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雍正王朝》追繳國庫欠款,康熙用“孤臣”告訴胤禛什麽?

“不順心的差事”,到江南籌款賑災、追繳國庫欠款、查察冤獄等事,在諸位皇子眼裡都是不順心的差事。

但是,所接這些事的某個皇子不順心,老百姓順心、皇帝順心等等,那些所謂的“不順心的差事”於國於民都是好事。

奪嫡,每一步都很關鍵,誰能當上皇帝,康熙最關鍵,可當上皇帝能否坐穩皇位,這是諸位皇子更要考慮的事。

因此,他們明知那些“不順心的差事”對國家有利,但也不願意去接,他們怕得罪朝臣。

胤禛,他接了,就會成為“孤臣”。

這個“孤”字,你可以理解為孤立無助,還可以理解為以後會不受重用。

要奪嫡,卻處在了孤立無助的境地,胤禛還是義無反顧。

憂國憂民的話不必要說了,說點實際的。

胤禛跟其他皇子一樣,都怕得罪朝臣,但他沒什麽可失去的了,他本就擁有的不多,早有辦事不講情面的名聲在外。

這樣的一位皇子,就算不再做得罪朝臣的事,也離孤臣只有一步之遙了。

胤禛清楚自己已經是大半個孤臣,所以他不想繼續下去,因此追繳國庫欠款一事,他想把十三弟也帶上,不是害十三弟,是想通過他寬仁的一面讓一些朝臣主動還錢,這樣也能少得罪一些朝臣。

只是,如此做的結果很可能是十三爺胤祥也成為半個孤臣。

康熙很清楚老十三參與的結果,有此結果,只能是讓胤禛更加的被動,給奪嫡增添不確定性。

雖然康熙當時還沒有確定胤禛就是那個繼位者,但他不想毀掉任何一個有能力的兒子。

為此,當胤禛提出讓胤祥參與的時候,康熙帝拒絕,說讓胤禛成為一個真正的孤臣。

這樣說是告訴胤禛:

皇阿瑪清楚奪嫡之朋黨中你是勢力最弱的一方,你輸不起,追繳國庫欠款不是個好差事,弄不好就會把你多年培養的人全部陷進去。手底下的奴才折了可以再培養,可像老十三這樣的兄弟因這件事折了,你就很難在眾兄弟中找到像他一樣的幫手了。不讓老十三參與,是給你留一條後路,即便這次因追繳國庫欠款得罪人或者辦不好差,也不至於“全軍覆沒”,有老十三這個在軍中可以說上話的弟弟,你就不會輸的連“褲子”都沒有。

孤臣,只是讓胤禛自己孤,以此換來忠臣的肯定和老十三可以繼續幫他的可能。

胤禛是聰明人,所以康熙說出讓他做個真正的孤臣的時候,他同意了。

之後所做,也是一樣,老十三上門給魏東亭求情,他都拒絕見面。

整個追繳國庫欠款一事中,胤禛將損失降到了最低,只是折了一個田文鏡,但也留下了希望,只是被貶,沒有被殺。

可喜的是,胤禛的爵位沒有被削,並且年羹堯還升了官。

當然,年羹堯升職是八爺想拉攏他的結果,但這正好替胤禛解決了大麻煩,年羹堯不傻,他清楚在四爺和八爺之間如何抉擇。

追繳國庫欠款,胤禛看似失敗,其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八爺在這件事上看似得利,其實損失不小,他只是在鞏固自己的賢名,但同時也讓康熙更加的厭惡他。

解君所憂,才是贏得君王寵信的關鍵。

注:本文部分來自互聯網圖片很難核實明確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書生刪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