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魚漫畫:得了癌症怎麼辦?

電影《我不是葯神》猛刷了一把朋友圈

影片中的台詞觸動了很多人的心

「誰家能不遇上個病人?

你就能保證你這一輩子都不生病嗎?

我不想死,我想活著,行嗎?」

大魚看完電影也不禁感嘆

影片中徐崢扮演的程勇

從印度代購仿製的格列寧

賣給國內買不起正版格列寧的患者

格列寧是治慢粒白血病的神葯(特效藥)

它可以讓絕症變成慢性病

帶來生命希望的程勇

因此成為了病患們心中的「葯神」

大魚不禁想起魏則西

他因買不起專利葯

也沒有管道買印度抗癌藥

走投無路最終把命折給了無良醫院

中國這麼多人吃不起正版專利葯

那為什麼不能像印度搞仿製葯呢?

本期,我們就以格列寧為例

說一下能救命的專利葯

格列寧的現實原型是「格列衛」

《我不是葯神》裡的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說白了就是一種血液癌症

治療癌症一般有三種方法

最基礎的是手術治療

通過開刀取出腫瘤

不想或者不適合開刀的

可以選擇放射治療(放療)

放療是用高能射線破壞癌細胞

但射線同時也會傷到其他健康細胞

因此,放療的副作用極大

接受放療的患者往往備受折磨

最後,還有化學藥物治療(化療)

化療就是吃藥,有口服也有打針

藥物通過腸胃和血管傳遍全身

癌細胞吃了葯就會被毒死

健康細胞吃了葯同樣也會被毒死

所以普通化療的副作用也大得可怕

那麼,有沒有一種「毒藥」

進入人體後隻毒死癌細胞

而不傷害健康的細胞呢?

這樣神奇的「毒藥」

被稱為靶向藥物

它們隻攻擊癌細胞特有的「器官」

讓癌細胞殘廢

不能正常生長繁殖

並加速它死亡

格列衛就是一種靶向藥物

造一粒格列衛的成本其實並不高

但葯海茫茫,想挑出合適的靶子

需要勤奮+才智+運氣+很多錢

研發靶向葯的過程就像氪金抽卡

無數的研究者不斷篩選藥物庫

直到抽中能命中癌細胞的靶向葯

抽中藥品只是萬裡長征第一步

緊接著就要申請臨床試驗

一期一期一期又一期的臨床做完

十年的時間差不多就過去了

大多數新葯都倒在臨床這一關

讓前期幾億甚至十幾億的投入打了水漂

因此,每一個成功上市並暢銷的藥品

都是支撐公司繼續燒錢搞研發的搖錢樹

研製出格列衛的諾華成立於1996年

是所有製藥巨頭裡最年輕的

不過,諾華的年輕是「裝嫩」

它的前身是瑞士的三家老牌化工巨頭

三巨頭在19世紀就已經賺得盆滿缽滿

後來為了進軍醫藥行業才在20世紀末聯合

畢竟,只有土豪公司才有能力造土豪葯

諾華成立不久便開始瘋狂氪金刷葯

但刷出格列衛這樣的暢銷葯的概率實在太低

至今為止也不過二三十種而已

如果你不讓這些醫藥公司大賺一筆

他們也就沒有能力繼續不斷研發新葯了

於是,歐美便有了無比先進的醫藥專利制度

專利制度的發明鼓勵了創新

同時也成為了巨頭壟斷逐利的工具

在歐美,藥品專利的「保存期限」一般20年

但醫藥企業總有辦法「合法」地拖時間

比如改良一下藥品成分就能申請新專利

也就變相地延長了專利保護期

只要合理地利用法律和制度

就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的

包括正大光明地「盜版」

1970年印度頒布專利法

早早地取消了醫藥產品的專利

使印度本土企業可以合法仿製外國專利葯

印度政府很「狡猾」

事實上,中國政府也並不傻

中國的專利法針對「救命葯」

有一條「藥品專利強製許可」

給仿製葯打官司預留了後門

只可惜國內仿製藥行業不太爭氣

沒有什麼拳頭產品值得動用後門

仿製葯雖然省去了研發試錯的麻煩

但也並不是複製粘貼一下那麼簡單

和開發新葯一樣

仿製葯也有規範的研發審評流程

技術難關和投入費用也不小

國內葯企的仿葯大多是小打小鬧的「低仿」

「國產格列寧」造不起來

技術上達不到人家的門檻算一個原因

2013年起,全球每年到期的專利品種超過200個

中國國內的仿製葯市場異常肥沃

葯企不僅不缺錢賺,甚至還有點暴利

沒有外國資本競爭、銷路也穩定

也就沒有研發新葯和做複雜的仿製葯的動力

在保護創新和造福大眾中找到平衡點

我們的法律制度任重而道遠

在志存高遠、拒絕苟且方面

我們的葯企還有很大很大的進步太空

雖然現實總體依然並不盡如人意

但還是不斷有好消息傳來

最後,大魚想說

不生病是最好的

早起早睡多運動

枸杞紅糖水多喝喝

最基本的幸福就是健康

希望大家都能身體健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