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天風機械:兆軌交項目獲批,逆周期投資先行

天風機械團隊:鄒潤芳/曾帥/崔宇

核心組合:中國中車、三一重工、贏合科技、浙江鼎力、恆立液壓、傑克股份、傑瑞股份、百利科技、中環股份

重點組合:華鐵股份、新築股份、日機密封、徐工機械、諾力股份、中金環境、克來機電、建設機械、晶盛機電、華測檢測、長川科技(電子團隊覆蓋)、銳科雷射、埃斯頓、璞泰來、伊之密、弘亞數控,關注至純科技、神州高鐵、台海核電、應流股份。

本周整體觀點: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投資重點為:1)基建托底,軌交先行,獲益板塊主要獲益:軌交和工程機械;2)產業更新,重點布局新能源和機器換人領域,獲益領域為:鋰電裝備、光伏裝備、機器人、雷射設備、注塑機、工控等領域。

本周專題:基建調周期,軌交再領跑

要點:上一次經濟增速放緩,軌交已經扮演基建投資穩增長重要手段:2008-2010年、2013-2015年兩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周期內,鐵總投資金額同比大幅增長、與GDP增速呈現明顯反向變動,期間內新開工項目分別達到了264、172個,明顯優於2011-2012年。

近期發改委密集批複兆建設項目,主要包括城際鐵路和經濟較發達地區的城市鐵路項目,項目建設周期普遍為4~6年,通過地方資金和銀行貸款等融資方式籌集資金。從項目需求和政策、資金等方面進行了疏通布局。

一般以國家每個五年計劃作為一個周期。鐵路建設的第一個高峰是2008-2010年,對應2014-2015年通車高峰;推測基建的第二個高峰為2013-2015 年,對應2018-2020年第二輪通車高峰。高鐵新增通車裡程2019-2020年有望迎來新一波高峰。同時新進審批的建設項目將為未來3~4年內的工程開工量、4~6年後的車輛交付得到保證。

投資機會重點跟蹤:工程機械+鋰電裝備+智能製造

工程機械:11月挖機銷量15,877台,YoY+14.9%,收到全國多地極端氣象影響12月銷量預計1.5萬台、同比增速預計7%。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地方政府債券規模擴大和基建投資實現逆周期調節的方向明確,近期發改委密集批複軌交建設項目,預計未來2~3年開工量呈上升態勢。由此預測19~20年挖機需求不弱於18年(超20萬台),國產四強市佔率持續提升,資產負債表修複後利潤釋放加速,重點龍頭公司資產品質不斷改善。重點推薦:三一重工、恆立液壓、浙江鼎力、徐工機械、建設機械,關注艾迪精密。

鋰電設備:電池產能結構性過剩和短缺同時存在,頭部廠家擴產加速。1)電池企業總的名義產能嚴重過剩,高工產研統計數據表明近四年來動力鋰電池整體的產能利用率持續走低,18年預計僅28%。2)低端電池過剩,高端電池未來需求預期向好、擴產動力非常足。自主品牌CATL、比亞迪、孚能以及外資品牌松下、LG、三星SDI在產能利用率不高的背景下,各家仍有較大的產能規劃。3)汽車廠對於供應鏈管理的高度重視,寧德時代與主機廠的合資模式不斷推廣,說明車廠希望通過股權合作方式長期鎖定供應商產能,而特斯拉和吉利自建電池產線的行為短期內難以推廣,因此未來幾年內仍是頭部電池供應商擴產為主。隨著LG、三星和特斯拉逐步增加國產設備採購,未來國產設備全球供應的邏輯將得到驗證。重點推薦:贏合科技、百利科技,關注先導智能。

智能製造:工業機器人11月單月產量增速為-7%,環比10月出現下滑。我們判斷主要原因是貿易摩擦導致下遊行業未來需求的不確定性提升、下遊行業capex速度普遍放緩。在未來貿易摩擦的影響減弱後,設備的更新更新、甚至擴產有望得到改善,過於悲觀的情緒將得到修正,通用設備領域重點獲益,如機器人、進口高端機床、注塑機、雷射加工設備、工控等領域。中國的機器人密度僅為97台/萬人、儘管相比2016年68台/萬人大幅提升43%,但仍遠低於發達國家水準,潛力巨大。持續關注:埃斯頓、銳科雷射、海天國際(港股)、伊之密、匯川技術等。

油服設備:OPEC及部分非OPEC國家12月初達成減產協定,力度超市場預期,有利於穩定油價,其中OPEC減產80萬桶/天,非OPEC減產40萬桶/天。國際油價短期波動對國內資本開支幾乎沒有影響。在國家高度重視能源安全的前提下,三桶油將加大資本開支以增加能源儲備。重點推薦:傑瑞股份,關注:石化機械、海油工程、中海油服、港股安東油田服務、華油能源。下遊煉化環節,重點推薦:日機密封,關注:陝鼓動力。

風險提示:上遊資源品/油價下跌,重點公司業績不達預期,基建投資大幅下滑,重大政策變化,中美貿易摩擦等影響國內投資情緒,頁岩氣項目、基建項目投資落地不及預期等。

報告正文

1. 本周觀點:堅持基建調周期+高端製造更新

歲末年初統計局公布的兩項巨集觀數據顯示2019年經濟下行壓力較大:11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1.8%,12月中國製造業PMI指數49.4%、自2016年7月以來首次低於榮枯線。在困難挑戰面前,我們認為未來投資重點主要為:

1)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基建或將成為逆周期調節的重要方式,軌交將成為重要抓手。

需求面已明確:7月國常會以來,鐵路總投資額目標重新上升至8000億元。截至10月中2018年鐵總動車和機車累計招標量分別為325標準列、759台,動車組車型超預期(全為350時速),機車數量超預期。11月下旬19年初,國家發改委合計審批了10,189.42億規模的軌交投資,其中包括了客運專線、城際鐵路和城市軌交項目,施工周期為2~6年不等。

資金面將得到落實:7月中鐵總確認京滬高鐵準備上市,鐵路優質資產證券化開啟,鐵總融資管道邁向多元。12月下旬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擴大地方專項債券的形式將有效化解前期市場擔憂的“無米下炊”的局面。

政策面與基本面共振、項目需求和資金來源均已明確的背景下,強烈推薦中國中車,獲益板塊還包括工程機械,重點推薦三一重工和恆立液壓。

2)產業結構調整仍將持續,重點布局領域為機器換人的產業更新、高端製造和國產替代進口將成為重要投資方向。

在美國也面臨經濟下行壓力的背景下,我們認為貿易摩擦不會進一步更新,因此未來隨著中國製造業的各項優勢得到鞏固的背景下,貿易摩擦影響鈍化、製造業將逐漸走入復甦階段。詳情參考我們較早前報告《基建托底幾成定局;製造業:哪國能承接中國巨大產能轉移?》。重點獲益板塊:機器人、雷射設備、注塑機、工控等領域。

新能源領域未來有望成為我國高端製造引領全球的領域。其中新能源車全年銷量有望達到110萬輛(前11個月產銷量分別105萬輛和103萬輛),電池作為核心生產環節龍頭集中度穩固、寧德時代陸續宣布與上汽、廣汽、吉利等主流車企合資建廠計劃,加上特斯拉、LG、SDI等相繼建廠、擴產,利好產業鏈上下遊國產化,設備投資優先受益。重點推薦:贏合科技、百利科技等。

光伏政策邊際改善,11月以來國家高層連續表態支持新能源發展,關注新能源減稅控費,預計19-20年補貼仍將存在、2020年平價上網預期增強。光伏技術進步帶動設備投資持續需求。重點推薦:晶盛機電和中環股份,關注捷佳偉創、邁為股份。

2. 本周專題:基建調周期,軌交再領跑

2.1. 逆周期投資,軌交再次扮演重要角色

10月基建投資增速觸底反彈、11月保持相當增速,基建托底邏輯逐步兌現。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0、11月基建固定資產投資(不含電力)累計同比增速均為3.7%,而9月該數據為3.2%,基建托底邏輯逐步兌現。

軌交是基建投資的重要抓手,是政府對衝巨集觀經濟增速下降的投資手段:2008-2010年、2013-2015年這兩個周期內,鐵總投資金額同比大幅增長,與GDP增速呈現明顯反向變動,期間內新開工項目分別達到了264、172個,明顯優於2011-2012年。(2011-2012年由於溫甬亊故及鐵道部長官人受查等亊件影響,鐵路建設受到壓製)。

基建先行,5年左右之後帶動設備需求:一般以國家每個五年計劃作為一個周期。鐵路建設的第一個高峰是2008-2010年,對應2014-2015年通車高峰;推測計件的第二個高峰為2013-2015 年,對應2018-2020年第二輪通車高峰。 鐵路設備上市公司在2014-2015年連續兩年盈利水準跑贏機械行業整體,兩年收入增速分別為29.14%、4.23%, 而同期機械行業整體收入增速僅為-11.45%、-29.58%;利潤增速分別為13.01%、31.71%,而同期機械行業整體利潤增速僅為-17.95%、-27.37%。

2.2. 2019-2020年迎來新一波通車高峰

從11月底至今國家法規為審批的基建項目來看,重點為城際鐵路(高鐵)、經濟較發達地區的城市軌交(地鐵)等項目,主要財政來源為地方資金和銀行貸款等融資方式,融資比例基本上在50%~60%。

高鐵新增通車裡程2019-2020年有望迎來新一波高峰。我們按照高鐵(250以上客專)、快鐵(160-200時速、使用動車組的路線)兩個口徑來統計未來的通車裡程。高鐵方面:18年預計是相對谷底,高鐵裡程僅為1662公里。19~20年十三五衝刺階段,線路裡程大幅增長;快鐵方面,18年通車裡程預計大幅增長,全年1533.32公里,19-20年繼續保持在高位。結合近期批複建設的項目,多地城際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的交付主要在2023~2025年,因此對於未來三年工程開工量和多年後的設備交付量而言量上將有充分保證。

我們對2018-2020年預計開工的高鐵線路進行了梳理。總計共35條線路,設計裡程18356公里,預計總投資約2.99 兆。

2.3. 投資建議:產業鏈上下遊深度受益,重點推薦中國中車

我們對比了2015Q3-2018Q3的中車在手訂單,2018Q3中車訂單創歷史新高,達到了2975億元,其中城軌、動車、新產業及機車業務為主,佔比分別為55.1%、15.9%、12.94%、11.80%。城軌訂單主要是為2019-2020年的集中交付做準備。

按照建設節奏,車輛、零組件及機電設備的交付與通車裡程數高度相關。一般來說,高鐵通車前一年內為動車組交付高峰期,動車組車輛設備訂單周期為 1-2 年;地鐵通車前半年到一年同樣為地鐵車輛的交付高峰期,但根據地鐵業務的不同設計規劃,地鐵車輛設備訂單周期可能長達 2-3 年。

按照投資拆分,站前土建工程佔到整個軌交投資的 40-50%,站後機電工程佔 20%,車輛設備佔 10%,其他費用 (包括拆遷、前期準備、利息費用等)佔到 20-30%。

重點推薦中國中車,公司業績與軌交投資和後市場維修保養直接相關。2018Q3,中車在手訂單創歷史新高。

公司歷史上整體經營業績穩健,毛利率、淨利率穩步提升。 2010-2017年,公司營業收入從1270.92億元增至2110.13億元,CAGR為7.5%,歸母淨利潤從44.40億元增至107.99億元,CAGR為13.53%。2018H1,中車在2015年之後首次出現ROE回升,Q1、Q2的加權ROE分別為1.04%、3.39%,同比分別提升0.02、0.24pct。ROE提升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淨利率回升,Q1、Q2分別提升0.20、0.54pct。資產周轉率及權益乘數呈現微幅下降。

3. 本周子行業重要觀點更新

3.1. 工程機械:低溫氣象影響12月挖機銷量或僅+5%,需求依舊旺盛

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統計的11月挖掘機銷量數據:總銷量15,877台,YoY+14.9%;1-11月187,393台,YoY+48.4%。

(1) 分市場銷售情況:11月國內14,150 台、YoY+9.8%,出口(含港澳)1,727台,YoY+84.3%;1-11月國內累計169,921台,YoY+30.1%,出口(含港澳)17,472台,YoY+106.5%。

(2) 國內市場分機型銷售數據:11月大/中/小挖銷量分別為2,023台/3,070台/9,057台,同比增速分別為3.1%/-6.2%/18.4%;1-11月大/中/小挖累計銷量分別為25,570台/44,432台/99,919台,同比增速分別為49.5%/54.2%/38.9%。

(3)集中度數據(含進口、出口):11月行業CR4=55.6%、CR8=79.4%、國產CR4=52.2%;1~11月行業CR4=55.4%、CR8=78.4%、國產CR4=44.1%。1~11月國產、日系、歐美和韓系品牌的市場佔有率分別為51.9%、13.9%、15.9%和10.6%,國產單月市佔率已達61.6%、未來份額有望持續提升,三一、卡特彼勒和徐工佔據國內市場前三位。

未來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主要原因是龍頭穿越周期後,品質、管道、售後和研發等多方面能力優勢鞏固,發動機、液壓件等核心部件供應商將在供應量和價格上向龍頭主機廠傾斜,保供優勢+成本優勢明顯。

在較早前的行業需求預測中,我們結合2008~2017年的月度銷量數據變化預測了行業需求有望超1.6 萬台、同比增速超14%。但由於12月下旬全國多地出現大幅降溫等極端氣象,未來“基建投資實現逆周期調節”的主基調強化且環保執法有所放鬆、大部分工地不再盲目“搶進度”,因此需求或將出現放緩,但總銷量仍有望接近1.5 萬台、同比增速接近5%。

重點推薦:三一重工、恆立液壓、浙江鼎力、徐工機械;關注:艾迪精密、柳工。

推薦理由:需求持續高位、集中度提升,龍頭收入高增長。資產負債表修複,行業龍頭業績釋放加速。需求的時空錯配,不同品類工程機械需求高增長接力。高空作業平台作為新興產品快速增長,同時美國製造業復甦明顯,對高空作業平台的需求明顯提升。

3.2. 鋰電設備:電池產能結構性短缺,頭部廠家新一輪擴產悄然而至

鋰電池行業總體產能與銷量對比,嚴重過剩。根據高工產研的統計,2015-2018年,動力鋰電池市場整體的產能利用率持續走低,到2018年預計僅為28%左右。

產能利用率的低下,一是與三元替代磷酸鐵鋰有關,二是主要低端產能嚴重過剩,三是車企對於供應鏈的管理需要。

1)市場存量中仍有較大量的磷酸鐵鋰產能,磷酸鐵鋰產線無法直接轉向生產三元,即使要切換也需要進行大規模投入改造、周期長達幾個月。因而必須區分開兩種產能。

2)電池行業的產能利用率的差距進一步拉開、集中度進一步提升,以CATL、比亞迪、孚能等為代表的高端產能利用率較高,低端產能利用率非常低。

高端電池產能利用率的情況目前來看也不是百分之百,但其擴產動力非常足。例如國內的CATL、比亞迪、孚能,其產能利用率分別為84%、55%、48%,我們統計得到,目前松下、LG、三星SDI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約為44%、27%、36%,電池在當前階段看來似乎並不是不夠用。但各家仍有較大的產能規劃、積極擴產。

我們總結了高端產能利用率看似不高、但仍在大幅擴張的主要原因:(1)名義產能並不能反映實際產能。產能爬坡的時間可能是半年、一年、甚至更久,取決於電池廠自身的工藝成熟度。(2)高端產能與全球動力鋰電需求還是較為匹配的。我們選擇CATL+比亞迪+孚能+億緯鋰能作為國內高端產能,松下+三星SDI+LG+SKI作為國外高端產能,計算得到的2020年產能預計達到352GWh,而當年需求為240GWh,需求/產能比例為68%。考慮到產能釋放的時滯,我們認為該數據意味著需求和產能基本匹配。

3)電池對於新能源車的重要性不亞於發動機之於傳統燃油車,而汽車行業高度重視供應鏈管理。在傳統燃油車時代,發動機自給率就不斷提高,國內車廠1991年汽油車發動機自配率僅為31%,到2015年提高到了65%。因此,部分車廠與電池廠鎖定了較為長期的供貨協定,或者選擇與電池企業合資建廠,本質上就是為了確保其供應鏈安全(質和量的把控、以及技術發展持續力)。這就讓這些電池企業切實看到了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的需求,也因此願意投資儲備更多產能、以備新客戶的需求增長。

我們在本年度六月的行業深度研究報告《下半年新能源方向與擴產節奏怎麽看?》中提到,2019年有望開啟新一輪由龍頭主導的擴產高峰,現在看來對於行業判斷沒有錯,但擴產招標的時點提前了。進入到8月份以來,LG、CATL等已經開始了實質招標,萬向、孚能接連宣布超大投資規劃,SKI也宣布將在常州擴展7.5GWH左右,LG在宣布南京基地遠期擴產計劃後數位鋰電率先招標,而三星SDI日前也重啟了其西安和天津的動力及儲能電池項目。

本輪電池廠的擴產高峰特徵至少有兩點:1)龍頭擴產的量都非常大,主要是電池廠基於客戶長期需求的判斷。例如LG對於2020年之前的擴產規劃是23條線共計32GWH,三星SDI對於西安及天津基地的擴產規劃都在百億以上的資金規模,CATL本年度8月份開始的擴產多達20條線以上。是CATL到2017年末僅為16GWH左右的產能,而在2019年之前預計累計要擴出28~30GWH左右。2)擴產主體發生較大變化。動力鋰電領域逐漸由混戰進入少數寡頭的戰國時代,國內大量電池廠的擴產量增速呈現收斂狀態。在我們的統計樣本中,2017-2018年擴產的廠商數分別為32、21個,而到2019年可能會進一步下降為18個。擴產主體中有龍頭,也有一些新興力量,包括:a)二線中技術較為領先或者具備很強資金實力的新興力量,如孚能、萬向、欣旺達等,b)車廠“嫡系”電池廠及合資電池廠,如吉利衡遠、湖南鋰諾、重慶金康等,以及吉利、廣汽、東風等有意願與電池廠合資建廠。

3.3. 智能裝備:11月國內工業機器人增速下滑,短期波動不改長期看好

工業機器人11月單月產量增速為-7%,環比10月出現下滑。根據IFR 預測,2018年度全球全年工業機器人供給量增速預期為10.5%,其中中國地區增速預期為19.6%,高於全球水準。但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我國大陸地區1-11月工業機器人累計產量131495台,同比增長6.6%。因此我們預期2018年大陸地區工業機器人供給量增速將在6%-8%之間,相比2017年68.1%的增速大幅放緩,同時低於IFR 預期。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增速已連續6個月大幅放緩,主要原因包括:1)國內巨集觀經濟增速的放緩,工業機器人作為下遊主要為汽車、電子、金屬加工等領域的順周期行業,景氣度受到一定衝擊;2)貿易戰導致下遊行業未來需求的不確定性提升,下遊行業capex速度普遍放緩。

中國的機器人密度遠低於發達國家水準,中長期潛力空間巨大。據IFR 統計,我國2017年工業機器人密度為97台/萬人,相比2016年68台/萬人大幅提升43%,但與韓國、新加坡、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仍有數倍差距。我們認為伴隨著國內人力成本持續升高,以及製造業轉型更新不斷推進,我國工業機器人密度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因此我國工業機器人行業仍存在巨大的市場空間。

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指出,當前機器換人在區域分布上最為集中的是珠三角和長三角。其中,珠三角以廣州、佛山為代表,工業機器人應用量非常大;長三角以上海、江蘇為代表,機器人製造的幾大巨頭在此均有布局。目前潛力比較大的地區有兩個,其一是環渤海地區,遼寧、唐山等地的工業機器人發展迅速;另一個則是以重慶為代表的內陸地區。根據IFR的最新預測,到2020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將達到55.3萬台,其中中國銷量將達25萬台,同比增速19%,仍將是全球工業機器人行業最為活躍的地區。

按照應用行業劃分,首先可以看到各行業應用均有不同增長,反映出機器換人是具有行業普遍性的。其次,汽車和電子是需求量最大的行業,並且電子行業的增速高於汽車行業。我們認為,伴隨著中國汽車行業景氣度下行,汽車領域對機器人的需求增長會減緩。然而電子領域伴隨著中國大量興建半導體制造廠,以及富士康等企業持續大量引入機器人,將有望保持較高增速。

國內機器人市場競爭加劇,采取過度價格競爭、而缺乏產品競爭力的參與者最終可能出局。從上市機器人公司2018Q3增速來看,埃斯頓、拓斯達等增速超過行業增速,這說明行業內仍有大量企業增速低於行業平均增速。由於成長性好、且具備一定的盈利前景,工業機器人行業近年來吸引了大量國產參與者,而絕大部分企業缺乏核心技術儲備、主要依賴價格競爭,在上下料及搬運等領域搶奪一定市場份額。但去年以來,海外產能在國內有效釋放,對這部分國產機器人生存空間造成擠壓。對於小廠商而言,通過不盈利甚至虧本的方式爭奪市場份額的難度大大加大,後續可能迫於競爭壓力、最終出局。

4. 本周行情回顧

1月2~4日(共3個交易日)滬深300指數上漲0.8%,機械行業指數上漲1.3%。

5. 一周行業要聞

5.1. 軌道交通

1)基建投資速度驚人!一個月批複超9300億元交通項目(來源:中國證券網)

最近一個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密集批複了多個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和高鐵建設項目。據上證報粗略統計,這些項目涉及投資總規模超9300億元。

2019 年開工第一周,國家發改委先後批複了《江蘇省沿江城市群城際鐵路建設規劃(2019-2025年)》和《武漢市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2019—2024年)》。兩個規劃涉及投資3786億元。 而在此之前,已有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上海、重慶、杭州、濟南等多個軌道交通規劃獲批複。

2)四川連接青海高速公路有望2月開建 總投資297.5億(來源:慧聰工程機械網)

日前,“G0615線久治(青川界)至馬爾康段高速公路環境影響評價檔案”已被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受理並公告。環評檔案顯示,G0615線久治(青川界)至馬爾康段高速公路起點位於青海省久治縣青川界,經阿壩縣、紅原縣,止於馬爾康縣,設定樞紐互通與在建汶川至馬爾康高速相接,項目全長224公里,計劃於今年2月開工,2024年1月建成通車。

項目建成後將直接與汶(川)馬(爾康)高速、馬(爾康)甘(孜)高速相接,並與省高速公路網中成都引入線的成都至若爾蓋至甘肅、成都至九寨溝至甘肅公路相連,使川西地區形成連接東西、貫穿南北的骨架公路網。

3)雄安建設大幕拉開,重抓十大工程(來源: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

雄安新區大規模建設序幕正式拉開。1月3日,在雄安新區建設發展工作會議上,河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東峰表示,要堅持統籌推進,全力抓好雄安新區建設發展十大工程,為打造高品質發展的全國樣板奠定堅實基礎。

根據會上發布的資訊,這十大工程分別是:征遷安置工程,為新區建設發展騰出空間;容東片區和高鐵站片區建設工程;啟動區建設工程;基礎設施配套工程;綜合交通工程;科技創新工程;智能城市建設工程;白洋澱生態環境治理和植樹造林工程;縣城改造提升和特色小城鎮、美麗鄉村建設工程;民生保障工程。

業內人士表示,雄安新區建設發展工作會議的召開,標誌著雄安新區正式步入大規模建設階段,也意味著2019年將成為雄安新區建設大年,雄安新區有關的交運基建、城市建設前期“九通一平”以及重大的建築項目等是建設早期階段的主要任務。

4)高鐵和城際軌道將是基礎設施建設的一大重點(來源:慧聰工程機械網)

1月2日,發改委發布關於江蘇省沿江城市群城際鐵路建設規劃(2019-2025年)的批複。批複指出,為深入實施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支持長三角一體化,完善江蘇沿江城市群綜合交通網絡布局,促進高品質發展,同意江蘇省沿江城市群城際鐵路建設規劃(2019-2025年)。按照網絡布局,將有序建設一批城際鐵路項目。近期規劃建設南京至淮安、南京至宣城、鹽城-泰州-無錫-常州-宜興、南京-滁州-蚌埠-亳州線江蘇段等城際鐵路項目,其中江蘇省內總裡程約980公里。

打造沿江城市群城際軌道“通勤圈”,也是江蘇加快沿江(揚子江)城市群建設的重要一環。揚子江城市群,涵蓋江蘇南京、鎮江、常州、無錫、蘇州、揚州、泰州、南通沿江八市。面積5.1萬平方公里,人口近5000萬,匯集了江蘇省域最為豐富的經濟、科教、人文等要素資源,也貢獻了全省約80%的經濟總量,是我國經濟發展基礎,綜合競爭力的地區之一,是江蘇發展的精華所在。

5.2. 工程機械

1)山東裝備製造業轉型更新明確重點任務實施路徑 (來源:慧聰工程機械網)

1月3日從山東省政府網站上了解到,《山東省裝備製造業轉型更新實施方案》正式印發。圍繞加快推進由裝備製造業大省向強省轉變以及將高端裝備製造業發展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目標,山東省將采取“加強創新能力建設、更新產品結構、夯實發展基礎、優化產業布局、轉變發展方式、實施重大工程”的思路,全面推進全省裝備製造業轉型更新。

按照《方案》,到2022年,山東省裝備製造業將力爭達到重點行業經濟規模和綜合效益均居全國前列,全省裝備製造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5兆元,利潤率達到7%左右,高端裝備對產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0%,形成高端產品產業發展和增長的新格局。建成10個以上裝備行業創新平台,新培育一批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產學研合作廣泛深入,新產品新技術研發能力全面提升。力爭打造2個主營業務收入過兆元的產業集群,培育5家以上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千億級企業集團,50家以上綜合實力全國的百億級領軍企業,100家以上“專精特新”單項企業,全省形成10個以上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基地)。

2)共贏未來 廣州黃埔工程機械行業協會第一屆第四次會員大會勝利召開 (來源:慧聰工程機械網)

2019年1月3日,廣州黃埔工程機械行業協會第一屆第四次會員大會以及新歐之夜三周年慶典隆重召開,來自廣州市黃埔區的各位長官、兄弟協會以及友好部門的同仁們共聚一堂,共同分享黃埔協會2018年的收獲與喜悅。

2018年,協會各項工作創新發展,聯手會員企業廣州新歐機械有限公司成功舉辦全國液壓高峰論壇,並成功組織會員企業參加上海寶馬展,開展黨支部活動以及行業規範制度、會員企業品牌的推廣等一系列工作都取得良好的成果,受到上級長官、兄弟部門的一致肯定。在未來的工作中,協會將更加著重在宣傳、誠信、品牌等方面服務會員,更好地調動廣大會員的積極性,進一步提升協會的凝聚力和影響力。

5.3. 新能源

1)國軒高科811軟包電池能量密度達302Wh/kg(來源:真鋰研究)

日前,國軒高科舉辦了第八屆科技創新大會,將科技成果獎特等獎頒發給了“190Wh/kg磷酸鐵鋰電池開發及產業化”項目。該項目團隊將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突破190Wh/kg。此外,“140Wh/kg磷酸鐵鋰電池系統開發及產業化”、“300Wh/kg高比能電池開發”兩個項目獲得科技成果獎一等獎。

目前國軒高科三元鋰電池產能已增至3GWh。公司已於近期制定了2019年度的經營計劃,明確明年的客戶和訂單情況,正在逐步落實。在保持與戰略合作夥伴北汽新能源和江淮汽車穩定合作,以有效應對無補貼時代的同時,也在加深和奇瑞汽車、眾泰汽車等眾多客戶的合作,以期實現爆款車型的配套。

2)大眾汽車收購沃爾沃車聯網子公司(來源:真鋰研究)

大眾以11億瑞典克朗的價格,收購沃爾沃旗下WirelessCar車聯網公司75.1%的股份。目前,WirelessCar在瑞典、北美和中國的辦事處擁有370名IT 員工。WirelessCar擁有自己的開放智能網聯平台,捷豹路虎、戴姆勒、日產和沃爾沃等汽車製造商都是其客戶。WirelessCar還開發包括禮賓服務、账單服務、安全和應急服務等數字服務。WirelessCar平台通過其網聯平台在全球擁有約350萬輛網聯汽車。大眾計劃利用WirelessCar的網聯技術,幫助其加快數字生態系統的發展,並在其下一代汽車中提供全面的智能網聯服務。

3)上汽大眾2018年銷售206.5萬輛,連續四年蟬聯乘用車市場銷量冠軍 (來源:真鋰研究)

新年伊始,上汽大眾呈上了2018年銷量成績單,全年銷售2,065,077輛,位列國內汽車市場銷量第一,並連續四年蟬聯乘用車市場銷量冠軍。大眾品牌在銷量高位依舊保持穩健,全年銷售171.3萬輛,繼續位列國內單一汽車品牌銷量榜首;斯柯達品牌全年銷售35.2萬輛,同比增長5.7%。

除了在傳統燃油車領域保持優勢以外,企業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動作頻頻。途觀L插電式混合動力版與帕薩特插電式混合動力版已相繼登場,上市兩個月累計銷售4,174輛。新能源汽車工廠於2018年10月開工,這也是大眾汽車集團全球首個新建的純MEB工廠,預計將於2020年底建成投產。未來,上汽大眾將基於MEB平台打造多款全新一代純電動車型。

4)比亞迪大爆發:全系累計銷量500萬輛,新能源車累銷50萬輛 (來源:真鋰研究)

12月31日,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長江發表新年致辭,並公布了比亞迪的主要業績:1-11月累計上險同比增長28.8%,行業增速最快;累計上險量位列第18名,比2017年同期提升2位,在上險前20個企業中,增速最高;11月市佔率繼七連升後再創新高,達2.45%,位列第16名。

2018年上半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奪得全球銷量冠軍,下半年連續4個月破2萬輛大關,提前完成20萬輛新能源年銷目標,成為中國首個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突破50萬輛的品牌。此外,比亞迪在燃油車市場也有不俗的表現,總銷突破25萬輛,在主流陣營佔據了重要位置。

5.4. 電子、通信與半導體行業

1)雷射技術如何讓嫦娥、玉兔實現“睜眼”落月?(來源:OFweek雷射網)

2019年1月3日上午10點26分,萬眾矚目的嫦娥四號穩穩地落在月球背面的馮·卡門撞擊坑。11時40分,嫦娥四號著陸器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這是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拍攝的圖片,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

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王建宇院士團隊負責研製的雷射測距敏感器、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為本次“睜眼”落月的提供了重要支持,同為該團隊研製的紅外成像光譜儀則將進行後續的科學實驗探測。

在本次任務中,我國科學家與荷蘭、德國、瑞典、沙特開展了4項科學載荷方面的國際合作,而雷射測距敏感器的雷射光源、探測器、高壓電源等核心元部件則均實現國產自研,並進一步提高了系統的集成化、輕量化程度。此外,自主研發的紅外成像光譜儀不僅集成了最新的遙感技術,還成功實現輕小型化,綜合性能優於歐美同類產品。

2)新華半導體控股(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來源:SEMI 大半導體產業網)

當前半導體材料仍然是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關鍵支柱之一。因此,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上海國盛集團、以及協鑫集團發起的兩支基金決定集中各自的資源優勢,共同設立新華半導體控股(上海)有限公司。

依據1 月 3 日新華半導體發布的新聞公告,新華半導體的注冊資金為 90 億元人民幣,總部設在上海。新華半導體將重點投資矽材料產業以及與其生態系統相關的集成電路產業,通過研發製造、投資並購和整合協同,成為國內名列前茅、全球舉足輕重的矽產業行業龍頭,為社會創造價值,為股東實現回報。

3)韓國SK電信開通首個5G商用直播 未來將啟用5G無人機直播(來源:SEMI 大半導體產業網)

韓國頂級無線運營商SK Telecom利用新年的這個機會展示了5G網絡在2019年將如何同時影響這兩大市場。該公司從1月1日午夜開始,利用其5G網絡超低延遲直播了首爾盛大的新年慶祝活動,時長11分鐘。

SK利用5G移動路由器和基地台向安裝有TLive Caster應用的智能手機流媒體傳輸了多個實時影片,且這一傳輸形式的延遲率極低,幾乎同有線傳輸相當。具體來說就是,觀看5G流媒體直播觀眾的延遲時間還不到一秒鐘,這也充分展示了5G智能手機在增強現場報導能力方面的巨大潛力。

對此,SK電信高級副總裁Choi Nak-hoon表示:“隨著今天使用5G商用網絡展開了成功的電視直播,SK電信開創了5G媒體服務的新紀元。在這個嶄新的時代裡,個人創作者將得以依靠5G智能手機隨時隨地展開高品質的影片直播。”

5.5. 機器人與智能製造

1)隨著智能停車庫的落地,AGV停車機器人形勢一片大好(來源:OFweek機器人網)

12月29日,杭州市錢江新城投資集團“未來停車場蜻蜓公園”開工。此項目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潛入式AGV機器人停車項目,預計在2021年年底建成。

AGV就是柔性生產線和立體庫等現代化倉儲體系的關鍵設備之一,憑借著自動化程度高、靈敏、安全等優勢,在汽車製造、家電、重工等自動化生產和倉儲體系等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AGV停車機器人主要通過磁帶導航、雷射導航、視覺導航等技術對停車進行引導作用,再融合車板交換、梳齒交換、機械臂等車輛交換技術完成機器人停車指令。跟別的移動機器人不一樣的,AGV停車機器人的重點在於其停車的AGV系統,這個系統,具備行動快捷、工作效率高、結構簡單、可控性強、安全性好等特性。截至目前,我國眾多企業紛紛布局AGV停車機器人領域,例如:海康機器人、昆船智能、深圳怡豐、西子智能、松靈機器人等。

2)進一步解放人力,碼垛機器人市場迅速擴大(來源:OFweek機器人網)

在製造業大軍轉型更新過程中,工業機器人已成為重要的角色。其中,碼垛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場景之一,在工業機器人市場中佔據很大的市場份額。所謂碼垛指的是將產品按一定要求堆疊起來,方便叉車運輸到倉庫,或者進行裝箱、出貨等物流任務,常見於自動化生產線、碼頭和倉庫等場景。目前,國內提供碼垛機器人解決方案的企業有很多,如上海我耀機器人有限公司,即51ROBOT平台提供了專業的真空碼垛機器人系統。

近年來,我國碼垛機器人市場迅速擴大。根據業內數據分析,去年中國銷出了4萬多台碼垛機器人,增長速度超過30個百分點,並預計到2020年將超過10萬台。從市場規模來看,目前中國碼垛機器人市場大概是80億,而到2020年將會達到160億。原因主要是受到政策的推動,以及製造業、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而碼垛機器人能夠幫助企業提升效率,未來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3)“面向製造業的大功率半導體雷射器”項目啟動會召開(來源:OFweek機器人網)

近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增材製造與雷射製造”專項“面向製造業的大功率半導體雷射器”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江蘇蘇州召開,科技部高技術中心卞曙光副主任、江蘇省科技廳、蘇州市科技局相關長官、項目谘詢專家組、項目(課題)負責人、骨乾研究人員、專項總體專家組責任專家以及專項辦相關人員參加了此次活動。

“面向製造業的大功率半導體雷射器”項目由蘇州長光華芯光電技術有限公司作為項目牽頭部門,聯合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應用電子學研究所、武漢銳科光纖雷射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紐敦光電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上海飛博雷射科技有限公司等17家部門共同申報,於2018年6月獲得國家科技部立項支持,項目總預算經費5889萬元,其中獲批中央財政專項經費2659萬元。

通過本項目開展國產大功率半導體雷射芯片研究,有利於解決雷射器從芯片製造、封裝到高亮度合束、光纖耦合等關鍵環節的技術難題,對國產化工業用雷射器掌握上遊核心技術、完善雷射製造產業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證券研究報告:《兆軌交項目獲批,逆周期投資先行,產業更新跟進》

對外發布時間:2019年1月6日

報告發布機構: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報告分析師:

鄒潤芳 SAC執業證書編號:S1110517010004

曾 帥 SAC執業證書編號:S1110517070006

崔 宇 SAC執業證書編號:S1110518060002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