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脫手負債煤企,中國能源行業進入後“黃金時代”

圖片來源:pexels

國電永壽煤業的股份如今成了燙手的山芋。

經歷了去年12月的轉讓未遂後,近日國電陝西電力有限公司(簡稱“陝西電力”)再次於北京產權交易所(簡稱“北交所”)掛牌轉讓國電永壽煤業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永壽煤業”)55%的股權和7.99億元的債權。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的轉讓底價為6.4億元,與去年7.99億元的底價相比,足足打了個八折。

“煤炭企業趁目前行業效益還不錯的時候轉讓負債資產,否則很難再有更好的時機。”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在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

產能、環保,兩座大山

成立於2008年的永壽煤業擁有碾子溝煤礦100%的控制權。這座煤礦在1985年籌建,於1992年竣工投產,經勘探,碾子溝煤礦的地質儲蓄量達到1078萬噸。“永壽縣碾子溝煤礦內機器轟鳴,采煤車不時從斜井中運出原煤”,“一車車原煤被裝上貨車運出”,從過往的報導中仍可想象到碾子溝煤礦在14年前的熱鬧場景。

然而,原本建設年限為46年的碾子溝煤礦,在27年後的今天已經無法繼續為它的擁有者所用。從北交所披露的信息顯示,煤礦的采礦權證在2017年9月份已經過期,剩餘4000萬元采礦權價款未繳納。從2017年到今年6月,該煤礦無法帶來任何的營業收入,作為擁有者,永壽煤業的負債也從8.16億元擴大到8.87億元。

就在碾子溝煤礦被“遺棄”的同時,新增的優質產能在近年來迅速地搶佔市場。據陝西省自然資源廳的統計報告顯示,2018年陝西省新發現中型以上規模礦產地11處,其中新增煤炭資源就有29.97億噸。

“這些煤礦的開採的成本比較低、品質比較好、離消費的中心比較近,又或是運輸非常便利。”自然資源保護協會能源、環境與氣候變化高級顧問楊富強向時代財經表示,相比之下,碾子溝煤礦1078萬噸的儲存量在煤礦中只能屬於中小型,估計年產量在30萬噸以下,由於受到優質產能的擠壓,再加上煤炭需求下降,煤企的競爭更加激烈,誰也不想把無法盈利的”爛攤子“一直背著。

而類似碾子溝這樣年產30萬噸以下的煤礦,正是中國在“十三五”煤炭行業去產能過程中加快處置的對象。碾子溝煤礦的衰落,一個根本原因就是過往產業繁榮背後的無序發展。這樣的發展模式,已為現在的生態紅線所不容許。

早在2005年,碾子溝煤礦曾被曝光非法采煤的現象。據西安晚報此前報導,當時碾子溝煤礦北側傾倒著大量的煤矸石,發黑發臭的汙水直接排入太峪河,嚴重汙染彬縣城區即將啟用的飲用水源水質。

因此,當5年後陝西電力正式成立進軍煤炭市場時,第一個投資的就是國電永壽煤業所屬的碾子溝煤礦90萬噸改擴建項目。然而根據2015年《中國經營報》披露,截至2014年6月底,碾子溝煤礦180萬噸/年產能項目未取得環保部門環評批複。

環評遲遲未能批複,正是考慮到碾子溝煤礦部分礦區存在涉及彬縣太峪河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的風險。北交所的掛牌信息中,就明確提醒了意向受讓方應自行了解彬縣太峪河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的相關規劃。

在環保和去產能的大勢下,永壽煤業希望通過債轉股的方式,找到願意接手碾子溝煤礦的人。然而對於投資者而言,他們更看重的是有沒有盈利機會。楊富強坦言,像這樣債轉股的企業”都是經營有些問題的“,也正因此,投資者擔心除了會背上債務,還要年年往裡面貼錢,所以真正實現債轉股的企業並不多。

如果沒有人接手,永壽煤業就只能走向破產一條路。

後“黃金時代”

時代財經注意到,近期煤炭行業的股權轉讓事件並不是只有永壽煤業這一個。

就在永壽煤業的轉讓信息公布的4日後,國電貴州煤業投資有限公司在6日也公布了轉讓國電貴州雙龍興旺煤業有限公司(簡稱“雙龍興旺煤業”)100%股權及相關債權項目的詳情。

與永壽煤業類似,該公司年報顯示,在過去的2018年,雙龍興旺煤業營業收入為0元,負債接近6億元。

面對煤炭行業越來越頻繁的股權轉讓,楊富強感慨,煤炭行業的“黃金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

申萬宏源的數據顯示,中國的煤炭消費增速從2011年的8.86%,快速下滑至2012年的1.26%,2014年至2016年,煤炭消費更是出現負增長,最終導致了2012年至2015年全行業面臨虧損。

上述機構在《煤炭行業債務分析專題深度報告》中指出,2011年以來,上市煤企平均資產負債率逐年上升,2016年上市煤企平均資產負債率達到57.2%,處於較高水準,其中30家上市煤企中有6家的資產負債率超過70%,佔比20%。

雖然在2016年的去杠杆政策背景下,上市煤企平均資產負債率開始下行,到2018年已降至53.4%,行業的盈利情況也有改善,但林伯強認為,對於大多數企業而言,日趨的嚴格的環保政策始終對煤炭企業造成打擊,“無論是環境治理還是碳排放,最終針對的還是煤炭企業。”

2018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更是劍指煤炭能源,明確要逐步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減少煤炭生產、使用、轉化過程中的大氣汙染物排放。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在2019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提出,2019年,煤炭消費比重目標要下降到58.5%左右,燃煤電廠平均供電煤耗每千瓦時同比要減少1克。

在環保政策加壓下,林伯強預見,煤炭行業正在不斷往下走,越走越小。

實際上,無論是永壽煤業,還是雙龍興旺煤業,都是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國家能源集團”)脫手負債煤企的常態舉措。業內認為,這也是國家能源集團在為布局新能源產業謀取空間。

在去年8月的中國西安光伏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國家能源集團總經理、中國工程院院士凌文宣布將會全力進軍光伏發電產業,並已在銅銦镓硒(CIGS)薄膜光伏技術上獲重大突破。

其實不僅是國家能源集團,包括同煤集團、陝煤集團等以煤炭發家的能源集團都在淡化過去煤炭的發展色彩,紛紛投入新能源的“藍海”。

林伯強表示,煤炭是能源的主要支撐並沒有錯,但是一個行業需要發展就必須多元化,否則面對變化時措手不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