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來雲岡石窟,看佛陀的微笑

點擊

緣圓敦煌」查看「自定義目錄

敦煌畫嫿

傳 承 敦 煌 藝 術

緣圓敦煌

弘 揚 中 國 文 化

雲岡石窟 ‖ 佛陀的微笑

▲雲岡的佛陀

佛陀,

梵名Buddha,

本指釋迦牟尼,

後演為覺悟真理者之總稱,

意為覺者、知者。

菩薩,

“菩提薩埵”簡稱,

“菩提”漢譯“覺悟”,

“薩埵”漢譯“眾生”

它包括自覺和覺他兩層意思,

菩薩既是已經“覺悟的眾生”,

又以覺悟他人為己任。

在雲岡,

無處不見佛陀和菩薩,

無處不見眾生。

而佛陀、菩薩和眾生,

在自覺和覺他中,

更多的是一種平視,

一種彼此會心的微笑,

一種不著一言的無聲交融。

雲岡美,

美在佛陀的微笑,

美在祂拈花時的會心,

美在祂莊嚴中的溫和與親切,

美在祂總是悲憫而關懷地看著人世間的一切。

佛陀微微頷首,

垂眉低目,嘴角微抿,不慍不怒,

喚醒了人們內心深處

一種叫做善根的東西。

在春風般的微笑輕拂下,

它潛滋暗長,生根發芽。

在繁忙喧囂中,

怎樣達到內心的平衡和安寧?

佛陀的微笑指引塵世的人們,

要去發現頓悟的瞬間,

要生活在當前,

要做到身體和靈魂的和諧。

這微笑,大慈大悲,

這微笑,纖塵不染,

這微笑,攝人心魄。

佛陀的微笑是純淨的,

一種洞徹的微笑,

一種大徹大悟的微笑。

他的微笑,

不因你供養金珠美玉而增加,

亦不因你空手到來而減少。

甚至,

有時候有一點點調皮,

就如這尊帶著酒窩的露齒菩薩,

嘴角微抿,

流露出自然律動的笑容,

令人心馳神往。

無欲無求,不貪不執

看著佛陀的微笑,

你是不是如沐春風?

是不是以心指心,

感覺到一種心心相印?

這種幾乎不加遮擋的微笑,

沒有疏離與隔斷,

仿佛身邊一位摯友的微笑,

在你面對困苦時,

給你以信心和勇氣;

當你內心煩躁不安時,

讓你歸於平靜和恬適。

雲岡—佛陀的微笑

雲岡石窟

真容巨壯,世法所稀

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城西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今十裡河)北岸。石窟倚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公里。現存大小窟龕254個,主要洞窟45個,造像 51000余尊。

石窟規模巨集大,內容豐富,雕刻藝術精湛,形象生動感人,代表了公元5世紀世界美術雕刻的最高水準,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

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曾這樣稱讚雲岡石窟:“鑿石開山,因岩結構,真容巨壯,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煙寺相望。”

雲岡石窟當之無愧是我國古代佛教藝術文化的巔峰之作。

▲第二十窟露天大佛

雲岡石窟是北魏皇家工程。自公元398年北魏道武帝遷都平城(即今天的大同),直至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4年)為止這段時期,平城作為當時中國北方的政治、宗教和文化中心,集中全國各地的優秀藝術工匠,汲取、融合各種藝術風格,開鑿出規模巨集大的雲岡石窟。雲岡石窟的開鑿,是中國佛教思想體系漸臻完備的反映。

▲雲岡第十二窟

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寶庫

作為西來像法在中華大地綻放出的第一朵奇葩,雲岡石窟一改蔥嶺以東石窟寺泥塑、壁畫、木雕為主的藝術模式,直接比照印度的大型石窟建築,在東方首次營造出氣勢磅礴的全石雕性質的佛教石窟群。

同時,廣泛吸收中外造像藝術精華,兼容並蓄,融會貫通,成為中國早期佛教藝術的集大成者。

▲雲岡石窟彩繪佛龕

雲岡石窟的造像按照開鑿的時間可分為早、中、晚三期,不同時期的石窟造像風格各有特色。

早期的“曇曜五窟”氣勢磅礴,具有渾厚、純樸的西域情調。

中期石窟則以精雕細琢、裝飾華麗著稱於世,顯示出複雜多變、富麗堂皇的北魏時期藝術風格。

晚期窟室規模雖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適中,是中國北方石窟藝術的榜樣和“秀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樂舞和百戲雜技雕刻,也是當時佛教思想流行的體現和北魏社會生活的反映。

▲第九窟拱門頂部

雲岡石窟形象地記錄了印度及中亞佛教藝術向中國佛教藝術發展的歷史軌跡,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國逐漸世俗化、民族化的過程。

多種佛教藝術造像風格在雲岡石窟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融會貫通,由此而形成的“雲岡模式”成為中國佛教藝術發展的轉折點。

拓跋王朝前都平城,後都洛陽,再後分居鄴城、長安,其絲綢之路的繁榮雖僅百年,卻是中西文化劇烈碰撞,佛教及其藝術源源東來、蓬勃發展的鼎盛時期。

雲岡石窟作為絲路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在佛教東傳及文化融合的過程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之後,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以及北朝時期大量佛教石窟造像,均不同程度地受到雲岡石窟的影響。

▲雲岡石窟中身著僧袛支的佛像

雲岡石窟是石窟藝術“中國化”的開始。

雲岡中期石窟出現的中國宮殿建築式樣雕刻,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出的中國式佛像龕,在後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廣泛應用。

雲岡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裝飾,更加突出地展現了濃鬱的中國式建築、裝飾風格,反映出佛教藝術“中國化”的不斷深入。

▲雲岡石窟中北朝佛像

走進雲岡石窟,大像窟、佛殿窟、塔廟窟林林總總,西域藝風的渾厚淳樸、北魏中期的繁雜華麗及晚期的“秀骨清像”交融碰撞、和諧共生,造就了佛像藝術在中國的第一個高峰期。

縱觀254個洞窟,在綿延1公里的石雕群中,雕像大至十幾米,小至幾厘米,或坐或立,或莊嚴肅穆悲憫蒼生,或拈花一笑普度眾生,它們的形態神采動人。有的居中正坐,栩栩如生,或擊鼓或敲鍾,或手捧短笛或載歌載舞,或懷抱琵琶,面向遊人。

這些佛像,飛天,供養人面目、身上、衣紋上,都留有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艱辛。許多造像還明顯流露著波斯色彩,這是我國古代人民與其他國家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證。

雲岡石窟,是在我國傳統雕刻藝術的基礎上,吸取和融合印度犍陀羅藝術及波斯藝術的精華所進行的創造性勞動的結晶。

▲雲岡石窟菩薩像

雲岡石窟於200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雲岡石窟:代表了公元5世紀至6世紀時中國傑出的佛教石窟藝術。其中的曇曜五窟,布局設計嚴謹統一,是中國佛教藝術第一個巔峰時期的經典傑作。

樂舞藝術的絕美華章

雲岡石窟是古代多元文化結合的產物,各民族深厚悠久的民間樂舞藝術在此積澱。

經調查統計,雲岡石窟目前有24個洞窟中雕刻有音樂影像內容,現存樂器雕刻28 種、500余件,樂隊組合60余組。其中大多數都是北魏時期的原雕,也有後世補刻補繪的樂器影像。它們或表現於佛界,偶然也表現於俗樂場面,還有一些則綴飾於壁面空隙間,散發著濃鬱的裝飾意味。

▲雲岡石窟中的樂舞雕刻

雲岡石窟中的樂器雕刻分為三類。一是氣鳴樂器,有橫笛、義觜笛、異形笛、篳篥、排簫、吹葉、塤、笙、螺、角、長笛等樂器;二是弦鳴樂器,有琵琶、豎箜篌、五弦、阮鹹、琴、箏等樂器;三是膜鳴樂器,有腰鼓、齊鼓、手鼓、鐵鼓、銅鈸、碰鈴、毛員鼓、擔鼓、雞婁鼓、杖鼓、兩杖鼓等樂器。

其中,既有漢魏舊樂琴箏笙之類,也有龜茲五弦、西亞系波斯豎箜篌、天竺梵唄、鮮卑大角之類,胡漢交融,兼雜並蓄,還不失 “樂操土風”的鮮卑民族特色。

▲雲岡石窟中的彩繪伎樂雕刻

實際調查發現,雲岡石窟中橫笛、琵琶、排簫頗流行,都達到50件以上;篳篥有大小之分,這與聲部和音區的要求是相適應的;豎箜篌有西亞系波斯三角形框架,也有印度系弓形框架;琵琶演奏手彈撥彈並存,手彈的琵琶是豎著抱持的,主奏旋律;撥彈的琵琶橫持,出奏細拍子。

一些樂隊組合中,往往會用大小不同的數隻鼓,另結合彈指、抃(拍掌)、吹指等表演形式渲染氣氛,顯示了北方少數民族粗獷、豪邁之情。

▲雲岡石窟中的彈奏、吹奏雕刻

根據石窟形製、造像風格和樣式的發展,雲岡石窟分為早、中、晚三期,此三期樂舞雕刻內容的特徵有所不同。

雲岡早期洞窟,作風概括洗練,氣勢磅礴,窟中內容主要以符合習禪僧人諦觀的造像為表現形式,充滿沉寂、冷瑟、神秘的宗教色彩,樂舞雕刻內容寥寥,形式單一。

中期洞窟開鑿於公元471—494年間,本期12個洞窟中,除了第3窟,全部有音樂影像表現,無論種類上還是規模上,都達到雲岡鼎盛時期,它是雲岡石窟樂舞雕刻表現的主體。

遷洛後的雲岡晚期窟龕,多系留居平城的中下層官吏及百姓營建,樂舞表現更具隨意性、實用性和世俗性。雲岡晚期造像出現了一些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樂舞影像。第38窟東西兩壁下層各雕一株七寶化生樹,俗稱“音樂樹”。古代匠師巧妙地在化生樹枝頭精雕數層生動活潑的蓮花化生童子,各持樂器演奏,賦予人格化,以人籟代替天籟,創造出比佛經中七寶樹更為真實的形象和涵詠不盡的意境,體現了匠師深厚堅實的生活積累和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雲岡石窟眾佛像

雲岡石窟中除了大量的音樂雕刻內容,還有許多造型獨特的舞蹈形象,既富時代特徵,又具民族特色。他們或獨舞或雙人舞,穿插在樂隊間。

飛天造型是雲岡舞蹈藝術的升華,也是人間舞姿的藝術再現,石窟中所見雙飛燕、吸腿跳、倒踢等動作,至今仍用於戲曲舞蹈和民間舞蹈中。

慈悲喜捨

重 要 通 知

鑒於一些朋友們跟我要高清原圖,由於朋友圈內發的不是原圖,公眾號內對圖片大小也有限制,一一私信發送原諒我也沒有那麽多時間,所以畫嫿把整理好的高清原圖持續更新在新浪微博上,需要的朋友們直接保存即可!也歡迎大家在微博上轉發,弘揚敦煌藝術,願盡己之力用心為之,也願大家一起努力,感恩大家!!!

微博搜索:敦煌畫嫿

直接複製▲名字即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