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楚漢之戰後,劉邦哭祭項羽是真情還是作秀?

中國歷史數千年,有許多流傳後世的生死冤家,比如秦末漢初的劉邦和項羽。

兩人相交七年,三年時間共同滅秦,四年時間相互爭霸,可以說亦敵亦友。

公元前202年,楚漢之戰結束,兩人的恩怨也劃傷了句號,項羽作為失敗者在烏江自刎,劉邦成為贏家建立了大漢王朝。

楚漢之戰後,劉邦在魯城為項羽主持了葬禮,在祭祀的過程中,劉邦甚至不顧帝王之尊,在群臣面前為項羽哭了一場。

《史記》有記載,“漢王為發哀,泣之而去。”

兩千多年來,“劉邦哭祭項羽”之事一直存在很大的爭議,有人認為這是真情流露,有人認為這是政治作秀,到底是哪一個呢?

早年很長一段時期,劉邦都是以“遊俠”的身份處世,可見他是一位性情中人。

劉邦與項羽曾經在滅秦的大業中相互扶持,結拜為異姓兄弟。古代的“義結金蘭”相當講究,這也是劉太公和呂後落在項羽手中28個月之久,沒有受過太多虐待的根本原因。

項羽雖然有許多缺點,但在戰場上卻是一位光明磊落無敵統帥。劉邦贏得天下後,赦免了項氏子弟,除了有收買人心之嫌外,對項羽的真情也是原因之一。

然而,更多的人認為“劉邦哭祭項羽”是一種政治作秀。

從史料上來看,劉邦為了劉氏江山,根本不會在乎顏面和信用。

王朝初建,韓信、彭越、英布等人說殺就殺,在楚漢之戰中,為了取得勝利,甚至不顧父親安危。

劉邦雖然消滅了項羽,但是天下並未平定,當時江東的百姓都視項羽為英雄,而且忠於項羽的部將還有許多。

劉邦為了早日統一江東,收復天下民心,於是借項羽做了一場政治秀。

此外,還有許多史料支撐“劉邦哭祭項羽”的目的是作秀。

比如公元前205年,劉邦平定三秦出關後,就為楚懷王奔喪,大哭了三天,隨後討伐項羽,可見劉邦的作秀是有“前科”的。

再比如,劉邦給項羽定葬禮的規格只是“魯公”,而不是“霸王”。

魯公是楚懷王生前給項羽封的爵位,由此可見,劉邦根本就不承認項羽生前所取得的功績,所以這個“哭祭”就談不上是“真情流露”。

《漢書》記載了這麽一段話,“高祖令諸故項籍臣名籍,鄭君獨不奉詔。詔盡拜名籍者為大夫,而逐鄭君。”

西漢重臣鄭莊的祖輩鄭君,原本是項羽帳下的一名將軍,楚漢之戰後,他和其他楚將一同投降了劉邦。

不久,劉邦定下一個規矩,項羽的舊將稱呼項羽時,不能說“項王”或“項羽”,而應直接稱呼“項籍”。

按秦漢時期的禮法,直接稱呼“項籍”是很不禮貌的,稱呼“項羽”要好一些,稱呼“項籍”則更尊敬。

鄭君認為“死者為大,人死煙消”,仍然堅持稱呼項羽為“項王”和“項羽”,結果被趕出了朝堂。

由此可得出結論,劉邦哭祭項羽,雖然不能排除“真情流露”的可能性,但是“政治作秀”的可能性更大。

畢竟,對於劉邦這種政治人物來說,眼淚並不值錢,說來就會來。

(參考文獻:《史記》《漢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