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紀曉嵐:心心在一藝,其藝必工

戴帽菇娘

這世界全部的漂亮,不過你的可愛模樣!

1

孔子到楚國去,在樹林中見到一個駝背老人。老人用竹竿粘取蟬,就像在地上撿起一塊小石頭一樣容易。

孔子很驚訝,詢問老人是如何做到的。

老人說:“我在竹竿頭上疊放著兩個泥丸,練習移動竹竿而不讓泥丸掉下來,經過五六個月,練成後我去粘蟬,很少有失手的;後來用三個泥丸練習,練成後去粘蟬,失手的幾率只有十分之一;最後用五個泥丸練習,練成後粘蟬就從不失手了。

我粘蟬的時候,身如斷樹樁,手臂如枯樹枝,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我隻盯著蟬的翅膀,其它一概不理會,怎麽會粘不到呢?”

孔子讚歎老人“用志不分,乃凝於神”。

可見,只要一門心思地做一件事情,就能夠達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2

古人說:“一事精致,便能動人。”

一件事能做到精致,足以讓人震撼感歎。

古時候有一個郎中,他的女兒生得如花似玉。

女兒到了待嫁的年齡,上門求婚者絡繹不絕,有官家少爺,也有富商之子,可是郎中一個都相不中。 最後郎中卻把女兒許配給了一個小學徒。

妻子不解地問:“這小學徒有什麽好?進門三年了就是打雜,什麽都不懂,你到底相中了他什麽了?” 朗中笑而不答。

後來這學徒得到了嶽父大人的真傳,成為遠近有名的郎中。

妻子問郎中:“當初你怎麽知道這孩子會有出息的?”

郎中說:“我注意到三年來他一直把燈罩擦得很亮,一個人能在三年時間內,盡心盡意無怨無悔,每天都把堂前燈罩擦得雪亮,不值得信賴嗎?一事精致,足以動人啊!”

3

清代紀曉嵐說:

“心心在一藝,其藝必工;心心在一職,其職必舉。”

人生苦短,歲月如梭,作為立於天地之間的人,若能在有限的時光裡,竭盡全力把自己從事的工作做到精致做到完美,即便所做的工作再微不足道,同樣能被人認可與讚頌,從而成就一番事業,實現人生價值。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一個人只能在某一方面有天賦和能力,如果這也想做,那也想做,畢竟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有限,恐怕最終一事無成,帶著悔恨老去!

知道自己有些事做不來,而專注於自己能做的事,這不失為明智之舉。

傾一生的時光與精力,傾一生的能力與智慧,傾一生的執著與追求,不氣餒,不放棄,哪怕隻把一件事做到極致,你就能超越夢想、成就輝煌。

4

莊子說:“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一個人如果態度不認真,不專注,就不可能做好事情,更不能打動人。

唯有熱愛和堅持才能把一件事做到極致唯美,這是智慧的結晶,也是智慧的來源。

由於我們內心的浮躁,沒有人能在生活中盡善盡美,人總是輕易就原諒和縱容了自己。

並不是你我不夠優秀,而是因為我們總會面臨太多的選擇,而不知道該從什麽地方駐足發力,結果反倒一事無成。

人群裡的熱鬧最終並不屬於自己,不如在自己的世界裡獨舞,並於此安放心靈。

一事精致,足以動人。

生活的每一處細節,都不允許我們疏忽。精致的生活,始於當下的靜下心來,把手頭的事做好。

點擊下列標題,您可以閱讀更多精彩文章:

看更多走心好文

請長按下方“關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