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屢禁不止!不良視頻正在“隱性”戕害下一代

(圖片來自tantannews)

近日,知名視頻網站YouTube因其兒童頻道播放的貼片廣告驚現教唆少兒自殘的“MOMO”片段而備受媒體和家長關注。其實,不法分子利用視頻網站及社交媒體散播不利於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毒害信息”已經潛在多年。雖然一度引起警方和平台方的重視,但最終,這些暗含恐怖、吸毒、粗口、性暴力的“隱性視頻”仍舊充斥著各大視頻網站及軟體,屢禁不止且整治效果令人堪憂。在中國內地,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短視頻應用乘著2019年各大衛視的春晚冠名,又一次風靡了中國上億人的手機應用界面。以15秒為主的“碎片視頻”讓數百萬未成年人加入到“刷抖音”、“當網紅”的喧囂大軍當中。

“孩子是我們的未來”——這句口號喊了近20年。而在現實社會裡,隨著移動互聯網使用者的低齡化,我們該如何切實保護孩子們的身心家園?當“碎片式學習”戕害了孩子汲取知識的習慣,作為家長又該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因“手機依賴”而導致的注意力渙散等負面影響呢?為此,記者走訪了相關專家及業內人士,一同“解毒”視頻軟體的“隱形危害”。

“當YouTube和Facebook出現這些不良內容時,視頻製作者(Youtuber)的背後肯定都是有商業利益在驅使,”多倫多大學OISE教育學院的Adam博士略顯激動地接受了捕輿者的訪問。他明確表示:“這些拍攝者和不良卡通製作者們就是為了博取眼球和點擊量,他們根本就沒有顧忌這些內容會不會毒害了我們的孩子們。每個月巨大的訂閱量和播放量,讓這些‘隱形心靈殺手’們賺得盆滿鍋滿。”Adam博士目前就職於一所多倫多公立小學,他在課堂上,還專門舉辦過多次專題講座,就是為了讓7歲到10歲的孩子們在偶然碰到“毒害視頻”時,該如何分辨,如何積極地與家人述說。甚至,當孩子如果已經觀看了其中的恐怖內容後,又該如何進行“自我對話”,並逐步擺脫這些“毒害”的陰影。

“好奇和疏忽,是當前視頻軟體不良信息被孩子們能夠直接接觸的兩大根源。其一,‘好奇’指的是孩子們的好奇本性。在學校裡,可能某一兩個孩子偶然觀看了類似MOMO或是含有色情內容的短片,他們就會在課間無意識地告訴身邊的同伴,結果導致了其他同齡人也會在家裡偷偷登陸和搜索,進而去觀看這些不良內容;其二,‘疏忽’主要指的是孩子的監護人,由於成年人工作或日常事務較多,他們根本就沒有想到要去定期檢查家裡的網絡瀏覽記錄或是留心孩子突然異常的行為舉動和生活細節。”Adam例舉了自己6歲的兒子。在上周,小兒子無意間在視頻網站上觀看一條恐怖片的預告廣告,結果就長達三天晚上不敢關燈,總說家裡走道“有鬼”。這個小小的插曲讓Adam下定決心,不管自己和太太多忙,當孩子在觀看任何視頻媒體時,都要陪伴在身旁。而且,視頻網站上的“自動播放”功能也會增大孩子意外看到不良視頻的幾率。

隨後,捕輿者連線採訪了原中國上海《東方早報》資深媒體人海燕女士。作為從業近10年的新聞記者,海燕曾將“碎片化學習”對中國青少年的負面影響作為專題報導跟蹤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她有些痛心地表示:“當前的互聯網‘碎片’時代,不單單是中國,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在內,我們成年人和孩子們的很多時間都不同程度地被手機‘佔據’著。根據權威機構的調查顯示,中國人在日常生活裡大約是每三分鐘查看一次手機,這個頻率在加拿大是每十分鐘一次,在英國是每十二分鐘一次。我們的孩子如果持續養成‘刷抖音’、‘追視頻’的依賴習慣,很容易就會產生‘刺激失靈’。也就是說,沒有短視頻之前,一個孩子能夠聚精會神地看完一部約一小時的卡通長片。而‘短視頻’最大的刺激點和殺傷力就是‘高潮易得’,這種15秒鐘必須有‘興奮點’的做法讓孩子的‘整塊聚焦能力’在持續潰散。而最終,這將導致孩子無法聚精會神地完成一場150分鐘的考試,或是無法專心讀完一個章節的長篇文字。這種‘注意力潰散’的負面狀態將會終身影響孩子的工作與學習。”

捕輿者最後訪問了擁有中國家庭教育指導師高級認證資質的旅加華人Ricky老師,對於如何防範視頻軟體的“毒害”,Ricky給出了專業建議:“華人家長大可不必將‘視頻軟體’當做洪水猛獸,覺得只要家裡禁止孩子接觸,手機裡馬上卸載就能從根本解決問題。這種‘一刀切’的做法其實並不奏效。畢竟,視頻網站上有很多好的免費資源,可以讓孩子和家長從中受益良多。我的做法是‘讓一切陽光化’。之所以孩子會受到自殺視頻MOMO的教唆,說白了,還是因為孩子之前沒接觸過此類話題,父母和老師都從不觸碰,結果孩子會‘信以為真’,以為MOMO視頻上所描述的‘詛咒’是真實的。做一個有心的家長,可以嘗試以每周為部門,通過臨睡前的‘談心時刻’,晚飯餐桌旁的‘話題時分’,父母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說出內心或恐懼或誤會的念頭,讓一切都敞亮起來。這樣,所謂的‘心靈陰影’就能在‘愛的能量場’下自然消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