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三種掛面都得扔,面條廠員工都不吃”,這說法可信嗎?

較真要點:

掛面白不白,取決於麵粉的白度,現在合法的麵粉裡都沒有增白劑。掛面易不易斷,取決於其蛋白膠聯強度,鹹不鹹取決於加沒加鹽。

查證者:雲無心丨食品工程博士

掛面是許多人家中常備的食物。它不需要冷凍,就可以長期保存。最近,有自媒體文章鼓吹“超市這三種掛面萬萬不要選,很多人不知道,難怪吃一嘴的化學用品”,說得有板有眼,讓讀者心裡打鼓。

網文中不能選的三種掛面分別是“不易斷”、“特別白”和“有鹹味”的掛面。作者這麽說,完全是因無知而產生的臆想,再渲染危害嚇唬讀者。下面我們來為這三種面條“正名”。

一、掛面容不容易斷,主要取決於蛋白膠聯強度,影響因素有很多

網文宣稱“那種不易斷的掛面肯定不是優質的掛面,因為這種掛面很可能添加了一些化學成分”。

其實,所有掛面的乾燥度都很高,乾的時候都容易斷。在煮的過程中,有的面很勁道,久煮不斷,有的面很容易煮斷——這種差別源於面條中的蛋白膠聯強度。強度越高,就越“經煮”“不易斷”。

高的膠聯強度可能來源於這幾種因素:

1.麵粉中的面筋蛋白含量高。因不同麵粉的面筋蛋白含量相差比較大,含量越高的,做出來的面條就越勁道。

2.鹼和鹽的加入。鹼和鹽的加入能夠促進面筋之間的膠聯。也就是說,同樣的麵粉,加鹼和鹽,可以使面條更加勁道不易斷。

3.麵粉中使用了增筋劑,作用類似於鹼,但效果更強。增筋劑在國內外廣泛使用,合法使用既能高效的改善其加工性能,又不會影響公眾健康。

4.添加食用膠,比如瓜爾豆膠、海藻優酪乳、變性澱粉等等。它們的加入也可以明顯改善面條的機械性能和口感。在傳統工藝中,加雞蛋也是同樣的目的。在現代食品加工中,有很多種合法安全的食用膠可以使用。這些食用膠大多數是膳食纖維(有一些是蛋白質,如明膠),對健康沒有危害,在國家標準中,用量規定一般是“按照需求使用”。

二、白的掛面更可能是原本的麵粉等級比較高

該文宣稱“還有一種掛面看起來特別的白,這種掛面也是不可以選的,因為這種掛面大部分都是添加了增白劑的,吃這樣的掛面多了,自然對人體是有傷害的,所以一定要避免選擇這種掛面”。

掛面的白度主要取決於麵粉的白度,麵粉的白度跟麵粉的生產標準有關。高等級的麵粉,出粉率低,本來的顏色就會很白。在過去,國家標準中允許使用過氧化苯甲酰來改性麵粉。過氧化苯甲酰在改善麵粉加工性能的同時,也會氧化麵粉中的色素從而導致“增白效果”。因此,當時的“白麵粉”很多是通過過氧化苯甲酰來“增白”的。

過氧化苯甲酰在國際上是允許使用的麵粉改良劑,不過因為輿論的反對,後來在中國禁止使用。所以,現在合法的麵粉裡沒有過氧化苯甲酰。

現在常用的麵粉增筋劑是偶氮甲酰胺,也具有一定的增白作用。作為添加劑中的“後浪”,偶氮甲酰胺安全性較高,國際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評估過偶氮甲酰胺的安全性,結論是添加量在每公斤不超過45毫克的範圍內,帶來的安全風險可以忽略。

另外,面條的顏色還跟鹼性有關。添加了鹼的面條,pH比較高,就會讓麵粉中的色素顯示出淡黃色;而不添加鹼的,在中性甚至弱酸性,就會保持麵粉的白色。

三、鹹味掛面添加的氯化鈉就是食鹽

該文中宣稱“這種掛面煮出來之後是有味道的,就算你沒有放任何的調料,它也是鹹鹹的,這種掛面就算買了也不要吃,扔了就行,因為這種掛面肯定是加了氯化鈉的”。

氯化鈉就是食鹽。因為“添加了氯化鈉”就要扔掉,那麽鹹菜、鹹蛋、醬油、熟肉製品等等,豈不是都得扔掉?

有的面條中加了比較多的鹼和鹽,目的是提高面筋交聯,從而改善口感。這樣的面條中確實含有相當高含量的鈉。但是這些鈉,跟來自於其他食物,以及烹飪時加的鹽並沒有什麽區別。這樣的面,通常被稱為“鹼面”。

鈉攝入過多會增加高血壓的風險,所以“減鹽”是健康飲食的基本原則之一。但這並不是說“鹼面”就不能吃了。一方面,在煮熟的過程中,面條中的鈉會有相當一部分跑到面湯中,使得面條中的鈉含量有所降低;另一方面,面條中已經有了鹽,只需要在調料中少加鹽就可以了。

本文編輯:connerliu

想了解更多內容?微信搜索“較真辟謠神器”小程序,點擊“問答”進行提問,較真妹等你哦~參考文獻詳見本文的微信版本。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較真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