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太保壽險:長期護理保險已覆蓋11省1700萬人

中新經緯客戶端8月1日電(魏薇)“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是應對人口老齡化、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舉措。”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健康養老事業中心黨委書記王光劍在銀保監會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2018年發布的《中國人口展望(2018)》預計,我國老年人口規模和老齡化程度將攀升,老年人數量將在2058年左右達到峰值4.4億,佔比達到33.7%。此後,儘管老年人口總量有所下降,但佔比還將持續上升。

2016年7月,人社部發布《關於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提出利用1-2年時間,在上海市、成都市、重慶市、廣州市、寧波市、蘇州市、長春市等15個城市試點,探索建立以社會互助共濟方式籌集資金、為長期失能人員的基本生活照料和與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提供資金或服務保障的社會保險制度。如今,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已走過三年試點期。

“長期護理保險的起步時間不長,業界通過多個維度、多個方式,在進一步的摸索和探索過程中。”王光劍表示,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的整體原則下,商業保險機構作為連接政府主管部門、社會服務力量和制度保障人群的重要紐帶,在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未來的建設中能夠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王光劍在銀保監會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發言 中新經緯 魏薇攝

王光劍認為,商業保險機構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六方面:一是能充分發揮“管辦分離”的制度優勢,支持政府主管部門更好地開展監督控制,牽引市場主體開展良性競爭,促進長期護理險經辦體系更有效率地運轉。二是進一步發揮商業保險機構機動靈活的機制優勢,因為市場信息、市場信號最敏捷、最敏感,商業保險在落地方面更加高效。三是能發揮商業保險機構自身在風險管理、專業技術、機構網絡、客戶服務等方面的專業優勢,提升長期護理保險經辦服務的品質和效率。四是能發揮商業保險機構的市場化手段優勢,整合失能評估、護理服務、信息系統等全方位產業鏈資源,為制度運行提供專業、一體化的服務支持。五是能發揮商業保險機構的資金優勢。壽險公司具有長周期發展的特殊作用,而且謀求的是長期價值增長的發展戰略。因此,在資金供給方面,能夠提供優質的醫養服務供給,滿足多樣化護理需求,並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加快健康養老產業布局。六是能發揮商業保險機構的產品保障優勢,開發與社會長期護理保險相銜接的補充型團體及個人長期護理保險,提供多層次的護理保障。

“長期護理保險有別於其他保險的最大特點是它交付的不是保險理賠資金,而是服務,而服務的專業化是目前的一大短板。”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健康養老事業中心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太平洋醫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宋全華在會上表示。

宋全華認為,整體的匹配長期護理需求的專業化服務能力實質上有待提升,這是各地政府試點長期護理保險時的一大難題。宋全華介紹,保險公司應該聯合相關養老醫護專業機構,在三方面進行支持:一是充實試點地區的護理服務人才的儲備;二是進行常態化的培訓;三是通過服務品質管理等抓手,提升護理人員的服務技能。

在談到長期護理保險評估標準時,宋全華指出,選擇一個科學合理、公正公平的鑒定標準是長期護理保險試點推進在技術層面面臨的一大難題。失能評估鑒定標準是參保人是否能夠享受償付標準的基本依據,也是管控長期護理保險基金安全的主要環節。

宋全華介紹道,中國太保壽險與上海衛生健康發展研究中心合作推出了《老年照護需求評估標準》,綜合了國際上對失能評估的綜合性標準,經過了上海七年35萬人次的長期跟蹤和完善,得到上海衛健系統、民政系統、社保系統共同認可的標準。目前來講,這套標準已經在上饒、桐廬、嘉善等地上線,積累歷史經驗數據30餘萬人次,總體運行效果較好。

王光劍表示,截至6月底,中國太保壽險在長期護理保險已覆蓋全國11個省1700萬人,享受待遇群眾近27萬人次,市場參與率超50%。以成都為例,中國太保壽險已為3600多人提供長期照護服務,初步形成了太保特色的“成都長護模式”,支持當地養老護理領域就業率增長和市場護理服務供給能力提升。(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部門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以其它方式使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