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快遞的戰國時代

作者 | 格隆匯 風鈴裡的刀聲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

7月底,申通股東和阿里簽了《購股權協議》。該協議約定,在三年有效期內,阿里可以要求購買一部分申通股東的股權,或部分申通股份。協議的有效期從2019年12月28日起計算。

稍早些時候,阿里投資46.65億元入股申通快遞的交易剛剛完成,距離這項購股權協議不足一個月。有業界人士認為,阿里對申通連續出手,如果未來全部行權的話,則申通實控人可能會發生變更。

那麽,阿里是在謀求申通的控股權嗎?

或許吧。

阿里目前已經成為申通的第二大股東,但以阿里以往的投資風格來看,即便入股很多,也不會做實際的操盤人,申通的未來依然掌握在原管理團隊手中。

與其擔心控股權的轉換,不如關心一下中國快遞業江湖格局的變動。

1

申通“微笑曲線”的右側拚圖

申通成立於1993年,是業界的元老企業之一,業務覆蓋25個國家和地區。

過去三年裡,申通快遞的市場份額起伏較大。2015年市佔率16.8%,2016年為10.4%,2017年為9.7%,但是2018年探底回升,漲到了10.1%。如果之後幾年裡,申通的市佔率能恢復到16.8%以上水準,那麽這個市佔率走勢圖就會成為一個標準的“微笑曲線”。

這當然是申通希望看到的局面,但當下中國快遞行業的競爭已經白熱化,單靠申通自身的力量幾乎不太可能重返巔峰。

但是,恰在此時,阿里出現了。

今年3月11日,申通披露稱,阿里將以46.65億元入股申通快遞控股股東德殷投資。

7月2日,申通公告稱,德殷控股將其持有的德殷德潤49%股權轉讓給了阿里。

7月31日,申通又與阿里簽署《購股權協議》。這份協議中的購股權總行權價格為99.82億元。

對於申通來說,巨資入股本身即是一種強大的助力,而更有利的是,阿里作為中國第一電商平台,與快遞行業契合度極高。阿里,為申通送來了“微笑曲線”的右側拚圖。

根據以往情況看,雖然阿里的菜鳥網絡本身並不做快遞,但是阿里和菜鳥通過向各大快遞公司提供免費開放的電子面單、智能分單等公共基礎設施,以大數據和信息技術服務為支撐,在快遞成本和盈利方面幫助不少快遞公司實現了數字化操作。

在末端投遞方面,阿里、菜鳥還與快遞公司共建快遞驛站,進一步延伸快遞服務。這些都會對快遞公司的業務帶來巨大的促進作用。

事實也是如此。

今年4月,申通在業績說明會上提出,業務增長速度要保持高於同行業平均水準的標準,單票價格要做策略性調整,單票成本也要降低。申通希望2019年市佔率達到11.5%。

6月,申通的快遞服務業務收入17.69億元,同比增長41.83%;完成業務量6.2億票,同比增長54.42%。其業務量和收入均實現較快增長。

7月之後,隨著阿里的加入,申通的增長或將進一步提速。

申通股價自3月起開始穩健上漲,從低點20元左右一直突破了30元。最近3個交易日受市場環境影響出現較大回調,至今日收盤,距離阿里入股價格已經不遠。

2

阿里菜鳥成快遞業發動機

儘管阿里一直恪守當初的承諾,從未涉足物流業,但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阿里、菜鳥對中國快遞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了。

阿里於2010年投資百世快遞,並收購匯通,2015年5月入股圓通,2018年5月攜菜鳥入股中通,這次又入股申通,而韻達一直是菜鳥網絡的合作夥伴。這一輪轉下來,目前中國快遞業巨頭只有順豐尚未入局。

一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四通一達”在業務量、收入等多項核心經營指標上,都已經超越順豐這樣的直營快遞公司。

2019年第一季度,“四通一達”平均快遞量增長42%,順豐為7%;而在收入方面,“四通一達”一季度的平均增速為58%,順豐是17%。在重點的城市圈,比如江浙滬這種地方,“四通一達”的速度甚至還超過順豐,同等服務下的快遞價格卻又遠低於順豐。

快遞業的這一深刻變化,無疑與阿里的推動有著密切的聯繫。

申通總裁陳向陽曾說,阿里為快遞業帶來的是增量市場,比如新零售、菜鳥裹裹、城配、跨境業務等等。顯然,阿里、菜鳥創造的市場增量讓中通從中獲益匪淺。

陳向陽描述的是實情,阿里、菜鳥近年來針對二三線城市和鄉村開發的“聚劃算”、“淘鄉甜”等平台正在飛速增長。一個典型的例證是,中部地區快遞量的增速已經明顯高於全國。

然而,受益的並不僅僅是中部地區。珠三角、長三角這些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也在借助阿里的產業帶經濟,實現了快遞攬收比繼續高位抬升。

跨境電商方面,菜鳥的國際通關平台技術對跨境物流的快速增長功不可沒。今年上半年,中國國際快遞增速回升,同比增長超過21%。國家郵政局認為,其原因正是電商需求的刺激,以及通關服務效率提高等利好因素的影響。

除了創造增量市場之外,阿里和菜鳥還對快遞行業的高效運轉提供了技術賦能。

申通總裁陳向陽對菜鳥的電子面單印象深刻:“面單免費、自動化分揀、三段碼和二段碼,全是菜鳥幫我們乾的。現在還幫我們做了四段碼,還是免費,甚至幫我們提供高德地圖的資源,也是免費。”

不少業界資深人士認為,菜鳥對快遞業的促進作用非常巨大。

中通快遞集團常務副總裁、中通快運董事長賴建法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以前快遞面單都是五聯的手寫單子,所有分單都是業務員人工來分,而分單工作枯燥乏味,出錯率、離職率都很高,嚴重影響快遞企業運轉效率。菜鳥研發的二段碼、三段碼,既快速,又準確,企業運轉效率大大提升。如果沒有菜鳥,電子面單會很亂,每家快遞公司都會很痛苦,因為要接入很多接口和平台。

中通快遞CTO朱晶熙一直在推動與菜鳥的更深度技術合作。中通在分撥中心的物流天眼和其他IoT物聯網中應用菜鳥的技術,讓系統達到能主動發現問題、預測卸貨時長、計算繁忙程度和貨物堆積程度的水準,使得分撥中心更加智能。

菜鳥的技術賦能讓快遞公司獲益良多,最終也讓消費者從中受益。今天,中國快遞的當日達、次日達已經常態化,“四通一達”的速度和體驗已經不亞於直營快遞,同等服務下,其價格甚至比直營快遞更低。

3

血戰到底VS合作共贏

申通入局之後,大概率會迎來一個新業績快速增長期,然而那些未入局的公司,其處境可能會愈發艱難。

馬雲老師曾說:“雙11的包裹峰量將成為未來8年、10年後每天的平均量,中國很快會面臨一天10億個包裹的挑戰。”

馬老師的這個判斷正在變成事實。

十年前,中國快遞的數量日均只有500萬件,十年後的今天,中國快遞數量日均1.5億件,增長了30倍!

但據國家郵政局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中國快遞數量日均已達1.8億件!

電商是快遞業的幕後推手,而阿里就是中國電商業的老大哥,老大哥的話是有分量的。

電商二哥京東,走的是自建物流的路子,一度非常成功。但出於成本考慮,京東發貨時也不得不使用申通、韻達這些菜鳥網絡的成員來運送在京東平台下單的物品。

這一點是劉強東從前萬萬沒有想到的,然而他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京東物流自身沒有那麽大的運力,只能借助外力。當外力都在融入阿里的朋友圈的時候,京東身法再好,也沒法避開阿里。

這樣一來,京東這些年花大血本鑄就的自建物流長城已經形同虛設。

12年前,劉強東力排眾議,堅決要自建京東物流,為京東商城服務。12年後的今天,京東物流已經從最初的只服務自營商城,變成了社會開放式攬件,而這樣一來,京東物流就從順豐和“四通一達”們的合作夥伴,變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競爭對手。

這種巨變是劉強東始料未及的,然而一切都是形勢所迫。

自建物流這種重資產模式成本太高了,而京東物流配送員的福利待遇此前一度是全行業最高的,人均薪酬超出順豐。

2017年底,京東物流CEO王振輝曾對外聲稱京東物流已經盈利,但今年4月份,劉強東卻說京東物流2018年虧損總額超過23億元,照這麽虧下去,京東物流撐不到兩年半!

隨後,劉強東對京東物流快遞人員薪資做了大幅調整,一邊宣布“混日子的人不是我兄弟”,一邊又把當年創業時的鬧鐘故事翻出來勵志。顯然,京東物流已經走到了艱難時刻。

菜鳥網絡的合縱連橫也對直營快遞企業造成了不小的衝擊。快遞量方面,今年一季度“四通一達”平均增長42%;收入方面,“四通一達”平均增速為58%。“四通一達”借助阿里菜鳥做大了蛋糕,增量市場讓他們飛速發展,而直營快遞企業在這一輪增量市場競爭中卻隻拿到了一點邊角料而已。

這其中的原因,與當年各方的格局有著極大的關聯性。這些年來,阿里秉承的一直是平台運營思路,廣交各路朋友,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而直營快遞這一流派卻執著地選擇了“仗劍走天涯”的孤軍道路,這一進一退之際,兩大流派之間的差距已經很遠了。

中國快遞江湖的草莽時代已經進入尾聲,一個全新的時代即將到來。在這個新時代來臨之際,有人選擇孤軍血戰,有人選擇合作共贏,但無論選擇哪一種,誰都不會主動退場。

大結局終將到來,吃瓜群眾們就拭目以待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