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500年前明代畫家仇英用畫筆追尋的人間仙境

明代,仇英,《桃源仙境圖》絹本青綠設色,縱175厘米,橫66.7厘米,天津博物館藏

《桃源仙境圖》是明代畫家仇英創作的一幅絹本設色畫,現藏於天津博物館。此圖描繪的是一個遠離塵世的隱居環境。遠處峰巒起伏,白雲縹緲,樓閣在雲霧中半藏半露,把這裡點綴得如仙若幻。近處奇松欹斜虯曲,古藤盤繞,紅桃掩映,景致幽雅。三個穿白衣的人臨溪而坐,一人撫琴,一人低首聆聽,一人身倚石岩,揮舞著另一條手臂,似乎是被樂曲所陶醉,就連提籃的童子也為琴聲所感動,靜靜地佇立著。作者通過描繪山水的美麗景色,人物的生動神態和優美造型,表達了無形的樂聲之美。

傳世的“春來江水綠如藍”,“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句,皆以詩的文字形象,描寫了春秋季節的色彩變化,也以實地之遊表達了詩人的現實境遇,抒發了內心的情感。

一幅《桃源仙境圖》,是以筆墨著色的形象,生動地描繪出詩一般的境界。從《桃花源記》到《桃源仙境圖》,陶淵明和仇英用彼此不同的表現形式揭示了詩畫合一的主題。

湖南省桃源縣境,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天然公園,傳說東晉陶潛因此地而作《桃花源記》,故而得名。此篇描寫了文人避世隱居、怡然自樂的理想境地,成為後世作家醉心描畫的典範。

仇英的青綠山水《桃源仙境圖》應出於此。他精心布置了《桃花源記》中的一個以山水為景致的具體情節,繪聲繪色地刻畫了一個環繞大自然的人物活動。仇的畫技吸取了各家所長:

張醜《清河書畫舫》:“仇英畫‘山石師王維,林木師李成,人物師吳元瑜,設色師趙伯駒,資諸家之長而渾合之,種種臻妙’。”

董其昌題其《仙弈圖》:“仇實父是趙伯駒後身,即文(徵明)、沈(周)亦未盡其法。”

《明畫錄》謂其:“發翠豪金,絲丹縷素,精麗豔逸,無慚古人。”

明代薑紹書《韻石齋筆談》論仇英:“凡唐宋名筆,無不臨摹,皆有槁本,其規仿之績,自能奪真。”

《桃源仙境圖》取北宋全景高遠之構圖法,分三段遞進:近景是木橋流水,橋下溪水清澈,坡上桃樹與林木掩映,桃花點綴其間。

橋上有一童子捧甌而過。板橋過處,藍綠點綴,空翠斑駁。臨流處,三位白衣高士傍山石而坐,其一撫琴低吟,另一揚手清談。一書童攜食盒隨侍而立於坡上。

作者用濃重的石青石綠渲染山石的凹凸、樹木的陰陽向背,簡括的勾勒和皴筆。畫面色彩秀雅纖麗,人物面部、衣紋精工細寫。

中景有隱士在聳立的松林山間,臥松中有仙桃香草,石上別致小亭,幾峰遠山,一片雲海。澗邊鮮花香草,右岸斜坡的古松橫臥洞頂,有青藤盤旋,與左岸山岩之仙桃相呼應。

遠景峰巒聳峙,山間白雲繚繞,殿宇樓台時隱時現,展現了恬靜、出塵、虛無的境界,若非神仙族,何以在此生存?!

山頂煙靄飄渺,有小路自雲中而來,穿過山巒及松林,只見瓊閣與松柏相映,山澗清泉挾亂石而流瀉,益發逼真地啟發了“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的故事。

此圖右下角的石上有款署“仇英實父為懷雲先生製”。懷雲名陳官,江蘇富豪,仇英的好友。據史料記載,仇英在四五十歲時受陳官招請至其家中駐館繪畫。此圖是其所繪作品中最為著名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