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關於肝胃不和方的解讀

師父今天看的第四個病人,是一位16歲的少年。依例手診和脈診後,辯證為:肝胃不和,處方如下:

生地25g,生山楂25g,生麥芽25g,生神曲25g,白芍25g,生白朮15g,麩炒枳殼15g,白豆蔻15g(後下),鹽炒小茴香15g,肉桂6g,桂圓肉6g,龍骨30g(先煎),首烏藤30g,茵陳30g,醋五味子15g,天麻片10g,葛根15g,炙甘草6g,大棗30g。

被師父診斷為肝胃不和、肝脾不和的多是重病,看著這個少年好像也沒什麼事一樣,真是一震,年紀輕輕的得了疑難雜症。這個少年神態輕鬆,面有微笑,跟師父應該是熟悉了,大概是經師父調理正在恢復中,滿懷希望,看不到絲毫憂慮不安。

在我理解中,肝脾不和、肝胃不和本質上是寒濕體質,也就是脾腎陽虛的發展階段。病入厥陰肝經,多為疑難雜症。所以作為陰性體質的癌症,在師父的辯證體系中常歸為肝脾不和或者肝胃不和。

寒濕體質的初期階段表現為整體寒象的脾腎陽虛,氣機逆亂不明顯,這時候未必存在明顯影響生活和工作的疾病,人們調理和預防的意識不強,能忍就忍,姑且稱為西醫所說的亞健康。脾腎陽虛的進一步發展就是寒熱錯雜,寒為本、標為熱,此人感覺比以前畏寒,體力下降易疲勞,偏偏上火不斷,但火基本在心肺,口腔潰瘍和鼻咽不適常有發生。本寒標熱再進一步發展就是氣機逆亂,病入肝經,不用調肝建中的方法幾乎沒有好轉的希望,故而師父說有人用心腎不交的方子不湊效,原因是診斷不明。

方中用生三仙、生白朮、麩炒枳殼,白豆蔻來「建中」,白朮升脾,枳殼降氣寬中化痰,白豆蔻降胃化濕,枳殼麩炒後減寒涼之性更利脾胃。生三仙消食開胃,相對於焦三仙,理氣疏肝的力度更大。張錫純認為生山楂不僅開鬱氣化痰,破瘀血,還有收斂功能,肝胃同調,生麥芽能降胃氣和升發肝氣,也是肝胃同調,生神曲下氣破積。

生地入肝涼血養血,且補腎精,白芍養血平肝,龍骨滋陰潛陽,重鎮安神,首烏藤養血安神,祛風通絡,疏通肝經,醋五味子專入肝,補肝陰斂肝火,天麻片平肝風,茵陳清肝經濕熱,同時有升肝疏肝的作用,反佐龍骨、五味子、天麻等鎮肝斂肝之品。

葛根入脾胃經有升提津液的作用,估計這位少年有口渴癥狀,或者頸部輕微僵硬。鹽炒小茴香入腎經助腎陽,肉桂引火歸元,桂圓肉養心血且補脾。茴香、肉桂和桂圓肉降心火助腎陽,補血安神,是調理心腎不交類型失眠的搭配。可見在這位少年的用藥中,脾腎陽虛體質的不同階段都考慮到了,首重健脾平肝疏肝,其次交通心腎,最後補腎陽。標本同治,先急後緩。

師父說臟病多虛,腑病多實。胃為腑,在肝胃不和的方子中,常用到溫下潤下之法以降胃通腸,如決明子、火麻仁、榧子,枳殼之類配伍,這就是腑病多實,實則瀉之;脾為臟,在肝脾不和的方子中,常常用到健脾祛濕的葯,如木香、砂仁,這是臟病多虛,虛則補之。在一般情形下,脾虛運化功能差容易大便溏稀,故應健脾補脾祛濕,胃寒胃熱導致胃失通降容易便秘,所以要溫下潤下保持通暢。

師父用藥總的種類不多,感覺總是這些葯排列組合來來去去。在一幅葯中,一般用到十幾種葯,最多也是二十幾種葯。在這些有限的藥味裡,要做到抓重點,有輕重緩急,同時又要綜合調理、隨證變化,是很不容易的。在師父的處方中,我驚訝,師父沒有問診,怎麼知道病人有膝關節痛,胸悶,頸椎不好等等千變萬化的癥狀,可見中醫的學習和傳承多麼寶貴!

小胡的方解思維從表面看百分之六十是對的,但人體結構是宇宙間最完美的系統。五行的關聯原理揭示的是宇宙間的不二之道。就人體臟腑而言,腎是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本人認為,從中醫學原理而言腎是萬病之根,脾是百病之源。希望我的所有弟子們多讀《黃帝內經》,熟知藥材特性,深刻領悟中醫的整體觀念和辨證施治的基本思想,做一個能治病、不誤人的醫生。一定要把病人的身體和病痛當成自己的身體和病痛、當成自己親人的身體和疾苦去對待、去解決。要用慈悲善良的思維去診斷每一個病人,用無私無畏的心態去立每一個法則,下每一味葯都須慎之又審,不恥下問,三人之行必有吾師。切實負起替病人解除病痛就是醫生的天職,萬萬不可摻加名利之心。因誓行菩薩道,不枉天使名。以上自己的見解供弟子們參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