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突發糖尿病,一定要排除「癌腫之癌」

【摘要】胰腺癌沒有典型臨床癥狀,很多患者因此錯失了最佳治療時機,而半數胰腺癌患者,是合併糖尿病的,因為癌細胞會破壞胰腺組織,導致胰島素分泌減少,因此出現高血糖和尿糖,甚至葡萄糖耐量試驗也不正常。所以,一些胰腺癌的先兆癥狀就是突然發生的糖尿病。

受訪者:趙平 中國癌症基金會理事長

採訪者:佟彤


一、突發糖尿病,要排除胰腺癌

中國糖尿病的發生率很高,可以達到人口的10%,而胰腺癌的發病率很低,每年有十萬分之三到十萬分之五。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胰腺癌的先兆癥狀就是突然發生的糖尿病,因此在發現患有糖尿病的時候應該做相應的檢查,以排除胰腺癌。

胰腺癌沒有典型臨床癥狀,很多患者因此錯失了最佳治療時機,而半數胰腺癌患者,是合併糖尿病的,因為癌細胞會破壞胰腺組織,導致胰島素分泌減少,因此出現高血糖和尿糖,甚至葡萄糖耐量試驗也不正常。另外,慢性胰腺炎患者也要提高警惕,以避免最終發展為胰腺癌。第三,胰腺癌的早期臨床表現與消化道疾病相似,如不明原因的消化不良,厭食及消瘦,體重下降超過10%,時常上腹或腰背部疼痛等,這就更是值得注意的重要線索了。

胰腺癌至今都是醫學難題,所以一定要做到早發現和預防,預防角度說,要避免飲食的高脂肪高蛋白,同時戒煙限酒,要避免長期大量的喝咖啡,總之要減少食物飲料的消化負荷。

二、胰腺癌為什麼是「癌中之癌」?

至今為止,國內外醫學界對胰腺癌的診斷與治療,仍然沒有實質性的突破。中國胰腺癌的治療水準,達到國際水準。即使與美國相比,也難分伯仲。遺憾的是胰腺癌總體預後至今仍是所有癌症中最差的。

因為胰腺在腹腔中藏得很深,又缺乏特異性的癥狀與體征,胰腺癌的很多早期癥狀,被當成其消化道疾病來處理,發現時往往已經是晚期了。

這個時候去醫院,醫生又遇到難關:胰腺癌另一個解剖特點是被周邊器官包繞,癌症的浸潤概率大。胰腺癌根治性手術需要連帶周邊器官一併切除,經典的胰頭癌手術叫「胰十二指腸切除術」。

1951年中國首次施行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這位中國醫生就是我崇敬的導師曾憲九教授,他是中國胰腺癌外科治療的鼻祖,至今為止,胰腺手術都是外科最複雜最危險的手術,手術風險大,治療結果也不盡人意。

遼寧省葫蘆島有位患低度胰腺惡性腫瘤的病人,手術難度很大,沒有人願意為她開刀。我也是鼓足勇氣為她成功施行了手術。多年以後,腫瘤複發,手術難度再次增加,更沒有人願意冒險了。她無奈中又到腫瘤醫院找我。我又一次冒險為她開刀切除複發灶。這20多年過去了,這位病人依然健在。我深刻地感受到如果病人不放棄,醫生就應該繼續努力。

、多學科治療是胰腺癌的未來

流行病學研究發現:胰腺癌發病率,與經濟發達程度成正比,生活越是富裕,胰腺癌的發病率越高。從全球範圍來看,66%的胰腺癌患者都在發達國家,美國數據顯示,吸煙是胰腺癌的重要致病,佔30%,吸煙人群患病風險比不吸煙人群高出3—6倍。遺傳佔10%。飲食佔20%。中國胰腺癌發病率正悄然上升,上海這樣的發達城市,近20年來發病率上升了4倍,和現在人們的飲食過於精良,有直接關係。

因為胰腺分泌的消化酶,最初是沒有消化能力的酶原,只是保護胰腺自己不被消化,它們只有進入腸道後被激活,才能分解消化食物。如果長期大量進食高脂、高膽固醇食物,大量油脂進入血液循環,胰腺本身的微循環受到影響,消化酶原提前在胰腺內部激活,胰腺處於不斷製造消化酶的高負荷狀態,這就增多了胰腺縱橫諜海出錯,給癌變創造了機會。

我剛剛入道時,確實迷戀外科,相信手術刀就是劍,我也從外科專業獲得許多榮譽和地位,我還擔任北京協和醫院大外科副主任,至今,我依然喜歡外科專業,再有一次選擇機會,我還會選擇當外科醫生。

但從協和醫院到腫瘤專科醫院,我發現作為醫學的領導者應該從更高更遠的視角審視腫瘤的治療,醫生要以病人的最終受益為終極目標。手術不是技藝的展示,當你意識到手術刀未能切除最後一個癌細胞時,多學科的綜合診治就是更好的選擇。

在美國腫瘤5年相對生存率中,外科的貢獻是49%,放療的貢獻是40%,內科是11%。與美國相比,我國目前腫瘤的治癒率仍需提高,腫瘤病人治療方案的選擇必須是病人生命優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