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愛邦德的我,今天更愛伊森亨特

十年以前,如果你問我詹姆士邦德和伊森亨特更愛哪一個,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邦德。今天,我更愛伊森亨特。

1

在漫威和DC興風作浪的銀河系裡,有三個好萊塢超級特工系列也是人造Superhero(超級英雄)的,相比之下,《諜影重重》系列修行尚淺,所以位居全世界特工電影一線的終究還是《007》和《碟中諜》系列。

這兩個系列有什麽區別呢?

簡單說:

《007》是英國造,效力於MI6(Military Intelligence 6、英國陸軍情報六局)、《碟中諜》是美國派,為IMF(Impossible Mission Force, 不可能任務署);

《007》改變自前MI6間諜伊恩弗萊明(Ian Fleming)在1953年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創作的諜戰小說、《碟中諜》改編自1968年-1973年在美國CBS電視台播放的同名電視劇;

《007:幽靈黨》

《007》的主人公詹姆士邦德(James Bond)人風流倜儻、身手不凡、喜歡馬斯頓馬丁、隻喝搖勻而不是攪拌的馬丁尼,身邊總是伴隨著香車美女還有花式高科技武器、《碟中諜》的主人公伊森亨特(Ethan Hunt)重情重義、身懷絕技、為了挽救”每一個生命”屢次以令人歎為觀止的方式去冒險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007》呈現的是一個個人英雄主義的系列-邦德總是能夠憑借自身的智慧與力量在關鍵時刻化險為夷、而亨特有團隊,每一次任務的完成甚至失敗都強調團隊協作(從這個意義上說,亨特的故事更貼近於現代人的精神信仰);

《007》系列的最初登場是1962年10月5日、而《碟中諜》系列的第一集是1996年5月22日才在美國上映。這就直接說到了為什麽我現在會更喜歡《碟中諜》系列。

《碟中諜》,1996

2

從時間上看,007系列中的邦德本該是整個銀河系裡最資深、沉穩、老辣的間諜了,因為這個系列已經花了半個多世紀去打造這樣一個英雄,可是,問題在於,在過去的這56年中,邦德的扮演者從肖恩康納利到丹尼爾克雷格先後經歷過不同的演員。

從某種意義上說,詹姆士邦德的青春和力量是借由了不同的演員去努力維系的。《碟中諜》不一樣,22年,主演只有阿湯哥一個人。在過去的22中,阿湯哥就是伊森亨特、伊森亨特就是阿湯哥。

《007之擇日而亡》

007是流水的,當喬治拉讚貝或者皮爾斯布魯斯南因接演007而身價倍增的時候,大多數的觀眾是因為阿湯哥進入了《碟中諜》的世界,《碟中諜》這個特工系列真的真的超級真的是依靠阿湯哥的魅力發展到今天的。

這是我要改站《碟中諜》系列的理由,哪怕,《007》的出品公司是我之前服務過的老東家。

3

說說阿湯哥的魅力。

第一,這個男人夠帥。這一部分應該不用多說了;

第二,這個男人眼光夠獨到。當初電視劇《碟中諜》在美國CBS電視台播出的時候,好萊塢那些電影大亨們並沒有留意,而阿湯哥敏銳地捕捉到了《碟中諜》的故事正是契合了當下的政治環境,也就是冷戰之後各個國家之間微妙的關係、活躍的間諜行動以及複雜的國際局勢。

於是,他找到好萊塢六大電影公司之一的派拉蒙影業,說服了高層,伊森亨特的故事才有機會被改編成電影登上大銀幕,而阿湯哥也是第一次以主演兼製片人的雙重身份,全身心投入到超大製作的電影系列中,從此,這個系列的故事中滿滿都裝著阿湯哥的很多創作想法;

《碟中諜4》

第三,這個男人夠“狠”。《碟中諜》系列的定位是“動作、冒險、驚悚”,然而,和大部分同題材影片不同的是,《碟中諜》追求的是真實和震撼。

從這個系列的第一集開始,派拉蒙對《碟中諜》的定位就是炫酷、刺激和暴力,而人們在大銀幕上看到的正是所有動作都要自己親自去完成的玩命的阿湯哥了,這一點,當今銀河系裡是沒有幾個人能夠做到的。

4

1996年,第一部《碟中諜》問世的時候,人們還沒有意識到動作戲的驚險、刺激和不可思議將會成為這個系列的招牌。那時候,阿湯哥腰間吊著鋼絲在半空中懸掛作業,那一刻我很擔心那鋼絲會不會突然斷了摔壞了阿湯哥好看又堅挺的鼻梁了,而列車戲上阿湯哥被爆炸的氣浪彈飛的情景也是在是太令人擔心了;

四年之後《碟中諜2》上映,阿湯哥挺著好看的鼻梁再次美美地出現了,這一次他不僅帶來了緊張刺激的飆車戲和懸崖攀岩戲,還一頭扎下直升飛機,我在尖叫中突然意識到原來這個美美的阿湯哥真的不只是美美的那麽簡單。

之後看到報導說影片的拍攝堅持不用替身不用綠幕,其實那時候這個系列的風格已經在悄然形成了;

《碟中諜2》

到了2006年,故事的背景設定來到了中國的上海,看完那一集我堅信阿湯哥的基因中是完全沒有“恐高”這個因子的,他竟然從那個高樓上跳下去了,而且整個降落過程還那麽多忙碌、再而且,還是他本人親自完成的動作;

到了2011年,阿湯哥又老了5歲,可是他不僅顏值保鮮、身手也更令人倒吸一口氣並且無限歎服。是的,他去了杜拜,親自徒手攀登了829.8米高的杜拜哈利法塔。看完影片我一直在想,要好好珍惜這一部,因為以後阿湯哥老了就看不到這些了;

《碟中諜5:神秘國度》

沒想到,四年以後,阿湯哥在《碟中諜5》中不僅徒手扒了飛機,還在40米水深的水中嘗試了長達6分鐘的無氧潛水,當時,1962年出生的他(不知道是不是上天的安排,那一年正是第一部《007》電影上映的年份)已經53歲了,53歲是什麽概念呢?我剛剛腦補了一下小區裡健身器材區的那些中年大叔的形象。

老實說,在看《碟中諜6: 全面瓦解》之前,我的心情是相當糾結的。一方面,我知道依照這個系列的定位和特點,阿湯哥在這一集中必須一定毫無疑問又是好親自上陣、不用替身、不用綠幕地挑戰高難度動作的。

可是,在過去的22年中,當詹姆士邦德依靠各類高科技武器絕處逢生的時候,作為伊森亨特的阿湯哥已經跳了傘、扒了飛機、潛了水、跳了樓,已經56歲的他,還能再做些什麽呢?我的手心裡真真的替他捏了一把汗。

看完《碟中諜6: 全面瓦解》,我所有的擔心、焦慮都一掃而空了,雖然,的確是手心裡捏著汗看完的,但是真的,該怎麽說呢? “The Best One Yet!”(系列最佳),我迫不及待地在朋友圈裡這樣寫道。

5

《碟中諜6: 全面瓦解》於一個月前在美國上映,之後便是口碑和票房的雙豐收:

IMDB給了它8.3分,這是目前這個系列的最高評分;

爛番茄新鮮度指數是97%,意思是100個影評人中有97個人都給予了好評;

就連一向以來以“嚴苛”而聞名的Metacritic 都大方地給影片打了86分,甚至還熱心地標注了“Must-See”(必看),提醒大家你千萬不要錯過碟中諜6喲。

一句話總結美國觀眾和專業影評人的反饋,那就是這部電影創造了人類動作和諜戰電影的奇跡。

標杆就這樣被提升上去了,我相信看過電影的你,一定也同意這是實至名歸的。

6

《碟中諜6: 全面瓦解》的拍攝與製作過程著實是令人歎為觀止的:

在拍攝這部影片之前,阿湯哥先是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來進行HALO(High Altitude Low Opening,高挑低開)的專業跳傘訓練,而這項訓練對於專業跳傘運動員來說,專業性、難度系數和危險性也都是相當高的。

有趣的是,這一個最先訓練的跳傘場景,是影片最後拍攝的一場戲;

拍攝這部影片,攝製組一共動用了3000套拍攝裝置和13架直升飛機,影片經歷了四周的航拍,跨越了三大洲,整個周期經歷了兩個寒冬;

在拍攝影片的過程中,主創人員中有6位孕婦,其中一位正是女一號麗貝卡弗格森(Rebecca Ferguson),沒錯,就是那位和男人們拳打腳踢、各種飆車各種混戰的伊爾莎浮士德(Ilsa Faust),很難想象會有中國的女演員能夠做到這樣敬業這樣拚;

在影片中有一個場景,是伊森亨特在一場追逐戲中從一個屋頂跳上另一個屋頂,阿湯哥在完成這個動作的時候由於角度偏差砸斷了腳踝,索幸多年親自拍攝動作戲的經驗以及背上的一條安全帶救了他,他還是徒手扒上了那個屋頂,並且不顧傷痛繼續跑動完成了拍攝。

在公映版中,人們看到的那一段場景正是阿湯哥事故現場的實拍,之後劇組不得不停工8個月等待阿湯哥養傷;

在拍攝完《碟中諜6: 全面瓦解》之後,扮演沃克的亨利卡維爾(Henry Cavill), 也就是我們說的超人“大超”曾經透露,哪怕是備戰《超人》電影的拍攝,他都沒有感覺到這麽大的壓力和難度。

是啊,當初他為了準備拍攝超人,只需要管理好自己的身材,讓自己看起來就像一個超人,可是《碟中諜》不一樣,前有阿湯哥立下的標杆,所有的動作戲都是需要演員自己去完成的啊,所以大超還必須要進行各種格鬥訓練,這可是《碟中諜》劇組,他們是不用替身的;

據說西蒙佩吉(Simon Pegg)也同樣感受到來自阿湯哥的壓力,雖然他的戲份不多,也沒有什麽必須要展示身材的動作戲,但是他還是提前練出了八塊腹肌,據說那是他從影以來第一次練出那麽好的身材。

其實,關於《碟中諜6: 全面瓦解》,還有很多的有趣內幕,例如導演克里斯托弗麥圭裡(Christopher McQuarrie)是這個系列裡第一位指導了兩部以上影片的導演、而麗貝卡·弗格森是第一位連續兩次扮演女一號的女演員。

另一方面,而大家可能沒想到,這是第一部用3-D發行的《碟中諜》影片、也是第一次在台詞中有髒話出現的《碟中諜》電影。

7

說說為什麽我喜歡《碟中諜6: 全面瓦解》吧。

關於阿湯哥拚命的部分我就不細寫了,因為所有的公眾號推文都在重複。我想著重說一下這部電影帶給我的情感衝擊。

《碟中諜》系列開創了好萊塢動作類型片的新時代,對於派拉蒙相中的幾位歷任導演而言,如何以’緊張、刺激、炫酷且意想不到”的畫面和快速凌厲的節奏吸引觀眾走進電影院,是完成創作的主要目標。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前面的5集前作中,人們記住的更多的是伊森亨特如何徒手扒了飛機、或者飆車戲的節奏與音樂的鼓點又是配合得多麽相得益彰,然而,對於伊森亨特這個人,他的生活習慣、他的愛情故事、他的工作經歷,這一切,似乎總是不太清晰。

快速的剪輯與在動作場面上的極致追求,使得《碟中諜1-5》對於人物的刻畫相對倉促了一些,當然,這是所有好萊塢動作電影的“通病”,甚至也不叫“病”,爆米花電影嘛,記住那些令人意想不到的炫酷場面不就行了?

《碟中諜6: 全面瓦解》的出現,打破了這個約定俗成,在這一集裡,我們看到了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伊森亨特。

在影片中有兩條線,一條是圍繞如何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主線,而另一條線是來自人物的內心世界,這條線關乎情感、關乎選擇,如果說HALO 跳傘和直升機在山谷間的盤旋帶來的是人生安全的危險,那麽源自於人物內心世界的那一條情感線製造的是價值觀上的衝突。

這個衝突要求伊森亨特在“救一個人與不能完成任務”中做出選擇、在“舊愛與新歡”中做出選擇、在“自己可能會死亡與拯救全世界”中做出選擇、在“個人英雄主義與團隊協作“中做出選擇,這使得我感受到一種接近,一種與伊森亨特這個人物在生活上在思想上在距離上的接近。

記得影片開場不久,攝影機緊貼地面尾隨一輛汽車一路前行,當時攝影機的極低角度在視覺上製造了一種非常真實的混亂感和緊張感,羅伯哈迪(Rob Hardy)(大家應該剛剛看過他掌機的《湮滅》)在視聽語言上的把控牢牢抓住了觀眾的視角。

接下來,隨著劇情的推進,伊森亨特和隊友們正準備逃離之際,遇上了一個女警察,女警察阻礙了他們的計劃,而伊森亨特為了救這個原本是破壞了他們計劃的女警察,不惜又開槍殺死了幾個壞人,那個行為其實對他造成了更大的麻煩。在離開之前,他俯身對女警察說“我非常抱歉”,然後還協助那個女警察找同伴叫救護車。

那場戲使得《碟中諜6: 全面瓦解》從所有前作中脫穎而出,影片中,我們不僅看到了不怕死的阿湯哥、我們還看到了有情有義善良溫暖的阿湯哥。雖然是在看一部好萊塢的動作電影,但是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輝,內心充滿著感動。

對於一部由一個56歲的演員來擔綱主演的動作戲而言,《碟中諜6: 全面瓦解》交出了一份遠遠要高於人們預期的、帶給人驚喜的答卷,而更幸運的是,導演克里斯托弗在這部電影中還討論了愛、討論了犧牲、討論了給予、討論了和解。

他的選擇令觀眾走近了伊森亨特這個人物,令人們頭暈目眩的不僅僅是大銀幕上的恐高症即視感,還有他的精神和選擇,那同樣是一種震撼。

我想,無論下一部《碟中諜》電影什麽時候問世,我都會對它充滿了期待。

我是小愛,小愛聊電影的小愛。

小愛專欄

推薦 |“幕味兒”公號有償向各位電影達人約稿。詳情見:求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