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貧窮的本質不是懶惰:以恰當的推動建立脫貧良性循環

10月14日,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為阿比吉特?班納吉、埃斯特?迪弗洛和邁克爾?克雷默,以表彰他們“在減輕全球貧困方面所提出的實驗性方案”。

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獎詞寫道,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所進行的研究,大大提高了人們抗擊全球貧困的能力。在僅僅20年的時間裡,他們以實驗為基礎的新方法改變了發展經濟學。

早在2013年,阿比吉特?班納吉、埃斯特?迪弗洛就合寫了一本書,名為《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麽擺脫不了貧窮》,這也是二人的研究成果之一。兩位研究者通過實證探究貧困的根源,發現處於貧窮狀態中的人和普通人在欲望、弱點以及理性的層面上,實際上並沒有很大的差別,這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窮人貧困是因為懶惰”的刻板印象並不正確。

關於貧困原因的另一種流行觀點是,貧困是因為窮人缺少資源,有了資源他們就能變富。然而近些年不少扶貧組織為貧困地區提供食物、醫療等資源的做法,並沒有很好地達到預期目標。三位諾獎得主進一步的研究發現,更深層原因是,窮人沒有有效地把資源用在自身和家庭的發展上。

貧困的境遇首先導致窮人接受信息的渠道受限,從而在做出生活決策時會犯下很多小錯誤,而這些小錯誤對於他們生活的影響卻是巨大的,於是就陷入了貧困的惡性循環。只要給一些恰當的援助,比如一條信息、一點兒推動,就能有助於打破這樣的循環,產生意想不到的積極效果。

中國的扶貧實踐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與三位諾獎得主的研究成果是契合的。40年來中國的農村扶貧走了一條從貧困地區區域開發為主轉向以貧困家庭和人口為對象的精準扶貧之路。區域開發式扶貧本質上是一種促進貧困人口集中區域的優先發展來實現減貧的方法,這種方法可以很好地為所有農戶尤其是那些有勞動能力和勞動意願的農戶提供依靠自己主動響應來增加收入的機會。

具體措施包括優先解決影響地區經濟發展的自然、資源、環境、交通、教育等限制區域發展的瓶頸性因素,為窮人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正所謂“要想富先修路”,道路的重要作用就在於促進地區間產品和要素的流動,由此將本地市場接入更大的外部市場,有利於緩解本地市場的脆弱性,釋放本地的生產能力,進而改善貧困地區農民分享經濟增長的機會和能力。這是打破貧困惡性循環的關鍵一步。

十八大以來,中央調整了以區域開發為主的扶貧開發模式,將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作為基本方略,這種策略調整是基於中國現階段貧困人口小集中、大分散的客觀現實以及貧困人口沒有從以往的區域扶貧開發中平等受益的實際狀況做出的。

中國大部分農產區尤其是貧困地區的地理條件複雜,只能走“小農”模式。地區分散,農產品成熟期又相對短暫,所以要幫助這些地區脫貧的關鍵就是要精準匹配生產與需求,在時間和空間上形成歸集效應,幫助貧困地區形成長效穩定的產銷機制。在這方面,國內不少電商正在往這個方向努力,比如拚多多通過其獨創的“拚農貨”模式,將全國貧困縣的農田和城市的辦公大樓、小區連在一起,成功建立起了一套可持續扶貧助農機制。

要在“小農”模式的背景下實現脫貧,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通過農貨上行的方式將小農戶與大市場低成本對接,對原有的低效、高損耗、高成本的體系進行重組,破解整個產業鏈對勞動力(小商販)的過於依賴,以C2B模式實現“田間直發餐桌”,降低中間流通成本,並由此增加生產者的利潤、升級消費者的體驗,進而吸引新的生產要素進入產業鏈,形成良性循環。

所以,將貧困簡單歸結於懶惰其實是一個非常廉價,並且對解決現實的貧困問題幾乎沒有太多參考價值的做法。三位諾獎得主通過豐富的田間調研,對貧困的本質進行了深入而富有洞見的研究,這些研究成果將同中國40余年的減貧經驗一道,為減輕全球貧困做出更大的貢獻。

盤和林(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應用經濟學博士後)編輯 陳莉 校對 李立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