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健康細節,吃著降糖葯為何血糖還不達標?

在咱們生活著的這個星球,2型糖尿病的患者數有4.15億,這其中,咱們的同胞超過1億。當前,對糖尿病有超過12類藥物可以選擇,但是,血糖控制仍然是個老大難問題,在糖尿病管理較好的美國,患者血糖達標率也只有50%左右。咱們這兒,血糖達標率更是令人悲觀,資料顯示僅有25%到30%。問題出在哪兒啦?

糖尿病管理是1項系統工程,血糖控制不佳的關鍵環節之一,是藥物失效。降糖藥物失效,按學術範兒的分類,有2種,原發的和繼發的。原發性藥物失效,指的是在確診糖尿病之初,口服胰島素促泌劑就不靈,血糖水準始終下不來,這類情況主要是見於那些確診晚的患者,在診斷為糖尿病時,胰島功能其實已經嚴重衰竭。繼發性藥物失效,指的是開始服藥的第1個月或是更長時間內,血糖控制得還不錯,但隨著服藥時間的延長,藥效越來越差,加大藥物用量,血糖仍然無法得到有效控制。繼發性藥物失效的發生率每年為5%到15%,在應用胰島素促泌劑5年後,會有約30%到40%的患者出現這種情況。10個吃藥的,有4個不管用,這病還怎麼治呢?是葯太差,還是吃法不靠譜呢?

面對這樣的困境,大夫和患者都感覺焦慮。過往的普遍觀點認為,口服降糖葯失效,主要與胰島細胞衰竭相關,特別是磺脲類和格列奈類,發揮藥效的前提是體內有一定數量的胰島β細胞。病程延長後,胰島功能以每年約5%的速率衰減,因此,促泌劑效果就變差。如果儘早發現血糖異常並進行控制,糖毒性解除後,胰島功能有望恢復,藥物就會有效果。從這個意義上說,降糖藥效靈不靈首先是由何時規範治療所決定的。此外,臨床實踐也發現,飲食控制、運動情況、是否有腹瀉或感染、有沒有同時服用利尿葯等對胰島素有拮抗作用的藥物等,都會導致降糖葯失效。最新的研究發現,一些降糖葯靜脈給葯有效,但口服不靈,這說明腸道菌群不平衡是影響降糖藥效果的關鍵因素。

糖尿病治療的核心是保護胰島細胞功能及防治併發症,當前,隨著對降糖葯認識的深入,學界的共識是承認單葯治療無法長期控制血糖達標,而口服降糖葯早期聯合治療可顯著提高血糖達標率,目前公認二甲雙胍是首選一線葯,但在二線葯選擇上缺少共識。對糖尿病治療的基本原則,著重強調5駕馬車共同驅動,正確資訊儲備;飲食治療;運動治療;藥物治療;血糖監測。需要特彆強調,任何方案都以生活方式乾預為基礎,在藥物聯合方案的選擇上,需要評價年齡、病程、低血糖風險、肝腎功能、併發症、伴發疾病、經濟能力、接受意願等因素。通俗地總結,確認糖尿病後,您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詳盡了解這個病的基本道理,然後確定您自己信任的負責的大夫,按著規範要求配合和服藥。如果今天聽鄰居老呂介紹的偏方,後天按病友老劉的經驗自行換藥,甚至革命小酒天天喝卻從不測血糖,那您只能靜待併發症到來了,真沒別的辦法。

糖尿病的基本道理是,這種病是慢性進展的過程,病的時間越長,胰島細胞功能就越差,對自身以外的血糖控制手段的依賴就越大。因此,早期根據個體情況聯合用藥,才可能將血糖控制在理想狀態。當前的主要觀點是,不能等到單一藥物用到最大劑量還無效時,才考慮加入其他葯。而是要利用不同藥物的降糖機制,通過協同作用增強效果,這樣可以取長補短,降低不良反應。通常的原則是2種不同類的葯合用,必要時可加到3種。因此,強烈建議,在治療初期最好是看專家門診,請有經驗的大夫根據個體情況來製訂方案。

糖尿病患者較常踏上的治療彎路,是確診初期降糖心切,希望把能用的辦法都用上,爭取十天半月就恢復正常,以便重新恢復每天開心吃喝,不受管控的生活,這樣往往會攤上大事。因為,機體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已經形成相應的滲透壓,快速降糖,會使滲透壓突然下降,出現低血糖癥狀,輕者出現心悸、手抖、飢餓感,重者意識改變,昏倒甚至要命。因此,降糖要有長期控制目標,要根據血糖變化逐漸調整服藥量。當服藥後,血糖不達標時,要考慮到血糖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切不可盲目認為是葯不行而頻繁更換藥物,通常的情況是,胰島素增敏劑量需服用15天到30天才能達到最大降糖效果。

糖尿病患者還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對藥物療效的評價不能憑自我感覺。雖然,得了糖尿病後會有口渴、多飲、多尿、消瘦、乏力等,但癥狀出現和自我感覺的嚴重性,與血糖的高低是不成正比的,有時血糖高卻未必有癥狀。因此 ,評價藥效或調整藥物方案都要以血糖監測為依據。通常,如果血糖連續出現異常,或檢測糖化血紅蛋白的結果大於7%,就要找醫生顧問,以便決定是否要調藥量或是更換藥物方案。糖友們應該有信心,現在降糖藥物的選擇是豐富的,就算是繼發性藥物失效,在配合胰島素治療後,胰島細胞若能改善,也是可以重新恢復對口服降糖葯的敏感性的。如果胰島功能衰竭,沒有分泌功能,也可用胰島素替代治療。規範治療是可以延緩和控制併發症發生的,關鍵是要有信心,信科學,加油吧。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以科學與人文視角觀察健康,包括測查、快報、細節、釋疑、觀察、觀點、史話、逸事等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巨集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鏈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