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以糖代謝紊亂為主的疾病,患糖尿病的時候,糖的代謝會出現紊亂,多餘的糖在我們自身的肝臟之內變成脂肪,逐漸演多為脂肪肝,但是對該病的治療,嚴格的控制自己的飲食,(限制糖的攝入)和適當的運動以及充足的睡眠都非常的重要,還應該根據需要選用胰島素或者是磺脲類以及雙胍類降血糖藥物來進行治療。
控制血糖,對治療糖尿病性脂肪肝意義非常的重大。
常用預防的食品:
1、茶葉或者是綠茶亦或者是紅茶,每日15--30克,開水泡飲,因為茶葉之中含有大量的茶色素,並且具有非常明顯的抗過氧化以及抗肝損傷的作用,而且經常飲用茶葉則對脂肪肝的活療以及預防都有一定的好處。
2、魔芋,魔芋是我們近年來新開發的一種保健食品,或許是具有相對比較好的降血脂以及抗脂肪肝的作用,尤其是市售的魔芋精粉,經過相關的實驗研究表明,具有降低實驗動物模型三醯甘油和總膽固醇的作用。
3、燕麥,既是食品也可以算是藥品吧,根據臨床發現是有明顯的降血脂這一效果,而其降血脂的作用可能和其含有的不飽和亞油酸有一定的關係,燕麥精是降我們自身血脂的活性成分,其沖劑的劑量減少至全燕麥的一半左右,降血脂的效果仍然是不低於燕麥。
4、大蒜,這是一種具有比較強降血脂作用的食物之一,根據實驗表明,大蒜是具有延緩大鼠脂肪肝的發生,降低肝內膽固醇的作用,經常食用大蒜,或許會有一定的延緩或者是減輕脂肪肝的作用。
而糖尿病人合併高甘油三酯血症、肥胖是非常常見的,II型糖尿病主要是吃出來的,過飽、過油、過甜、嗜酒其實都算是誘發的重要因素吧,尤其是有家屬史的人或許要比別人早發病10-20年左右。甘油三脂過高不但會引起皮膚下肥厚增多和浸潤,更加容易讓我們自身的肝臟內的脂肪增多,脂肪含量如果超過5%超音波下就屬於脂肪浸潤了,超過10%-25%就是中度脂肪肝了。當然再多的話就是重度脂肪肝往往過多脂肪細胞會擠壓並損害正常肝細胞使其死亡,細胞中肝酶釋放到血液中引起肝酶升高,再往下發展那麼就是肝硬化了,而晚期可並發肝癌,但是在早中期脂肪肝只要體重明顯下降和甘油三酯恢復正常或者是戒酒之後都是可以逆轉即消失的,到了肝硬化或者是肝癌之後就後悔己莫及了。所以說肥胖和嗜酒以及糖尿病也是脂肪肝的最為主要的原因之一。
還有就是糖尿病的本身,在我們人類各個年齡段均可以發生脂肪肝,與糖尿病患病時間長短,併發症多少都有一定的關係,病情越長,脂代謝紊亂越明顯。患者內分泌發生異常,生理功能紊亂,胰島素分泌不足或相對缺乏而引發肝臟的脂代謝障礙。由於胰島素抵抗使胰島素抑製脂肪酸的活性下降,外周脂肪組織分解增多,遊離脂肪酸(FFA)水解增高,大量的FFA更容易通過門靜脈系統進入肝臟。
另外,疾病本身對糖的利用減少,釋放增加,導致脂肪的不正常堆積,也會引起脂肪肝。研究發現高胰島素血症及糖耐量異常對脂肪肝的發生都有促進作用,血糖長期控制不好,胰島素升高促進脂肪合成,抑製脂肪分解,肝臟內脂蛋白合成不足。
因此從小防止肥胖,不吃或少吃「拉圾」食品,多運動不讓胃容量擴大老有飢餓感、吃不飽。剛發現有糖尿病還是從嚴格控制飲食中的熱卡做起,超重和肥胖者一定要減肥和多運動,若血糖仍不下來必須用藥物控制血糖這對防止脂肪肝發展是必要的。服用降甘油三酯藥物有分歧既有加重肝損害概率又會因降脂後更放縱食慾形成惡性循環。
飲食方面高蛋白、低脂肪(動植物都要控制)、低糖。
藥物治療建議卵磷脂片0.3每天三片分三次服用:為肝竇內皮和肝細胞膜穩定劑,可降低脂質過氧化,減少肝細胞脂變及其伴發的炎症和纖維化。抗氧化劑:還原型谷胱甘肽、牛磺酸、維生素E、硒有機化合物等,有可能減少氧應激損害及脂質過氧化誘致的肝纖維化。
絕大多數慢性脂肪肝預後良好,如能早期診治,可以阻止脂肪肝的進一步發展,一般單純性脂肪肝(糖尿病脂肪肝),消除病因後,可使其逐漸恢復,甚至使其逆轉。
脂肪肝一般在短期內不至於發展為肝硬化,但如果脂肪肝病情較重,肝功能損害明顯,則有可能向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發展,這必須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