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闢謠:孩子發燒就一定要用退燒藥?孩子發燒有區別,用藥需謹慎

夏天氣象炎熱,孩子容易出汗,一不小心就容易感冒發燒,感染上病毒,許多父母看到孩子發燒,非常焦慮,著急忙慌的給孩子退燒,其實這是不科學的。

小花感染肺炎,夜裡反覆發燒,被她媽媽送到醫院後,醫生立刻給孩子查體溫,39.2℃,看過孩子情況後,醫生吩咐小花媽幫孩子測量體重,然後開了個退熱栓。

並解釋:目前退熱栓是幫助與嬰幼兒退燒副作用最小的藥物,但也不是沒有副作用,所以一定要間隔4-6小時才能再次使用。

可是小花在退燒栓的幫助下退燒後沒多久,又反覆發燒了,小花的爺爺氣沖沖的跑去找醫生,質問是不是葯沒用,並要求醫生再次給孫女用藥,語氣極其憤怒,醫生的臉直接黑了,卻還是耐著性子解釋,不能再次用藥,如果溫度過高,最好採用物理降溫,等待點滴。

一番解釋,加上周圍病患家屬的矚目,小花的爺爺才嘀嘀咕咕的走了。

事實上,還有許多人像小花的爺爺一樣,走入誤區,認為孩子發燒就要立刻給孩子退燒,然而正如醫生所說,退燒藥也是有副作用的。

錯用退燒藥的危害:

目前針對小兒發燒,最常用的兩種退燒藥主要有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等。大部分醫生都會建議給小寶寶採用栓劑,而不是口服。栓劑直腸給葯,操作相對方便,也能避免出現孩子抗拒吃藥的情況。

有寶媽表示,寶寶按規定劑量使用退燒藥後,會達不到退燒的效果,因此希望增加劑量。

但退燒藥也有危害!

長期大量濫用退燒藥,會導致肝腎功能異常,此外,使用不當會引起嚴重的皮膚不良反應。

因此,如果出現按劑量使用退燒藥後未能退燒的情況,可以間隔4-6小時再重複給葯,且24小時內使用退燒藥次數不宜超高4次,連續使用時間也不宜超過3天。

警惕!如果退燒藥無法達到退燒效果,應及時諮詢醫生,不要自己隨意使用退燒藥,或隨意增減藥量,避免給寶寶帶來不必要的身體負擔!

此外,除了對退燒藥的認知誤區,還有這幾大誤區是比較常見的。


兒科醫師沈毅韻表示,在臨床診療中,許多父母對孩子發燒有四大認知誤區。

誤區一:「孩子體溫好高啊,是不是病得很嚴重?」

部分父母看到孩子發燒,理所當然的把孩子的體溫與病情掛鉤,自己焦慮不說,看到檢查孩子病況的醫生,恨不得把焦慮傳染給醫生。部分父母還會看到醫生就要求趕緊點滴,別耽誤孩子病情。

然而,大多數醫生這個時候都會表示先檢查孩子情況,然後再確定是否需要點滴。

醫生表示,孩子發燒,意味著孩子的體溫調節中樞正在進行「自衛反擊戰」。所以孩子發燒,並不能證明孩子病情多嚴重,而是「自衛反擊戰」的表面現象,實際戰況,還需檢查過後才能得知。

就像兩軍對壘,炮火紛飛,然而究竟損傷多少,戰況如何,不進行詳細統計,誰也不能斷言。所以溫度高低,並不能證明孩子病情嚴重,最關鍵的,還是醫生正當且必要的檢查。

誤區二:「孩子發燒了,趕緊蓋厚被子,要捂汗,捂汗了孩子就退燒了。」

周女士的女兒有點發燒,於是周女士決定採用傳統的捂汗方式幫助女兒退燒。厚被子往孩子身上一裹,眼看著孩子出汗、滿臉通紅,周女士卻安慰自己,孩子出過汗就好了。

好不容易等到寶寶退燒了,周女士也熬不住了,給半歲的女兒蓋上被子後沉沉睡去。

結果第二天,女兒大汗淋漓,渾身抽搐,一家子慌忙火急的送孩子去醫院,孩子依然沒能醒來。

醫生表示:孩子發燒,捂汗要不得!

人體發燒後,出汗退熱的確屬於正常,但前提是自主調節提問後出汗,因此,捂著孩子不僅不一定會出汗,反而有造成蒙被綜合症的高風險。

蒙被綜合症:因給孩子穿得過多、用被子蒙住頭部等,導致孩子高熱、缺氧,進而抽搐、昏迷,甚至呼吸循環衰竭等後果,若處理不及時,甚至可能導致嬰兒短時間內突然死亡。

此外,捂汗還會減少孩子身體的散熱,甚至增加機體產熱,無異於變相召喚小兒驚厥。

小兒驚厥:因某種原因導致嬰幼兒腦神經功能紊亂,造成驚厥,若發作次數頻繁,或持續發作,極有可能危及生命,並留下嚴重後遺症,對嬰幼兒智力發育和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誤區三:「孩子發燒了,給孩子吃點抗生素,輸個液就好了。」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檢查時要抽血,立刻心疼得不得了,且出於對抽血檢查需要收費的懷疑等等因素,上去就要求醫生開抗生素。

早在2012年,國家就對抗菌藥物進行了三級管理,明確規定不同等級醫生關於抗菌藥物的開藥許可權。

此外,部分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的,當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就會自動停止,靠孩子自身的免疫力就足以對抗,根本不需要抗生素。

誤區四:「孩子發燒了,趕快給孩子用退燒藥,別把腦子燒壞了!」

以前總有孩子燒壞腦子的傳聞,於是有些父母一看孩子發燒了,首先想到的不是送醫,而是先給孩子降溫,以防燒壞腦子。

醫生表示:某些細菌、病毒等病原體有可能會入侵孩子的腦部,從而導致孩子的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腦膜炎、腦炎等疾病由此引發,所以有些孩子高燒之後腦子出現問題,大多是感染疾病引起的後遺症,發燒只是疾病的一種表象,並不能造成腦部問題。

醫生建議:孩子如果高燒,並伴隨有頭疼、嘔吐、頸部僵硬等癥狀,甚至出現抽搐、昏迷等,應該及時就醫,排查腦部感染。

避開誤區很有必要,可一旦孩子發燒,怎麼處理才最佳呢?

沈醫生提醒:孩子發燒,應該這麼做

1、調整室溫

如關緊門窗等,打開孩子身上捂緊的衣物散熱,給孩子換一套全面透氣的衣服。

2、量體溫

通常量體溫分為口腔溫度、額溫、腋溫、肛溫,醫生推薦以口腔及肛內溫度為準。

口表可直接讀數,肛表則需減5分再進行讀數,若是腋下和額溫,則需要擦去寶寶的汗水後測量,並加5分讀數。

此外,《中國0至5歲兒童病因不明急性發熱診斷和處理若乾問題循證指南(標準版)》指出:

電子體溫計與水銀體溫計測得結果會有一定差異,但差異很小,不必強求使用水銀體溫計,畢竟面對好動的孩子,電子體溫計的確會方便很多。若真覺得電子體溫計不夠準確,多測幾次取平均值即可。

3、補充維生素

多給孩子喝溫水,補充適量的維生素C,如果孩子高燒難受,可以給孩子使用退燒貼幫助緩解。

4、退燒藥

嚴格按照說明書要求使用,如認為劑量不夠,或無法確定劑量,請諮詢醫生或藥店專業人員。

5、及時就醫

孩子反覆發燒、持續低燒、高燒不斷等等,請及時就醫,如發燒並伴有嘔吐、頭暈、抽搐等情況,更要及時就醫,若孩子發燒情況不嚴重,可以通過諮詢醫生或經驗判斷孩子是否因出牙、打完疫苗、換牙等導致發燒,此類情況可以酌情處理。

人體發燒,其實是一種防禦性反應。升高的體溫可以幫助殺滅一部分對熱敏感的致病微生物,同時增強免疫細胞功能。

孩子們的身體相對成人會弱很多,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善,所以達到高燒程度時,需要進行退燒處理。

低燒:37.5℃-38℃

孩子出牙、換牙、打疫苗後等都有可能伴隨低燒,所以在確定情況下,可以不採取措施,保證孩子營養補充和充分休息即可。

但,低燒不可怕,反覆低燒卻很有可能意味著孩子體內出現了大問題,如果孩子出現反覆低燒,不要猶豫,立刻送孩子就醫。

中度:38.1℃-38.9℃

根據孩子情況考慮是否使用退燒藥。

高燒:39℃

請及時就醫。

若體溫高於39℃,並伴隨有其他癥狀,請立刻就醫。

此外,如果孩子感冒、發燒,查血象後白細胞正常,或略微偏低,可以在醫生建議下採用中藥抗病毒治療。

隨著孩子不斷長大,發燒感冒的情況時有發生,家長需要對孩子的發燒有更加清楚的認知,才可以更好的應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