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原來小狗崽這個壞毛病是有原因的,家長們快看看吧

狗狗就和人類一樣,小時候也是需要換牙齒的哦,那麼狗狗換牙期,作為家長該注意什麼呢?一樣看看吧

幼犬換牙期會疼痛,如何幫助狗狗度過因換牙帶來的不適感?

如果養的是幼犬,通常在4~6個月的時候換牙齒,有些狗仔會提早一些,大概在2~4個月的時候開始換門齒。狗狗的門齒共有6顆,就是嘴巴正中的那一排門牙就叫門齒, 5~6個月的時候門齒就會變成恆齒,再來才是換犬齒。我們人類換牙的時候會感覺牙齒很不舒服,其實狗狗也一樣,所以它們就會不停地咬東西來舒緩這種感覺,這也就是為什麼常常聽到家裡有養小狗的家長抱怨家裡的傢具被咬爛。

在換牙期,可以多陪狗狗玩,以分散它的注意力,把不能咬的東西就暫時收起來,多準備一些磨牙玩具給它啃一啃。大型的狗狗換牙速度相對快點,可能在5個月大時已經完成換牙。一般來說,不論是大型犬還是小型犬通常在1歲左右的時候就結束換牙,所有的恆齒都會長齊了。

為什麼掉下來的乳牙會找不到呢?是不是吞進肚子裡了?別擔心!就跟狗狗吃骨頭一樣,掉下來的乳牙會跟著便便一起排出,只是我們平時不會主動去翻看它的便便,所以通常我們就不知道狗狗的牙齒是在什麼時候掉下來的,也找不到牙齒掉在哪裡,其實只要狗狗的食慾、精神狀態正常,就不用擔心吞下肚的牙齒會對狗狗的健康造成影響。

狗狗在高齡期也會掉牙,沒有牙齒的話,該怎麼幫助狗狗進食?

狗狗的平均壽命是13~17歲,一般來說1-4歲是幼年期,5~9歲是青壯年期,而10歲以上就算是老年期。小型犬在11歲時,才會出現衰老癥狀,中型犬則是到9歲,大型犬則是到7歲就邁入老年。狗狗步入老年的其中1個癥狀就是掉牙齒,這次掉的牙齒跟人一樣,不會再長回來了。嚴重掉牙的老狗可能因為進食受阻而營養不良,家長在食材上宜選擇軟而易消化的食物,如果是吃乾飼料的老狗,建議先將乾飼料泡水20分鐘,待泡軟了之後再給狗狗吃。

不論是哪一階段的狗狗都需要充足的蛋白質作為營養來源,尤其是肌肉量流失嚴重的老年狗狗,更需要有足夠的蛋白質攝取以避免營養不良或營養不均衡的狀況發生。而我們都知道肉類擁有豐富的蛋白質,所以自己動手做鮮食可以多添加一些肉類,如雞肉和羊肉,它們的營養價值高,且脂肪和膽圈醇的含量較低。切記將鮮食煮好後用食物料理機打成泥狀,方便已經沒有牙齒的老狗進食。

講完了牙齒,下面我們來看看關於狗狗關節炎的問題。

認識狗兒的關節炎,讓狗狗不再忍痛!

有研究統計,在美國大約有20%的狗狗罹患關節炎,這算是一種較常見的疾病,但也讓很多家長感到苦惱。狗狗的關節炎通常是因為年齡老化而造成的退化性關節炎,它不只影響骨頭,也會讓周邊的韌帶、肌腱這些軟組織受到損害,關節會感到疼痛,並使關節的靈活度下降。

任何有關節的地方都有可能發生關節炎,狗狗常見的發病部位有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脊椎、腕關節、肘關節。狗狗為什麼會有關節炎呢?大部分患病的原因是老了、退化了,這屬於不可逆的病程,還有一部分原因是意外造成的關節外傷、先天性骨骼發育不良、體重過重等也都會誘發此病。

有些品種的狗狗因先天骨骼發育問題,屬於關節炎的高危群,因此要特別控制它們的體重,以及在年老的時候也要限制活動範圍,避免跳高,或運動過量。大型犬如:黃金獵犬、拉布拉多、德國牧羊犬、大丹狗、聖伯納犬;小型犬如;吉娃娃、約克夏梗、馬爾濟斯、臘腸犬、玩具貴賓。

關節炎的癥狀很難被發現,尤其貓狗本能上是很能忍痛的動物,通常已經到疼痛難耐的地步,才會出現明顯不適或表現出異常的行為,除非是非常細心的家長,一般來說早期很難觀察出來,例如出現跛行,平時愛跑跳突然變得懶洋洋,走幾步路就趴下休息,上下樓梯會害怕;或是像患有關節炎的人,剛睡醒的時候會因為疼痛而起身困難,狗狗也會在起身的時候看起來僵硬甚至發抖等癥狀時要格外注意。建議家裡有以上品種的家長可以在其幼犬期先帶去專業獸醫院做檢查,提早確診也能提早治療,以延緩病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