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頭號玩家》 也是廉價的情懷兜售

  好萊塢大導演斯皮爾伯格的新片《頭號玩家》國內公映之後,第一周票房就過了4億,當然厲害,迷影分子刷了不止一次,扒出很多致敬的梗或者彩蛋,目測至少200起。這說明什麽,電影片方華納和老斯財大氣粗,無往不利,除了星戰和奧特曼,幾乎把電遊、二次元、老電影等領域的著名IP全都收入囊中。在某種程度上,我覺得是資本的勝利勝於創意的勝利。這麽說,並非否定作為金字塔尖的大導演的功力。當然,他能夠把那麽多梗雜糅在一起,拍出水準之上的爆米花電影,贏得很多垂直閱聽人的青睞,顯然是舉重若輕的漂亮出手。所以,分數還是及格線以上的。

  但是,我看完電影,聯想起在此之前看到的各種溢美之詞,諸如炸裂、刷三遍、熱淚盈眶等等,反而產生了一種不太舒服的落差。這些讚美的評價實際上是針對信手拈來的梗,而對電影的主題、人物形象、敘事結構等本質元素選擇了視而不見。而恰恰是那些事關電影本質的內容,較之大導演的名頭,我覺得可以說是失手了。

  一條條地說,電影的主題實際上有兩個,第一,告訴大家人類美好的情感比如友情、愛情、社會責任等,都應該回到現實生活裡去追求;第二,始終保持著對於資本獨裁的警惕性。前者比後者更突出,但是在實際貫徹過程中,主題是很薄弱的,電影陷入了狂熱又廉價的情懷致敬中,而觀眾也沒有在靈光乍現值得去思考的情節點上沉下來,只能追逐著找梗找彩蛋。這不就是爆米花電影的特點嗎,不準思考,只要求速度與激情。主題弱了,人物也跟著薄弱了,男主角到底為何要堅持到遊戲的最後,成為綠洲英雄,動機實際上一再搖擺,為愛情?為復仇?為個人價值的實現?似乎都有一些,但每一個都稱不上堅強。他成為乏善可陳的工具,不過是玩家身份而已。對於這個承載那麽多情懷的虛擬世界綠洲而言,我覺得它本身就是一個悖論,它並不自由,所有玩家都清楚,現實多慘烈,夢境多瘋狂,越瘋狂越墮落,越是泥潭深陷,都成為資本的奴隸。如果朝著這個方向去發展,至少是我個人的趣味,結尾貌似美好,但不過是新霸主的一次讓利而已。我原以為,綠洲就應該毀滅才好。

  即便不說電影,我對於很多激動的評語是也有一點小小的懷疑啊,這是從個自己的生活閱歷出發的。本人,二三線城鎮青年,80後,還算愛看點書、電影等流行玩意,但打包票地說,電影裡至少一半以上的梗,並沒有在我的童年少年存在過。換句話說,佔大比例的城鎮青年應該是在讀大學甚至參加工作之後才可能借由互聯網接觸這些流行文化元素。那麽情懷的命題本身就值得商榷。除非,你告訴我流著熱淚的觀眾真的出生在北上廣優越家庭?甚至出生在美國?較真地去想,這就好玩了。

  原來,出於社交需求,是要把童年記憶進行重新包裝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