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房顫患者腳發紫需注意 當心血栓形成

□記者 梁露露

前段時間,85歲的劉大爺因左腳呈紫色並伴隨劇痛被家人送進醫院急診。

檢查後得知劉大爺因房顫形成血栓,並隨血流沖刷至下肢動脈,因血栓阻塞在動脈分叉部位,造成遠端血流中斷,肢體急性缺血,大量細胞壞死,劉大爺的一隻腳便呈現出紫色,下一步將很快發展為黑色,即臨床所謂的壞疽。一旦壞疽出現,肢體基本失活,絕大多數只能截肢。

房顫為何會導致血栓出現?記者採訪了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張傑。

房顫嚴重可引發腦梗

張傑介紹,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簡稱房顫。房顫會隨著患者年齡的增長逐漸加重,且發作次數越來越多,發作時間也會越來越長,嚴重的可發展為持續性房顫、永久性房顫。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心衰等患者是房顫的高發人群。

房顫患者在發病時通常會出現胸悶、心悸、出汗等癥狀,心跳頻率可達到每分鐘100~160次,除了心跳比往常快以外,心房的收縮功能也會受到影響。

「房顫不僅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還可能危及生命。人體的心血管系統是一個密閉的管道系統,心臟是泵血的動力器官,而血管就是血液的運輸管道,心臟搏出的血液經動脈輸送到全身各個組織器官,而各個組織的血液又經過靜脈迴流到心臟,循環往複,維持生命活動。」張傑講道,正常情況下,人體的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是不會形成血栓的。但房顫患者由於心房跳動太快,形成不了有效收縮,導致部分血液總是停留在同一位置,長此以往便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脫落,隨著血液流到全身的大血管內,當遇到血管變細時,便會堵在那裡。堵到四肢血管會形成壞疽,堵到顱內血管便會引發腦梗。

射頻消融手術可有效治療房顫

張傑表示,目前對房顫來說,藥物只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可減少房顫發作的次數或幫患者減輕房顫發作時的痛苦,但不能根治。

射頻消融手術是目前治療房顫的主要方式,該手術將電極導管經靜脈或動脈血管送入心腔特定部位,釋放射頻電流導致局部心內膜及心內膜下心肌凝固性壞死,以阻斷因房顫引起的心臟快速跳動。沒有器質性心臟病的房顫患者,通過射頻消融可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對於存在器質性心臟病的房顫患者,要想治療房顫需先控制原發病,但房顫會損害其心臟功能,加重原發病的病情,所以此類患者進行射頻消融治療後的複發率較高,雖不能治癒,但射頻消融治療有延緩病情發展的效果。

張傑提醒,數心跳可以幫助患者早期發成屋顫跡象。房顫發作時心跳通常毫無規律可循,一旦發現自己心跳異常,應及時到醫院進行心電圖檢查,以免延誤病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