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白居易冬至夜想家,寫下一首唐詩,淡淡的思鄉愁流傳至今

古典詩詞當中有太多的思鄉古詩了,這些遊子們到處奔波,到處漂泊。為了自己能夠建功立業,也為了能夠光耀門楣,他們一生當中最好的年華幾乎都是在漂泊中度過的:畢竟成功需要時間。

而在他們奔跑的過程當中,對前途渺茫的感慨,對季節變化的感知,也更容易激發他們的故鄉的思念。今天我們所分享的白居易的這首古詩就是如此。

在一個寒冷的冬之夜,詩人在他鄉想起久未謀面的故鄉,寫下的一首詩,語言質樸但充滿含蓄,其中淡淡的鄉愁更是流傳至今。

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這首唐詩的就是白居易的《邯鄲冬至夜思家》,寫於公元804年,當時33歲的白居易任秘書省校書郎。唐朝時候的冬至這一天是要放假的,熱鬧程度不亞於過年。所以這一天大家都在穿新衣服,都相互祝賀,過節的氣氛非常濃厚。此時白居易正在邯鄲驛舍中,看到此地過節的熱鬧勁兒,非常淒涼的想起了故鄉,有感而作此詩。

詩詞的一開始,我們看到白居易一個人的身影非常的孤單。“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白居易擔任官職,常年宦遊在外,這個冬至夜還在奔波的路上,不得不在驛站當中度過這樣一個節日。而後的七個字是寫他的身影,“抱膝燈前影伴身”可謂是相當悲涼了。抱著膝蓋坐在燈前,形單影隻,煢煢孑立,陪伴他的只有影子。

唐詩的一開始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外面劈裡啪啦的放點兒鞭炮,一派過節的氣息。但是到了白居易的旅店中,如此形單影隻。這樣的對比顯現出白居易內心的淒涼,也更讓他思念起自己的親人和故鄉。此時此刻他多麽想回到故鄉啊,但恐怕也只能是在想象中和他們相見了。

後面的詩句就是寫白居易所想象的家人過冬至節的景象。“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本來是白居易思念家鄉的親人,但是並沒有直寫,而是寫家中的親人在一起討論著思念他。在白居易看來,家中冬至節也十分熱鬧,大家相互祝賀的時候,必然也會想起遠在天邊的他。

整首古詩到這裡就結束了,全文非常的樸實,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奇特的想象,但是平淡之語中卻有著一種非常清秀的生活氣息。詩中無一“思”字,隻平平敘來,卻處處含著“思”情;其次,寫自己思家,卻從對面著筆。每一點都體現出了作者的獨具匠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