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便利店遭遇側面打擊

真正讓便利店迎來市場轉折點的,可能是本地生活服務平台。

本文授權轉自公眾號:棱鏡 (ID:lengjing_qqfinance)

隨著便利店業態的加速擴張,各品牌扎堆開店的情況已經屢見不鮮。但如果你以為威脅一家便利店生存的最大障礙,是身邊的競對品牌的話,其實是忽略了當前便利店面臨的一個更大的敵人——本地生活服務平台。

本地生活平台也經歷了一個由弱到強的過程,發展到今天,不管是餓了麽、美團,還是京東到家,它們的品類寬度和履約效率,已經具備了對便利店業態發起全面衝擊的能力。並且,這種衝擊的強度前所未有,套用餓了麽 CEO 王磊描述餓了麽與美團競爭態勢的一句話就是:站在六樓打二樓。

這是當前便利店不願意面對但又不得不去應對的窘境。儘管在此之前,便利店業態確實成功躲過兩輪來自互聯網的巨大衝擊。

第一次是來自綜合性電商平台。在天貓京東快速成長的過程中,傳統零售的兩大業態——商超和百貨,都極大地受到了電商平台的衝擊,尤其是百貨,一度被電商打到了負增長。但便利店受到的影響較小,在即時物流還沒有興起的年代,便利店彌補了用戶的即時性需求。

第二次則來自外賣。外賣的興起確實讓便利店有過擔心,因為這種 30 分鐘送達的外賣,不僅在品類上與便利店的熱餐形成對衝,而且服務模型也第一次衝擊到便利店的核心優勢——便利性。

好在影響還不是很大,柒一拾壹 (中國) 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內田慎治,曾經接受《零售老闆內參》APP(微信 ID:lslb168)專訪時坦言:「外賣的影響不是沒有,但不是特別大。」在他看來,外賣確實給用戶提供了便捷和更多的品類選擇,但在外賣平台售賣的商戶,食品安全不一定有保證,相反,7-11 則通過建立的品牌,能夠保證食品的品質與安全。

如果說電商和外賣,都沒有對便利店造成實質性影響。那麽,日漸成熟的本地生活服務平台,將從全品類衝擊到全品類替代,尤其在創新業態層出不窮的社區場景下,未來極有可能讓便利店業態真正迎來其市場能力的臨界點。

本地生活羽翼漸豐,與便利店正面競爭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本地生活平台對便利店的衝擊,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們的系統、物流、大數據等能力都在不斷地累積,正是這些「量變」,使得今天本地生活平台對便利店產生了「質」的影響。

近兩年,當便利店還在因躲過電商、外賣的衝擊,而備受資本追捧時,本地生活平台也沒閑著。京東到家在京東、騰訊的戰略布局下,基本上線了國內絕大多數的全國性零售巨頭,如沃爾瑪、永輝、家樂福等;餓了麽逐漸融入阿里體系,完成了與口碑的整合;美團一邊持續領跑外賣市場,一邊成功赴美 IPO……

在這個過程中,這些平台的品類逐漸豐富,與商家合作的深度也不斷加強。例如,京東到家與永輝的合作,京東到家 CEO 蒯佳琪曾介紹過,永輝剛上線的時候,線上只有 1000 個 SKU,但合作到今天,永輝在到家平台上的 SKU 數,已經超過 6000 個。還有履約效率,最初一個訂單到了沃爾瑪的門市,揀貨時間就要 30 分鐘,但如今京東到家可以做到,從用戶下單到門市完成揀貨,只需要 3 分鐘,時效有了 10 倍的優化。

另一方面是品類寬度的拓展。當外賣業務成熟後,配送時效穩定在 40 分鐘以內,本地生活服務平台開始在便利店、醫藥、生鮮等品類的即時配送領域持續擴展。還是以京東到家為例,三家日系便利店的上線,直接帶動便利店業態的線上化,光到家平台,去年 8 月上線便利店已經達到 10000 家.

但超市便利遠遠不夠,接下來醫藥、生鮮品類,上線速度也很快。最近買菜業務就特別火,且各平台都使出洪身解數攻克這個品類。

餓了麽與叮咚買菜達成戰略合作,此舉背後的意義是:餓了麽將依托阿里生態資源,未來扶持一大批如叮咚買菜這樣的品質商家,而抓用優質商家,無疑就是抓住了用戶,必將有效增強用戶粘性。

美團則一邊打造前置倉模式的美團買菜業務,一邊加強美團外賣「生鮮」頻道的運營,可以說平台模式和重模式兩不耽誤。

走到這個階段,再回頭看如今的本地生活服務平台:既有高頻、剛需的外賣、生鮮品類引流,又有來自大賣場的幾乎全品類的上線。服務時長上,還有大量 24 小時不打烊的門市、夜間送藥服務等。且所有品類的履約效率,都保持在 30 分鐘左右。

本地生活服務平台成功地形成了以外賣為切入點,繼而撬動整個本地生活服務領域各個品類的局勢。

值得一提的是,便利店覆蓋的是 500 米範圍的用戶,但本地生活為用戶異塵餘生的是 3 公里範圍內的商圈。尤其在一二線城市,3 公里範圍內的商圈,基本可以涵蓋本地生活服務中的各個品類,足夠滿足用戶日常生活所需。

因此,今天的本地生活平台,就具備了極強的品類豐富性和便利性的優勢,而這樣的優勢,恰好衝擊到便利店的核心壁壘,正面競爭不可避免。

與大賣場的競爭,從品類互補到全面替代

在此之前,很多人會認為,線上大賣場銷售的品類,與便利店具有互補性。因為大賣場主要銷售果蔬、肉奶蛋禽等商品;便利店線上銷售的熱門品類,則是鮮食品類——拿到直接可以吃的商品。因此,業內人士一度認為,大賣場品類與便利店是互補關係。

但隨著大賣場全品類上線本地生活平台,大賣場與便利店重合的品類越來越多。更重要的是,大賣場也在逐步迎合線上消費者需求,追加鮮食品類。

打開京東到家和美團外賣,搜索附近的大賣場,你會發現,很多大賣場都有麵包糕點、熟食料理、招牌餐飲等品類。在這些品類下面,我們能看到與便利店品類高度重合的商品,如烘焙麵包、沙拉壽司、三明治等,甚至包括已經搭配好的半成品菜、淨菜等。

從零食百貨,到餐飲鮮食,再到符合用戶需求的淨菜、搭配好的半成品食材等,顯然,大賣場正一步步走上了全面衝擊便利店的道路。對於用戶來說,當大賣場能滿足線上一站式購物需求的時候,原則上他們會較少選擇只能滿足一部分需求的業態。

這時,只有佔比較小的關東煮、炸品、包子等品類,大賣場可能還不能提供,但是在平台上的其他餐飲商家,這些品類已經屢見不鮮。

也就是說,用戶只要登錄本地生活平台,就可以做到便利店講的「所見即所得」,並且其品類寬度,將對品類有限的便利店進行全方位壓製。

但便利店與大賣場之間,不止品類被全面衝擊,線上單量增長空間區別也很大。對於便利店來說,線下銷售依然佔據絕大多數份額。CCFA 發布的 2018 年中國便利店報告顯示,2017 年便利店線下銷售佔比 92%,線上銷售則只有 8%。而大賣場的線上銷售比例卻在飛速增加。根據多點 Dmall 此前透露的數據,以物美超市為例,線上銷售佔比已經達到 30%。

如果說,便利店線下客流正面臨被本地生活平台搶走的局面,線上能否有大作為呢?事實上是很難的。小而美的便利店業態,決定了其較少的 SKU 數,且庫存深度較淺。有業內人士告訴零售老闆內參,單店線上日銷售 100 單已是極限,因為便利店的人員配置、庫存,只能支撐 100 單左右的線上單量。

這就導致,即使把便利店搬到線上,不管從 SKU 數上,還是商品的持續供給上,它都無法對用戶形成比大賣場更強的吸引力。

在這種情況下,平台還在持續提升用戶粘性,近期就通過同樣高頻剛需、且有發展空間的買菜業務來實現。

所以,真正威脅便利店生意的,還不是附近同類型便利店,而是對其線上、線下客流造成雙重影響的本地生活服務平台,這就是當前便利店遭受的側面打擊現象。此時的競爭格局,已經不限於同業之間,還有匯集多種業態的流量平台,後者對於便利店的威脅可能更大。

側面打擊下,便利店如何走好未來的路?

雖然說便利店受到了本地生活平台的側面打擊,但便利店這種業態依然有其獨到之處,受到衝擊不意味著沒有回旋的余地。

以 7-ELEVEn 為例,鮮食商品佔到 50% 以上,且鮮食商品的毛利佔商品總額的 60%,可見鮮食對於品牌便利店的重要意義。

內田慎治曾經告訴零售老闆內參,品牌便利店在北京發展不好,最大的原因是租金太高。雖然北京的夫妻老婆店較多,但鮮食比例高的品牌便利店完全不受其影響;相反,如果是不以鮮食為主的品牌便利店,就很可能會受到夫妻店等其他業態的競爭。

所以,對於便利店業態來說,鮮食有著拉動客流的重要作用。但在本地生活平台與其有越來越多的重合品類的情況下,便利店的鮮食需要提升開發周期和頻次,加快上新速度,這樣才能維持用戶的新鮮感和滿意度。

但這不是意見容易的事情。內田慎治曾透露了中國的食品廠商開發商品速度較慢的原因:一是一些商品生命周期相對較長,使得新品開發的速度較慢;二是零售端收取的各種費用比較多,如進店費、上架費等,導致廠家沒有多餘的錢進行商品的開發,或者改造生產線。

如果便利店想要提升商品開發速度,無疑整個生意鏈條和邏輯都要發生巨大的改變。這是便利店面臨本地生活衝擊的情況下,還有改良空間的地方。

此外,即便是零食百貨商品,便利店也越來越多的推出了自營商品。例如便利蜂的「蜂質選」、7-ELEVEn 的「7-select」等,好的自營商品不僅給便利店帶來高毛利,而且也會讓便利店商品明顯區別於傳統渠道售賣的商品。

簡單拿方便麵來說,國產方便麵的銷量持續下滑,即便康師傅、統一等試圖走高端化挽救頹勢,但是定價在 25 元-30 元的高端方便麵,是否符合消費者心理預期,目前還要畫上一個問號,因為這樣的價格,完全可以去面館吃一頓口味更好的、而且是現場製作的面條。

7-ELEVEn 也做自營方便麵品牌。去年 3 月底,7-ELEVEn 推出一款自有杯面,叫做一風堂拉麵,它是 7-ELEVEn 和一風堂合作開發,並委託日清公司生產的。這款拉麵的特色是,面餅為非油炸,因為過去的油炸方便麵被用戶詬病已久,而這款拉麵主打非油炸、低卡路裡,符合了人們對健康的追求,且售價不到 9 元。這款拉麵一經推出,北京平均一家店一天就能賣出 80 個,其他地區平均一家店一天也能賣出 40 個,效果可以說是很理想的。

如今,走進 7-ELEVEn 門市,可以發現自有商品已經不限於鮮食,即使是零售、日百商品,也能看到越來越多的「7-select」標誌,而這也是讓便利店商品區別於大賣場商品的重要手段。

因此,即便互聯網平台有實體無法達到的服務、物流、大數據能力,但零售的本質依然是商品,這就意味著,如果一個品牌始終能貼近消費者需求,不斷推出消費者滿意的商品,這樣的零售品牌並不容易被替代。相反,如果自身的商品能力較弱,這樣的便利店品牌將會率先感受到本地生活平台的衝擊。

與 NASA 好奇號火星車首席機械工程師 Adam Steltzner、360 集團董事長兼 CEO 周鴻禕、搜狗創始人&CEO 王小川、知乎創始人&CEO 周源、 地平線創始人&CEO 余凱、一加手機創始人&CEO 劉作虎、閑魚總經理諶偉業、順為資本投資合夥人周航等 30+ 位來自全球頂尖的科學家、企業家、商業創新者和資本力量一起探討對「世界」、對「他人」、對「自己」的「獨立思考」。

2019 年 5 月 24 日 - 25 日,GeekPark Rebuild 2019 科技商業峰會空降成都·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重磅嘉賓陸續更新中,立即掃描下方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全文」購買 Rebuild 2019 門票,親臨現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