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最新研究:新冠病毒已進化了20年!

複旦大學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張永振教授與合作者雪梨大學愛德華·霍爾莫斯(Edward Holmes)教授3月26日在《細胞》上發表文章,揭示了病毒的基因數據告訴人們的真相以及人們對於疫情起源的認知鴻溝。

作者推測,新冠疫情在大規模暴發前,可能已經在人群中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隱性”傳播,早期由於感染者無症狀、症狀輕微或者零星的肺炎病例未引起注意,直到病毒獲得關鍵點位的突變,更好地適應人類宿主。

文章還提出,新冠病毒可能是重組病毒,其高複製率令基因突變率顯得微不足道,但仍應引起足夠重視。

病毒從蝙蝠到人需要進化20年

這篇論文的作者回顧了新冠病毒前期的溯源工作指出,目前與新冠病毒基因序列比對最為接近的是在雲南蝙蝠身上發現的冠狀病毒,距離武漢1500多公里。“由此得出的簡單推論是,我們對蝙蝠病毒的采樣對某些地理位置有強烈的偏見。這需要在今後的研究中加以糾正。”研究作者表示。

作者特別強調,即便上述雲南蝙蝠身上的冠狀病毒與新冠病毒的序列相似性達到96%-97%,但這可能代表了20多年的進化序列。文章推斷:“不能排除的是,在2019年12月首次發現該病毒之前,該病毒在人群中的‘隱性’傳播期間獲得了一些關鍵突變。”

病毒要在人類中有很強的適應性進化,必須要獲得關鍵的RBD(受體結合區)點位的突變,以及新冠病毒特有的Furin蛋白酶切位點的插入突變。作者推測,病毒在短時間內迅速暴發前,可能已經在人群中經過一段時間的傳播,很好地適應了人類宿主。

研究作者認為,在前期的“隱性”傳播期間,當病毒最初傳到人身上時,可能由於無症狀感染者(只有輕微的呼吸道症狀但沒有肺炎)未能被發現,或者一些小範圍局部暴發的感染未被上報到標準系統上。而在持續的人傳人過程中,病毒逐步演化出了上述蛋白酶切割位點等關鍵突變,從而變得完全適應於人類。

為了驗證上述推測是否正確,研究者認為,回溯追蹤2019年12月之前呼吸道症狀患者的樣本,有助於揭開病毒是如何“隱性”傳播的謎團,但也提出了這一工作的難度。作者表示:“對呼吸道感染的回顧性血清學或宏基因組學研究將有助於確定這種情況是否正確,儘管這樣的早期病例可能永遠不會被發現。”

論文中指出的另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是,新冠病毒是否是重組病毒。病毒的重組事件會加速疫情的大規模暴發,因此不可小視。

然而試圖確定重組事件的確切模式和基因組起源是困難的。“特別是因為許多重組區域可能很小,而且隨著我們對更多與新冠相關的病毒取樣,小的突變可能已經發生了。”作者表示。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作者認為,有必要再次對動物種群中的病毒多樣性進行更廣泛的采樣,但這同樣是困難的。

“不幸的是,華南海鮮市場上明顯缺乏直接的動物樣本,這可能意味著很難,甚至不可能準確地識別出這個地方的任何動物宿主。”作者表示。

作者同時呼籲,考慮到野生動物中病毒的巨大多樣性及其正在發生的進化,盡可能地限制我們接觸動物病原體可能是降低未來暴發風險的最簡單和最經濟有效的方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