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馬明博:如果佛陀遇到耶穌

他們之間

會怎樣相處呢?

老茶的“美國故事”

回首當年,老茶,這位資深的佛教徒說:“那可真是‘屋漏偏逢連陰雨’。”

起先是丈夫出軌了。

她和他是大學同學——“相知已久”;

畢業後創業,兩個柔弱的肩膀努力扛過了多少年的風風雨雨——“相依為命”;

老茶怎麽也想不通,為什麽要過好日子的時候,自己會遇上這檔子事!

當初,他口口聲聲要與她“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可他到了中途就退場了。

轉身離去的他,連揮揮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都不肯。

緊接著她摔斷了腿。

老茶在家洗澡,一腳踩滑了,摔倒在地,卻怎麽也爬不起來。

幸好離婚後那一段女兒怕她難過,請假回國陪她。

送到醫院一檢查:骨折了。

老茶問我:“你能想象當時學佛的師兄們怎麽說我嗎?”

“師兄們說了些什麽,我沒聽到,不用想象,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老茶一聽,來了興趣,“難道你修出了神通?”

“你想多了。南懷瑾先生在《藥師經的濟世觀》裡講過和你的境遇類似的事,我不過碰巧讀到了。”

“南先生是怎麽說的?”

“原話記不清了,大意是說:看到他人受苦,有些佛教徒會說:不要去管他,那是報應,那是因果,那是業障,活該他受苦。南先生說,聽了這話,心裡直打顫!他覺得,學佛的人,都應該慈悲,怎麽可以講這樣的話?然而,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佛教徒能像菩薩那樣做?也許有人會說,我禪坐、念經、持咒、結手印的一切功德,都回向給眾生了,祈願他們一切都好,疾病早日康復,煩惱早日消除……但是這些觀想,對病苦中的人來說,有什麽用?”

老茶聽著,驚詫得瞪大眼睛,“南先生說得太對了!我當時聽到的就是這些:報應,因果,業障,活該!那些話,能把人心凍成冰塊!”

女兒照顧老茶近一個月,眼看假期已滿,要回去讀書,但又對她放心不下,乾脆推著坐輪椅的老茶去了美國。

一路上,老茶心懷忐忑。到美國人生地不熟,女兒白天去學校,她怎麽照顧坐輪椅的自己呢?

女兒為紓解老茶的寂寞,白天把她送到住處附近的教堂裡。

接下來的事,讓老茶心裡的冰塊融化了。

一群基督徒主動熱情地圍上來,人家根本不在乎她是“異教徒”,她有需要,人家就熱心相助。

時間一長,老茶又多了一個新的信仰。

故事講到這兒,老茶臉上卻流露出一絲不自在,她說:“我從美國回來,又去寺院參加活動,了解我在美國經歷的師兄開始挖苦我是‘蝙蝠’……你說,我該怎樣做呢?”

讀佛經的基督徒

美國有位喜歡讀佛經的神學家,名叫保羅·尼特,他是當代傑出的基督教思想家、美國紐約協和神學院教授、宗教多元論的主要倡導者。

《沒有佛,我做不成基督徒》,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這本書,他視為“送給諸宗教的禮物”。

1945年,保羅·尼特出生在美國芝加哥一個篤信天主教的家庭;

13歲時,他離開父母,到神學院學習;

27歲時,他領受神職,成為一名神父;

30歲時,他遇到了凱西,一位信仰佛教的女性,擦出愛的火花;

之後,他辭去神職,告別了獨身;

後來,他成為兩個孩子約翰、莫瑞亞的父親。

但是,對生命中的另一半愛人,即神學,他依然“忠貞不渝”。

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如同轉動的萬花筒,讓生活絢麗多姿;同時,也為“宗教的事實”與“人類的經驗”製造出很多新困惑。

在妻子的引領下,保羅·尼特開始接觸佛教,閱讀佛經。

一個基督徒讀佛經之後,會發生什麽呢?

他和妻子到拉薩去朝聖,在顛簸崎嶇的旅途中,他看到藏民排成長隊,把佛像虔誠地從一個人手中傳遞到下一個人手中……他極為感動。

回到教堂裡,他用同樣的方式傳遞十字架上的基督像,同樣感動。

他帶著神學院的學生到芝加哥一家禪修中心坐禪。

學生問禪師:“佛教怎麽看待死後的生活?”

禪師平靜地回答:“佛教沒有死後的生活。”

一個令人震驚的回答!

禪師接著說:“探討死後的生活沒有意義。佛教隻教人時時刻刻活在對自我的覺照中。下一刻要發生的,都包含在當下這一刻之中。”

佛教的燈盞,幫助保羅·尼特照見了自己的內心世界,他發現——

基督徒尋找上帝;

佛教徒尋求覺悟。

煩惱與覺悟是不二的。“不二”這種狀態很有意思,既不是一,也不是二。

祈禱是與上帝對話;

禪坐是觀察自己的心。

基督教讓人順從上帝,因為使上帝生氣比使爸爸媽媽生氣更為糟糕;

佛教讓人明白因果,遵循因果規律做事,人就能成為自己行為的主人。

基督徒懺悔“原罪”;

佛教徒說,原罪就是“無明”——無明是以自私的我為中心,不懂得利益他人。

耶穌說,必須捨棄自己,才能找到自己;

佛教說“無我”,提醒人不要以自私的我為生活意義的核心。

佛教的“空”,不是房間空空蕩蕩的“空”,也不是氣球被空氣填滿的“空”;空,指任何事物是由非自我的其他事物組成的。

比如,一把椅子是由木頭、釘子組成的;拆走木頭、釘子,就沒有這把椅子。

基督徒行為的核心是公平、公正與正義;

佛教徒是智慧、慈悲與持續地保持覺知。

上帝或許就是因果的化身。但是,為維護正義而充滿憤慨,卻是無明。

……

保羅·尼特拒絕他人給他貼標簽,他這樣做,只是想更清晰地認知自我,他既不是佛教化的基督徒,也不是基督教化的佛教徒。

他還有個願望,期待未來會有一位佛教徒寫出另一本書:《沒有基督,我做不成佛教徒》。

生生基督世世佛

其實,保羅·尼特期待的《沒有基督,我做不成佛教徒》,早在他的著作之前就已經出版過,不過書名不是他期待中的。

那本書名叫《生生基督世世佛》,作者是旅居法國的越南僧人一行禪師。

1926年,一行禪師出生於越南中部;

16歲出家,23歲受具足戒成為一名真正的僧人;

越戰爆發後,他積極參與和平運動;

越戰之後,他離開越南,旅居歐美,弘揚佛法;

1967年,美國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提名他成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之一;

1982年,他在法國西南部建立了梅村禪修中心,提倡“正念禪修”,在歐美享有盛譽。

一行禪師因為嘗到過人世間的苦難,所以更深刻地體悟到,唯有和平才能帶給人類美好的未來。因此,他積極推動佛教與基督教的對話,達二十年之久。

一行禪師說:“我在法國的道場,聖壇上供著佛陀與耶穌的像。每一回點香,我便探觸這兩位我心靈上的先賢。我之所以能夠如此,是因為我曾與真正的基督徒相接觸。你遇見有資格真正代表某一信仰傳統的人時,你不但觸到了他的信仰,你也觸到了自己的信仰。”

一行禪師認為,佛教徒信的是佛陀所說的“智慧、慈悲”,基督徒信的是基督所說的“愛與拯救”,在信仰實踐與終極關懷上是一致的。

如同柑橘和芒果都是水果,只是所含葡萄糖和果酸的比例不同而已。

天主教神學家孔漢思說:“不同宗教信仰未能和平相處之前,世界和平是不可能的。”

一行禪師更深刻地指出,“真正的信仰是活的”,應該給人帶來歡喜、平靜、自在、慈悲;無論佛教徒還是基督徒,如果不能讓內心保持平和,就無法維護世界和平。

一行禪師說:“有時候,和與自己信仰相同的人對話,比與其他宗教信仰的人對話還困難些。我們大多數人都有過被自己教內的人誤解或遭背叛的感覺。假使同一信仰的兄弟姐妹不能互諒對談,他們又怎能和教外人士去溝通呢?”

老茶饒有興趣地聽著,她提出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佛陀遇到耶穌,他們之間會怎樣相處呢?”

我說:“就像你在美國教堂裡所遇到的。試想一下,發下誓願‘眾生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的觀音菩薩,在基督徒需要幫助時,她會拒絕嗎?”

老茶笑著搖著頭,“怎麽會呢!看來,佛教所說的慈悲,與基督教提倡的愛,本質上都已經超越了宗教的形式。”

我說:“上帝需要我們崇拜他嗎?需要我們為他唱讚美詩,或者跪在他面前嗎?不!上帝不需要,是我們需要。”

“再說,你在哪裡禱告,上帝就在哪裡——教堂裡,家裡,自然界裡……上帝無處不在,一直和你在一起。你的心在哪裡,上帝就在哪裡。”

“你把這兩段文字中的‘上帝’換成‘佛陀’,看看語境會不同嗎?”

老茶試了試,為此拍了幾下掌。

說到慈悲與愛,美國思想家愛默生有這樣一段話:“去愛你的嬰兒!去愛你的伐木工!不要用你對千里之外的黑人的不可思議的溫柔,掩蓋你此時此刻冷酷、毫無仁慈的內心。多年以來,你一直對遙遠的人給予關愛,卻對周圍的人充滿怨恨。”

愛默生還說:“有兩件事,他最憎惡:一是沒有信仰的博才多學,一是充滿信仰的愚昧無知。”

如果一個有信仰的人不理會身邊眾生的痛苦,只能說明他沒有體會到什麽是佛陀的慈悲、基督的愛!

老茶說:“師兄,我找到答案啦!”

本文為騰訊佛學獨家原創稿件。

關注騰訊佛學 長享智慧清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