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糖尿病引起的胃腸病變,應該怎麼處理?

糖尿病引起的胃腸病變,應該怎麼處理?大約一半的糖尿病患者都會出現胃腸病變,其中胃部病變佔10%左右,腹瀉和便秘各佔約20%。但因為部分患者無明顯癥狀,所以臨床就診發病率比實際發病率低。那麼糖尿病引起的胃腸病變,應該怎麼處理?

糖尿病患者胃腸病變會出現哪些表現?

1、食管:大多數患者無食管癥狀,為亞臨床表現。有癥狀的人與食管動力障礙有關,常表現為胸骨後不適、返酸、噯氣,還有的人會有吞咽困難。

2、糖尿病性胃輕癱:主要表現為胃動力障礙、排空延遲所致的上腹脹、早飽、噯氣和模糊不清的上腹不適感,嚴重的患者還會出現噁心、嘔吐,表現為胃瀦留、胃擴張等。

3、應激性潰瘍:在應激狀態(如感染、創傷、手術等)下,患者因胃粘膜缺血、血流量下降、胃粘膜粘液分泌下降、上皮更新速度減慢、攝護腺素生成減少、胃酸作用等可導致上腹痛、嘔吐咖啡色液體、黑便並伴有頭暈、乏力出汗、口乾等表現,嚴重者可發生失血性休克。

4、消化性潰瘍:主要為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發生率低,這可能與低胃酸分泌有關。

5、糖尿病性腹瀉:多表現為間歇性水樣瀉或脂肪泄,有時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也可表現為頑固性水樣瀉,往往無明顯誘因且以夜間多發。大多數患者伴有周圍神經性病變(包括肌張力下降、腱反射減弱、四肢末梢感覺異常等)和自主神經病變(瞳孔對光反射減弱、多汗、尿瀦留、大便失禁等),多發生於長期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且血糖控制不良的人。

6、糖尿病性便秘:約2/3的糖尿病患者有便秘史,糖尿病並發廣泛神經病變患者便秘發生率約90%,主要因結腸動力障礙所致,有的患者表現為結腸擴張,甚至產生腸梗阻。

如何治療糖尿病患者胃腸病變?

由於糖尿病胃腸病變的發生與血糖控制不良、微循環病變、自主神經變性等密切相關,所以治療上需要積極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環,控制和改善內臟神經病變。不過說來說去,一切併發症的源頭還是糖尿病引起,所以治療糖尿病本身才是關鍵。

糖尿病的治療除了傳統的吃藥打針之外,近年來隨著胃轉流手術的出現和日漸成熟,給廣大2型糖尿病患者帶來了希望。手術通過改變食物流經途徑,不干擾食物的正常消化和吸收過程,通過減少食物的攝取與吸收,從而減少能量的攝取與糖代謝負荷;胃腸道重建後,改變了腸——胰島素軸激素食物分泌,從而改善糖代謝。據我院多年來數據顯示,相比於藥物治療,實施胃轉流手術的患者在整體健康、情感健康、身體與社交功能、痛苦緩解以及個人精力恢復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所以建議符合手術指征的糖尿病患者,儘早行胃轉流手術。

糖尿病引起的胃腸病變,應該怎麼處理?希望幫到你!

【注】戴曉江,醫學碩士、副主任醫師

中國研究型醫院協會糖尿病和肥胖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外科分會肥胖症和糖尿病外科委員會委員

廣東省醫師協會微創外科委員會委員

擅長各種減重及糖尿病手術。師從我國著名的微創外科、肥胖症專家鄭成竹教授;在微創手術治療肥胖症及2型糖尿病方面,開展了大量的臨床工作並取得了滿意的臨床效果。治療水準居國內先進列。發表論文20餘篇,SCI3篇,參編臨床專著三部。先後主持參與省部級基金5項,進行糖尿病外科治療的基礎及臨床研究;同時參與亞太地區肥胖及代謝外科醫師協會多中心合作重點項目《亞洲糖尿病外科治療多中心實驗研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