以孔子為宗師的儒家整理而流傳下來的。

本來除儒家以外,墨、名、法、道諸家,都擁有這樣的典籍,而現在流傳的卻是經過儒家整理,與各家學派傳習的不盡相同。儒家學派被歷代的統治者尊為正宗學派,其宗師孔子又被尊奉為聖人,所以儒家傳習的典籍,特用二尺四寸的大型簡冊來書寫,尊為經典。這種大型經典,奉為不可改變的常法,所以經典有常道(五常、倫常,都用常字)、法典一類的含義,這實是它抽象化了的引申義。

經學就其原始的意義講,實具有文獻學的特徵。不過,這些文獻是被歷代統治者尊奉為經典的文獻,所以它被塗抹上了神秘的色彩。

最早的儒家經典,便是經過孔子整理,用來傳授弟子的教材。這些教材,包括當時政治、學術、文化、科技的全部知識。

《易》以神學—哲學為主要內容。

《書》以上古歷史及上古王朝的教令、文告為主要內容。

《詩》以文學藝術(包括詩歌、音樂、舞蹈;

《樂經》無書,實際上散入《詩》和《禮》)為主要內容。

《禮》以民俗、法制為主要內容(包括音樂理論,還有科技方面的東西,特別是《周禮·考工記》)。

《春秋》以史事、史料為主要內容(包括孔子對於史事的褒貶、評論)。《春秋》與《書》不同,《書》屬上古史,《春秋》屬那時的近、現、當代史。

儒家是學派,不是宗教,經學更不是神學。

圖片源自網絡 侵刪

新書推薦

《經學常談》

作者:屈守元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