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學錄取通知書陸續發放,北大等名校如何設計這張“名片”

連日來,飽含夢想的大學錄取通知書陸續發放到學子手中,與過去錄取通知書含信息告知的意義不同,如今的“大學錄取通知書”更像是一種當下的紀念和記憶,既是學校底蘊的名片,也見證了與大學的初見之美。北京大學、交通大學和天津大學,她們的前身分別是京師大學堂、南洋公學和北洋大學堂。她們又是如何向收到錄取通知書的“千禧一代”傳遞辦學歷程:

北大:發自頤和園5號的家書

2019級北大新生收到的錄取通知書像是一封“家書”。錄取通知書採用北京大學專用信紙、襯水紋底色,以北大紅勾勒出相框式樣。上面是由1936年出生的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袁行霈題寫的“錄取通知書”。

打開錄取通知書,“大學堂”牌匾位於正中央,旁邊鐫刻著一行小字:北京大學創辦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學堂門啟,燕園常新”,翻開牌匾所在頁,一張A4紙大小的錄取通知書正式露面,左下角線條勾勒出北大地標建築,博雅塔和未名湖的剪影。

與全新改版的通知書一同到達新生家中的,還有一份特別的新生禮物,北京大學邀請七位北大人給即將進入大學校園的2019級新生寫一封信,向他們講述不同時代的北大故事,分享作為北大人獨特的青春體驗。七位北大人分別是1958年入學的歷史系新生樊錦詩、1959年生物系新生許智宏、1977年經濟系新生海聞、1983年西語系新生董強等。他們中許智宏是開啟北大新百年的校長、海聞演繹了從知青到海歸學者的勵志故事。

其中,“敦煌女兒”樊錦詩最為人熟知,一次實習中,來自江南水鄉的樊錦詩初訪敦煌,從此與莫高窟結下不解之緣,一生扎根戈壁深處——朔風橫掃半世紀,樊錦詩守護文物的決心未被銷蝕,國寶不僅得到了有效保護,重煥生機,更以“數字敦煌”的新面貌向世人展示了文化瑰寶的絢爛光彩。

其他六位北大人也在“家書”中追憶初入燕園時的心境,分享求學道路上的心得,袒露成長歲月中的思索與心緒,抒寫對後生們的囑咐與期望。他們將想說的話以講故事的形式娓娓道來,以信件的形式書寫,期待著新生力量,傳承北大基因,書寫新的未來。

但七位北大人寫的“家書”內容,暫未公布,從某種意義上講,“家書”本為個人信件,是北大給2019級新生的第一份問候和囑托。

交大:源自一脈的兩所學校

在中國大陸,交通大學有兩所,分別是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其中歷史與西遷有關,而2019年西安交大的錄取通知書是“正式西遷紀念版”:

交通大學的前身是南洋公學,隨著時代變革交通大學分流為交通部第一、第二、第三交通大學,1949年後第一交通大學在台灣建立分校名為新竹交通大學。1955年鑒於當時的國際形勢,同時也為支援西北教育建設,國務院決定將上海交通大學分批遷往西安,這就是著名的“交大西遷”。1959年7月31日,交通大學兩部分獨立建校,分別成立兩所校務獨立的上海交通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

兩所交大中,西安交大通知書整體採用3折頁內嵌形式,外層封套為錄取紀念卡,封套內嵌入了錄取通知書。紀念卡封面為帶有“1956年”字樣的西遷專列,封二為西安交大中心樓與梧桐樹。雖為“西遷紀念”但也有網友吐槽像是喜帖。

西安交通大學方面也解釋了錄取通知書的設計理念: “通知書內頁紙張來源為我校學生捐獻的舊書再生紙,寓意知識與精神之傳承,也體現了綠色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同時,新版通知書使用雷射雕刻等工藝,體現了交大人學以致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而上海交大發送的則是有氣味的錄取通知書。在今年上海交大的禮包中為新生準備了芳香精油交大校門3D卡,精油由上海交大芳香植物研發中心特別研發,是屬於上海交大的專屬味道。

錄取通知書所使用的元素是交大“紫氣東來門”,而展開後,上海交大古雅的校門——東大門——將以3D折疊的方式“跳”出紙面。東大門有著朱紅的宮殿式設計、綠瓦紅牆、彩畫飛簷,它見證了交大歷經百年風雲而屹立巍然的風采。因為3D折疊的東大門比較巨大,所以不少學子打開的一瞬間會有震撼之感。

天津大學:高科技讓通知書動起來

天津大學的前生是中國近代第一批大學之一的北洋大學堂,她是我國第一個近代學製的產生,結束了中國延續長達一千多年傳統意義上的封建專製主義教育的歷史,開啟了中國近代教育的航程。1951年9月,北洋大學與河北工學院合並,定名為天津大學。

天津大學的大學生錄取通知書是全國首批將AR技術融入其中的院校之一:掃一掃通知書上的北洋大學堂的圖案,手機螢幕馬上會出現全國首個高校智能新聞主播“海小棠”的3D卡通影像和聲音。

“海小棠”的形象誕生於2014年,其名源於校園內盛開的海棠花,也是天津大學的“吉祥物”。此款3D“海小棠”相比平面版色彩更為統一。借著吉祥物,新生也提前看到大學校園內春天的朵朵海棠花。

東南大學:以建築手繪講述學校的人和事

東南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因為打開能聽到校歌而被譽為“最動聽的通知書”,但通知書內部有一張由建築學家齊康教授所作的大禮堂鋼筆畫也大有來頭。

1931年出生的齊康先生是楊廷寶、劉敦楨的學生,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設計也出自於齊康的筆下。在錄取通知書中東南大學的大禮堂為88年前籌款興建,經歷了1931年南京國民政府第一屆國民會議、民國第一屆高等考試考場等。而且其浸染文藝複興風格的綠色的穹頂曾以34米的跨度創造中國的建築奇跡。

錄取通知書背面從如今的東南大學一路溯源至 1902 年的三江師范學堂。以此追溯學校的歷史。

此外,北京語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被認為最多元、江西財經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視覺傳達的內容最豐富……各所學校都在錄取通知書上做足文章。

但是或許今年最值得記憶的還是陝西師范大學,因為他們收到的錄取通知書來自10餘位退休老教授的小楷書寫,其中傳遞出重視漢字書寫和傳統文化的期望,且這種書寫傳統已經堅持了13年。

這讓人想到了一句已經流行了一陣子的網絡語言“多一些真誠”,大學錄取通知書也當如此,打開看到3D建築、播放音樂等噱頭,恍惚讓人感到收到的是賀卡,而AR技術的融入在彰顯學校科技實力的同時,也呈現了同質化的趨勢。

還是回到最溫暖的手寫,當陝西師范大學4500餘名新生拿到老教授們一字字用毛筆書寫的新生的名字、錄取專業、報到時間,並落款書寫時間的通知書。沒有炫目的設計,卻有滿滿的真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