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周少軍:柑橘園裡追夢人

名片   

周少軍,1989年生,湖南道縣人。2013年大學畢業後,選擇回鄉承包柑橘園,從最初的幾十畝發展至近400畝,借力“互聯網+”創新農產品種植銷售模式,帶領鄉親們在家門口致富。

周少軍

故事

8月1日,永州道縣清塘鎮樓田村,果農周少軍一大早就出門了。這天,他要去市場購買滴灌設備,中途順便去其他果園學習灌水經驗。    

旱了20多天,周少軍內心有些急。上個星期,他和工人通宵達旦給13000多株橘樹漫灌澆水,每株苗需澆水20到30公斤。為此,他和工人們忙了整整7天時間。    

周少軍說:“伺候果樹就像培育孩子一樣,不能有任何疏忽,管吃管喝還要管著不被蟲子咬。”看似樸素的道理,是周少軍5年來守著果樹苗子“熬”出來的心得。    

好在,精心打理之下,今年果樹長勢甚好,果子也個個周正好看。    

1989年,周少軍出生在樓田村一個農民家庭。目睹父母的艱辛,他發誓要改變農民的處境,改善農村落後、貧窮的面貌。

高中畢業後,周少軍進入湖南農業大學學習。在校期間任學院學生會主席,獲得過國家勵志獎學金,每年參加暑期社會實踐活動,2010年獲得團中央暑期社會實踐農業農村類調查報告一等獎。    

大學畢業後,周少軍選擇回鄉承包山場種柑橘。剛開始,父母很不理解,村民對這位大學生的“回歸”也看法微妙。周少軍說:“當時我確信年輕就是資本,即使我失敗了,還有幾十年可以翻身。”    

信念堅定,壓力卻山大。周少軍找親戚朋友借了26萬元,除卻承包成本,所剩無幾。    

橘樹掛果需要3年時間,這3年,對於周少軍來說,同樣也是一段“蟄伏期”。他吃住都在果園,與3000株果苗朝夕相伴。在寂靜的山野裡,他一邊進行理論學習,一邊向有經驗的果農請教,常常忙得飯都顧不上吃。

天道酬勤。2016年秋天,當第一批果子圓鼓鼓、黃澄澄結在枝頭時,周少軍幾乎熱淚盈眶。2017年,他新建了320畝柑橘基地,種植了更多的柑橘新品種,希望實現一年四季都有果銷售的願景。    

打理果園繁瑣且辛苦,銷售果品才是對果農一年辛勞的最大考驗。與老一輩果農不同,周少軍開微店、淘寶店、發朋友圈,建社區微信群,回母校門口擺攤……事實證明,效果還不錯。    

目前,周少軍注冊了自己的商標“蓮橙莊園”,引進柑橘初加工設備,打算借“互聯網+”東風創新農產品種植銷售模式,實現柑橘種植服務、采後初加工、包裝運輸、銷售一條龍服務,增加農戶收入。    

周少軍還有更大的“野心”。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账,3年掛果以後,估算用工20人次/畝/年,可以有效解決20餘人在家門口常年務工需求。他還成立了道縣濂溪柑橘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周邊20余戶種植柑橘1600余畝,通過互聯網等方式拓寬銷售管道,幫助果農有效避免好果低價、有果無人問的局面,平均每畝較原來提高收入1000元以上。    

周少軍說,中央提出鄉村振興戰略,讓農民成為一個讓人向往的職業。這裡的“農民”,他理解的是可以借助高科技手段解放雙手,給農村帶來更多活力的新型農民。而他還只是剛剛起步。(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網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