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秋風起,皮膚乾,泡澡時加些葉子,沐浴變養生!

又到了一年秋高氣爽的季節,春華秋實讓我們的大自然美不勝收。但是在這個季節當中氣象比較乾燥,使我們的皮膚也容易乾燥。為了解決皮膚乾燥的問題,同學們在洗澡的時候不妨加入這些植物。一起來看看是什麼吧。

艾草浴:

古人雲「洗了艾草浴,一年身上好」。自古以來,人們就在夏天用艾草煮水洗澡,這樣可以消炎止癢,讓身體保持清涼乾爽。用艾草洗澡,還可以避免秋冬時節寒氣入侵體內。

薄荷浴:

生活中,我們經常用薄荷料理食物、泡茶,但用薄荷泡澡效果也是極好的。薄荷全草可入葯,內用可發汗解熱、能緩解咽喉、牙床腫痛,外用可治皮膚瘙癢、皮疹、濕疹等。用薄荷煮沸取薄荷水泡澡,可預防濕疹、痱子等皮膚病,神清氣爽。

菊花浴:

能泡茶入葯的菊花如洋甘菊、野菊花等,都可以用來泡澡。菊花有散風清熱、平肝明目的功效,用菊花煎水加入浴缸中,不但可清熱解毒,還能讓肌膚細嫩潔白。

茶葉浴:

用茶葉、茶籽泡澡又叫作茶浴,早在三國時期就很流行。茶中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成分,用茶泡澡不僅能消炎殺菌,還可以清潔、修護皮膚和頭皮,可補水保濕、美白、延緩衰老。

我第一次用茶洗澡,是在莫乾山的頤園。沒有濃烈發膩的香精味,而是淡淡的茶香,彷彿浴室都被搬進了一座深山茶園。全身的細胞瞬間被茶香喚醒,沒有膩滑,容易沖洗,有一種久違的清爽體驗。

不過,長期用真正的茶葉泡澡終究不現實,也可以選用而以茶為主要成分的植物系列洗護產品。

洗澡不能落的保健點

從中醫角度講,洗澡時利用「水熱」條件,適當按摩一些平時不太注意的部位,也是一個養生過程,對健康很有好處。

頸後部:

提昇陽氣,預防感冒。中醫認為,督脈為陽脈之海,總領一身陽氣,而頸後部那個最凸起的地方是大椎,為三陽、督脈之會,也就是說,全身的陽氣都在大椎穴處交匯。用熱水沖洗這一要穴,對風寒感冒、咳嗽、頭痛等都有輔助治療效果。

三角窩:

降壓通便,緩解失眠。耳朵上面有個三角區叫做「三角窩」,這裡有兩個耳穴,一個是角窩上耳穴,別名「降壓點」, 位於三角窩前1/3的上部;另一個是角窩中耳穴,別名「喘點」「便秘點」,位於三角窩中1/3處。洗澡時,用熱水清洗並配合按摩對輔助降壓及緩解便秘都有很好的效果,還有利於改善失眠。

腋下:

防治循環系統疾病。腋下就是老百姓俗稱的「胳肢窩」,有一個重要的穴位——極泉穴,它在腋窩頂點的腋動脈搏動處。中醫認為,按摩極泉穴有寬胸寧神的功效,可輔助治療冠心病、腦血管病後遺症等疾病。按摩方法最簡單的是按壓,用左手按右腋窩,右手按左腋窩,用拇指指肚選中極泉穴,反覆揉壓直至出現酸、麻、熱的感覺為度。

小腿肚:

燃燒脂肪,緩解疲勞。熱水沖洗小腿肚可快速提高體溫,加速血液循環和身體新陳代謝,有效燃脂。同時,小腿肚上的「承山穴」是一個有效的「解乏穴」,用力伸直小腿或抬起腳跟時,小腿肚上會出現一個類似「人」字型的凹陷,凹陷的尖角處就是它。若在沖洗的同時,經常配合按壓此穴,能舒筋活絡、壯筋補虛,對緩解腰背疼痛、小腿痙攣等有很大的幫助,在緩解肌肉緊張的同時,還能有效消除疲勞感。

腳心:

益精補腎,防止早衰。中醫認為,腳心的湧泉穴(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第二三蹠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處,當你用力彎曲腳趾時,足底前部出現的凹陷處就是湧泉穴)是濁氣下降的地方,經常沖洗、按摩此穴,可益精補腎、強身健康、防止早衰。大家洗澡時,可兩手互相擦熱後,用左手心按摩右腳湧泉穴,右手心按摩左腳湧泉穴,每次100下,以搓熱雙腳為宜。

生活當中大多數人都有泡澡的習慣,在泡澡的過程當中,如果我們加上艾葉或者是茶,薄荷等植物,不僅非常的清香,並且還可以起到殺菌止癢的作用,當然不同的植物它的清香不一樣,並且它的作用也是有所不同的。皮膚乾燥的朋友們不妨試一試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